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于易水送别骆宾王名句?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于易水送别骆宾王名句(读骆宾王易水有感)

于易水送别骆宾王名句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关于诗题:

在俞先生的那本《诗境浅说》中该诗题目为:“易水”,在网上查了一下,大都以“于易水送别”为题。我以为“于易水送人”作为该诗的题目是不适宜的。

第一,该诗中未见一个“送”字和“友”之类的字。如果是“送人”的话,至少应有一句诗来提及这件事,可是在我看来,没有一句诗提到这一点。给我的感觉倒像是,诗人站在曾经是荆轲与燕太子丹作别的易水之岸,面对此情此景,追昔抚今,感慨万千,借古怀今。

当诗人站在易水之滨,自然而然就想到,几百年前,荆轲就是在此地别离燕太子丹,去刺杀秦王的情景,并为后人传颂的事情。为什么这么说不是其他事情呢?主要是诗人身上有着一种家国情怀。 2022年9月17日 20:48

如今诗人再次以戍边的军人的身份来到幽燕之地,也势必会激发起自己的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有可能的话,也想得到后人的歌颂并青史留名。

如果背景中的资料准确的话,那么,此时对一个六十岁的老人来讲,还能拥有此等豪情壮志,实属难能可贵。

第二,我不知,是根据什么来得出该诗的内容为“于易水送人”这一结论的。难道是首联中的“别”字吗? 2022年9月17日星期六 20:30

从写作手法来看,如是送人的,至少要在首联,或是尾联中点出来,可四句诗哪一句也不是。

但另一方面,手中又没有不是送人的的资料和根据。虽然如此,我还是依据该诗的内容来判断“易水”作为题目较佳。2022年9月17日 21:01

关于诗人(古诗文网):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

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

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

创作背景(百度百科):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骆宾王以侍御史职多次上疏讽谏,触忤武则天,不久便被诬下狱。调露元年(679)秋,遇赦出狱;冬,奔赴幽燕一带,侧身于军幕之中。此诗大约写于这一时期。

但清人陈熙晋在《骆临海集笺注》中说“……对武则天的统治深为不满,期待时机,要为匡复李唐王朝,干出一番事业。可是在这种时机尚未到来之前的那种沉沦压抑的境遇,更使得诗人陷入彷徨企求的苦闷之中。

这些观点,我不同意。上元二年(675年),李治患的风眩症更加严重,……李治期朝政主要和武氏共同商议处理,但李治仍掌握实权,在他执政年间,武后的支持者李义府、许敬宗等先后倒台,武后的政敌及家属拜相,王废后的族兄王方翼也受到任用,拟定《内训》和《外戚诫》压制武家人兴风作浪,武后对此皆无可奈何(百度百科)

如果这一资料是可靠的,就说明,对“武则天的统治深为不满”很可能是真的,毕竟在那“三纲五常”和“男尊女卑”的时代,是不主张女性抛头露面的,更何况还是作为一国之“主”参与政事(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内心中对传统思想的坚持)。

更谈不上“匡复李唐王朝”这一说法,因为当时还是高宗“掌握实权”,因此怎么可以说“期待时机,要为匡复李唐王朝”呢?

“仿徨”和“苦闷”也是有的,毕竟诗人是有着自己的理想信念,在那个“学会好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封建王朝,这恐怕是大多数知识文人的想法。但又考虑到,因自己曾得罪了武后,即便是有为国家建立功勋之心,也未必能够实现。2022年9月17日星期六 2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