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是一个体操界闻名遐迩的名字,李宁也是国民消费者都非常熟悉的运动品牌。李宁从一个运动健将的名字向一个运动品牌的成功转化,是自1990年公司创立至今30多年不懈奋斗的成果。

李宁现在的主打款式(身为民族品牌的李宁)(1)

我在上初中的时候,就开始穿李宁了。那个时候在体校运动队训练,体校给我们发放的运动服和跑鞋都是指定的李宁。长时间的穿着对李宁也就有了浓厚的感情和依赖,离开体校后,需要添置运动装备时,下意识的也会选择买李宁。

到了一线城市广州工作后,看到通街都是Nike、Adidas等国际品牌,但我依然不为所动,还是忠于李宁。

直到涨价风波过后,去逛李宁专卖店打算购买换季运动装备,发现李宁的价格贵真的得有点离谱,且款式越来越累赘,码数也越来越偏大,尤其是跑鞋的码数几乎所有款式都是偏大,挑选试穿了半天,实在是没能买到合适的款式和尺码。

无奈之下,只好弃热爱多年的李宁而去,转头购买了一套安踏。

李宁现在的主打款式(身为民族品牌的李宁)(2)

后来,鸿星尔克的公益捐赠事件感动了国人柔软善良的心,毫无疑问,我也随着抢购大军挤进了鸿星尔克专卖店,购买了两套衣服和鞋子。一是,以表对心系公益事业的国货品牌鸿星尔克的一份支持心意,二是,李宁的价格真是越来越偏离“物有所值”的轨道,身为低保户的我们深感消费的压力。

虽然,心里依然钟爱李宁,却只能望而却步。

近一年来,鸿星尔克逐渐地代替了李宁在我运动装备柜里的位置。

李宁现在的主打款式(身为民族品牌的李宁)(3)

“国货之光”李宁,怎么就不讨国民消费者欢心了呢?

其实,李宁这些年的发展之路,也如履薄冰。

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

身为国货运动品牌翘楚,李宁同样避免不了要经历国际运动品牌的冲击、商业模式的转型、行业的内卷等等。

前些年,因遭遇互联网以及国际知名品牌的冲击,全国各地线下门店关闭的消息频出,李宁的发展也陷入危机之中。

虽然,李宁董事长本人再次重新全面掌管李宁公司,以应对“互联网 ”大潮传统商业模式的转型。在经历了商业模式转变之痛后,也收获了“扭亏为盈”的可喜业绩。

李宁现在的主打款式(身为民族品牌的李宁)(4)

2020年,因为疫情的突发,又频传李宁线下门店不断减少的消息,李宁再次面临全新的考验。

好在,“国货之光”的光环,让李宁再次转危为机。

2021年3月,随着“新疆棉事件”的发酵,Nike、Adidas等国际知名品牌掀起了中国消费者抵制的情绪。

身套“国货之光”光环的李宁,自然成为了该事件中最获益的国货运动品牌,销售突发猛进,业绩扶摇直上。

但也因为涨价,而备受热议。

虽然,消费者对李宁的价格热议,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忘或者接受。但疫情的不稳定,李宁也同样要面对经济不景气,销售业绩下滑的困境。

在需要全民族团结的艰难日子里,李宁却摊上了大事。

李宁现在的主打款式(身为民族品牌的李宁)(5)

新品服饰款式设计元素,涉嫌“辱华”!

前天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感到特别惊讶!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近日,有网友在网上晒出了李宁秋冬新品发布会上模特展示秀的一组照片,服饰款式设计风格不仅毫无美感,简直“丑”不堪言,看了都国人愤恨不已。

照片中的模特,一身军绿色的冬装还搭配了一顶奇丑无比的帽子,怎么看都像极了“侵华日军”的行头,实在令人反感和气愤!

李宁现在的主打款式(身为民族品牌的李宁)(6)

赤裸裸的以“民族品牌”之名,行冒犯“民族心理”之实。

李宁这是要闹哪样?

铤而走险走偏门,还是别有用意?

仔细查阅了一下,我才知道,李宁联席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钱炜,居然是日籍华人。难怪网友们质疑,这是一场有预谋的文化渗透!

李宁现在的主打款式(身为民族品牌的李宁)(7)

然而,在滔天舆论之下,面对民意与民愤,李宁不但没有诚心道歉和自我反思的意愿,反而将这一祸根推卸给国民消费者,并以“侵犯名誉权”为由,向各大网络社交平台举报网友的批评。

好可笑啊。

这是侵了哪门子的权?

李宁现在的主打款式(身为民族品牌的李宁)(8)

李宁即将推向市场的新品服饰融入了令国人感到不舒服的元素,网友不站出来批评,难不成要竖起拇指夸赞一番吗?

站在消费者的对立面,是会凉凉的。

说句实话,我一直忠于李宁,穿了李宁十几十二年了,主要是对李宁这位体育名人的敬仰。现得知李宁的执行董事是日本人,真的很伤心!

在看了疑似李宁电商总经理冯晔,在自己社交媒体圈里的发文,更是让人啼笑皆非。

冯晔说:“国民消费者,对于中国文化的沉淀,教育知识的传承还是少了,需要反省。”

全文通篇没有一个字是体现他们认识到了错误以及对事件的反思,更多的问题指向了国民消费者因对中国文化的沉淀、教育知识的传承太少,才误解误读,无中生有。

想不明白,李宁为什么要硬刚网友呢?

李宁现在的主打款式(身为民族品牌的李宁)(9)

每一位设计师的作品,都有创作灵感来源,给国民消费者一个合理的、让国民消费者能接受且满意的解释,不难。

“危机公关”如此,是想要把李宁往死胡同里逼吗?

原以为,海天味业的“危机公关”,够差劲了。

没想到,李宁的“危机公关”,更胜一筹。

错了,就是错了。

揣着明白装糊涂,不如坦诚认错、诚挚道歉。

有些伤害烙印在国民的内心深处,不曾忘记,不会忘记,更不容冒犯。

永远不要轻视中国人民的民族情怀,团结与爱国之心。

站在中国消费者的对立面跟网友硬刚,只会自取灭亡,把老品牌李宁给作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