(陕西全运会)疫情之下,以体育之名相聚

中新社西安9月27日电 题:疫情之下,以体育之名相聚

中新社记者 邢翀

四年前在天津全运会闭幕式上,从会旗交接完成的那一刻起,全运会正式进入“陕西时间”。国人或许不曾想象,这会是一届如此特殊的全国运动会。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扰乱全球体育赛历,奥运会史上首次延期,众多赛事被迫取消。当全球体坛艰难重启,却已不是从前模样——放眼域外,无论是空场闭门禁止观众观赛,抑或不加限制地聚集成为疫情传播温床,体育赛事欢聚与共享的属性大打折扣。

作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中国举办的首个国内重大综合性体育赛事,全运会如期而至有了更多不同意义。这是以体育之名,回归体育本质的一次真正意义的相聚。

不是我选择体育而是体育收留了我(以体育之名相聚)(1)

资料图:第十四届全运会主火炬。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全运会是中国国内最高水平的综合性体育盛会,从1959年首届赛事开始,就被赋予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意涵。62年全运岁月,一众奥运冠军从中走出,全民健身蔚然成风,映照出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国体育。

在国人内心深处,全运会早已超越竞技范畴,以顽强拼搏为核心的中华体育精神在赛场激荡,深刻融于国人的血液之中。人们对于体育的向往与追求从未停止,疫情之下这种情绪被进一步放大。

以体育之名相聚,体育回归精彩本真。站上西安奥体中心百米跑道,苏炳添有一种久违的感觉。中秋之夜,在全场约两万名观众的欢呼声中,这位中国飞人职业生涯第10次突破10秒大关,跑出的9秒95比他东京奥运会决赛成绩还要快。

“长安一片月,万户观赛忙”。这是两年多来国内田径赛事首次对外开放。按照防疫规定,能够容纳六万人的奥体中心售出两万张门票,观众需在观赛前14天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并提供赛前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尽管比以往观赛流程复杂不少,但两万张门票同样早早告罄。赛会期间大约有十万多名观众进入场馆观看各项赛事,为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喝彩,是观众心中对体育质朴而浓烈的表达。

以体育之名相聚,安全是相聚的保障。这届全运会筹办也是一次中国速度与力量的彰显。2020年初“战疫”紧张时刻,场馆施工采取“全封闭、零流动”的管理方式,全力克服疫情影响,如期完成53个场馆设施建设任务。

占地400余亩的全运村于去年底完成建设工作,今年4月交付使用,赛会期间两万多名运动员、技术官员、媒体记者在此居住。一些经历过东京奥运会报道的记者说,来到全运村觉得更加舒心、安心。

赛事期间相关人员均处于闭环管理,执行“疫苗接种 赛前21天隔离或14天健康监测 赛时每隔48小时核酸检测”防控措施,只有各项指标显示正常才能乘坐指定交通工具抵达全运村和各个场馆。其间福建、黑龙江出现疫情反复,中高风险地区涉赛人员被分流转运,安排相对独立的食宿环境,保证赛事安全运行。

疫情之下,以体育之名相聚,一届精彩而安全的全运盛会跃然眼前。本届全运会多个项目数次打破全国纪录,甚至超出世界纪录;群众项目再创数量新高,全运体育的放大效应正在被全民共享。

有外媒评论称,全运会的成功举行显示了中国对大型体育赛事疫情控制的能力和信心。历经疫情考验,中国体育以一种更加强大而自信的姿态呈现于世人面前,人们也更加期待四个月后的北京冬奥会——一次以体育之名的相聚将在中国再次上演。(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