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有一原则:“疑罪从无”,下午读《刑法论》时,想到了苏轼在其成名作中提及的一句话:赏疑从与,罚疑从去。两者有类似之处,即写此文。
苏轼凭哪一篇文章考中了进士?他的成名作你知道吗?
1056年5月,苏轼和弟弟苏辙跟随着父亲苏洵来到了北宋的首都东京汴梁(现在的河南开封)。他们来京城就是为了科举考试,1057年,也就是第二年,苏轼以第二名的成绩考中进士。
苏轼的这篇成名作,还有一个故事。苏洵来东京汴梁之前,他是带着两封推荐信来的,分别是递交给欧阳修和梅尧臣的。多说一句,苏洵三父子这并不是走后门。
这次考试主考官是宰相欧阳修,判官有梅尧臣。据说苏东坡的这篇文章,欧阳修传给他的同事们观看,非常赏识这篇文章的论述内容。欧阳修对这篇文章的内容和风格十分赞赏,但他认为是他的门第书生曾巩所写,为了避免招致他人非议,本来想把这篇文章列为第一名,后来就改为了第二名,欧阳修说:读苏轼书,不禁汗出,老夫当避让,让其出头。欧阳修还给他的儿子说:记着我的话,三十年后没有人再谈论老夫。可见欧阳修对苏轼文才评价极高。
苏轼在这篇文章中,还自己杜撰了几句对话,但就是这几句对话使得当时的判官梅尧臣在阅卷时却不敢公然提出查问,因为一经提出,就表示自己未曾读过古籍典章,致使苏轼蒙混过关。考试过后,有一天梅尧臣问苏东坡这段话见于何处?苏轼如实回答是他自己杜撰的。梅尧臣大吃一惊不敢相信。
大家可以找来苏轼的文集,可以读一读这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名字就叫《刑赏忠厚之至论》。
这篇文章紧紧的抓住“赏疑从与,罚疑从去”这一主题,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奖赏时即使有疑惑的地方宁可给予奖赏,也不能不奖赏,惩罚时如果有了疑惑,能不惩罚的就不惩罚。好像类似于现在刑法中的“疑罪从无”原则。这篇文章阐述了只有按照这样的原则来执行赏罚,才符合忠厚仁义。
苏轼在这篇文章中引用《尚书》中的一句话:赏赐与否难以确定时就奖赏,这是为了推广恩德;惩罚与否难以确定时就不加惩罚,这是为了慎用刑罚。如果罪行难以确定,就从轻发落;如果功劳难以确定,就从重赏赐。可以赏也可以不赏的,一定要赏,可以罚可以不罚的,最好别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