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创意摄影教程(商业摄影大师教程九紧箍咒)(1)

第八章 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这个章节,是关于学习的,很多人看完之后估计会觉得什么都没说,紧箍咒念起,头也会痛。

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一个章节,因为在我们二十年的从业生涯中,带过的几千名助理或学员,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学习方法的问题。

成功的人找方法,失败的人找理由。

很多时候,方法比勤奋更重要,没有方向不讲方法的埋头苦干,顶多成为自我安慰的假装努力,无效的勤奋不等于努力,最终会还给你一个平庸的结局。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三遍、遍...

01

为什么要学习

判断事物,要透过本质看问题:

你现在为什么要学习?你现在的职位为什么是助理?为什么收入不高?难道你心里就没有数吗?

那让我们来轻轻的提醒一下你,是不是现在水平还不行,还不能独立完成一项有价值的拍摄任务,才让自己处在当前的位置上?

通过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把自身的不足看得更清楚,给当前的阶段下个定论:能力不够,水平不合格,所以要学习,认可吧?

既然这样,学习就意味着打开自己,吸收和掌握新的知识。

很多助理,说不得、骂不得、要么泪眼汪汪,要么激情反驳,或者干脆动不动就说不干了,自己不适合,然后含恨而去...

卧槽,你到底清不清楚有人在让你变得优秀,在教你赚更多钱!

要耍性格等你的作品能在市场上卖高价钱, 我们再谈。

02

看懂、听懂不是真懂

我们通过去看、去听一件事情,过后最多能记住20%的内容;如果我们去做这件事情,大概能记住40%的内容;但我们去教别人这件事情,也只能记住当中70%的内容(不信你可以试试看完这篇文章半个小时后,能记住多少?火爆的战狼2,你现在能想起多少情节?)。

但是偏偏急功近利的人越来越多,总以为听了一些课程,自己就这么轻轻松松的,真就成摄影大师了。

我常跟助理说:现在不是古代,不是说我一发功,---呀---咦---啊---,几十年的功力全部传到你身上。

我教你的东西,那是我的(是我通过长时间不断的实践、摸索、总结、积累出来的),对于你来说,你当前接收的不是能力,它只是讯息,只是能让你少走些弯路、缩短达到目标的时间而已,其余的路途你照样要一步一步走完,才能转化为你的能力,然后能力再转化为价值。

看得懂、听得懂不是真懂,要做得出来,并且以后无论什么时间再让你做,每次做还能得到同样的结果,那才叫懂!

就像我们学会骑自行车,不管是过了多少年,出现了摩拜还是小黄,仍旧能一骑就走。

如果不是这样,听得懂就算懂,那就好办了,你也不用做摄影这么辛苦,你只要去读乔布斯自传、巴菲特自传、李嘉诚自传、马云自传,明天你就是世界首富了。

听的懂真不叫懂,有没有不会游泳的?我把怎样游泳的方法读给你听,听完你敢跳水里吗?

我把飞机制造说明书读给你听,你造一架飞机来看看。

03

最大的敌人

每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的习惯,习惯能让人保持在舒适区,让人不累。另一方面,也会让人一成不变,停滞不前。每种习惯改变的背后,都会付出相应的代价。

你要减肥,节食健身跑步,累不累?

你要戒烟,手欠咽干肺痒,难不难?

我们只是一群拿相机的照相佬,却要一篇一篇写文章,每次憋出30个字以后,就犯困啊...

事情的本质就是这样的,可是、可是,结果悲剧了...

大多数人,学完一个东西之后,可以保持努力三分钟,这还不是靠他自己保持的,是因为教的人念的经,还在脑海中回响。三分钟一过,就回到原来的习惯:什么我感觉这样...我认为那样...

你丫还记得你什么位置吗?你丫还记得上面第一点自己找出的结论吗?

你的位置和角色决定了你目前最好的水平,就是不及格的30分。

所以你就算想破脑袋,用尽全力做到你的最好,也没有价值。

这个时候你是没有资格去讲个人感觉的,因为还没达到那个水平。

一个小学生认真的跟你说:我感觉一个初创公司应该这样做上市。你听到是什么感受?

当你用习惯日复一日重复做着相同的事情,总按自己的思路在做,就等于用圆规给自己画了一个圈圈,你的所有活动都在圈子里,今天的你就是昨天的你,这个月的你就会是上个月的你,今年的你还是去年的你,这样换算,你今年的收入必定还是去年的收入,你十年后的收入必定跟今年的收入一样。

这是多么简单的道理,可是对很多人来说,道理只是道理,几个名词而已,听了也理解不了,没有任何价值。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大家拥有相同的资讯和知识,你仅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去验证和掌握这些知识,把一字一句转化为能力。

与此同时,再把自己放开,找到一些通过市场验证的牛人的作品,去揣摩别人是怎样运用这些知识,模仿和学习一个200分的大师,学到五成你就拥有100分,远远把及格线抛在身后。

PS : 我们把国内普遍的顶端水平用100分做为满分,60分合格。200分是指那些目前你高不可攀的国际艺术大师或行业排名第一的摄影公司。

这也是有过实例的,我们有过几个助理,总是用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感觉来学习珠宝修图,因为自己水平不够,自己的感觉是错误的却没有人可以告诉你,只在圈圈里打转,连续修了半年还是学不会。后来我让她去找最好的珠宝图片照着画,并且把所学知识套用进去,揣摩每个局部和细节为什么要这样。结果只用5天,没错,只用5天啊,就把半年学不会的东西完全掌握了,并且水平一下子去到全公司最高程度。

最后怎么样了?她做了某行业排名第一的摄影公司修图部老大,拿着全行业修图职位的最高薪水。

我们这一批70后,当时摄影还是个教会徒弟饿死师父行当,没有人会主动教你任何东西,你只有偷师,只有自己去问。

我在做助理的时候,跟着师父拍东西,我每天都会写工作日志,今天学到什么新的内容、出现了什么问题、师父拍了什么、主题是什么、用了什么灯、几盏灯、每个灯什么作用?都清清楚楚的写下来,然后再去画布光图。

遇到不懂的地方,就问,就去翻阅摄影书籍,等师父下班后,我留下来加班拍跟师父一模一样的作品。如果拍不出来,我吃不下饭、睡不着,一直去琢磨,然后第二天提前上班继续拍,如果还拍不出来,就带着问题去问师父。我运气也很好,遇到一个很好的师父,只要你去问他,他也会告诉你。

就是这样,不管师父拍什么类型的产品,我大概3天就学会了。之后做了摄影总监,和我同年代艺术专业的同事,无一例外都是恨不得不吃不睡,最短时间琢磨透师父的东西,把他的本领学会,生怕错漏任何一点。现在我们想学会一样东西,没有人教,很短时间就会了。

我们擅长去揣摩优秀的人,直到自己变得跟他们一样优秀。而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己告诉自己,我很优秀。

在此透露一下,我做助理的时候是没有工资的,我看的摄影书籍叠起来比我身高还高。最后我用了三个月,做了摄影师,再用了半年,做了摄影总监。一年后,成立了自己的摄影公司。

04

有效学习

既然选择了学习,我们就要学得有价值,不要敷衍;你去忽悠,到最后你会发现,能被你忽悠到的只有你自己的人生。今天起,我们就这样前行:

一、确立目标、专注

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是有计划和目标的,先给自己一个长期的规划,再制定短期的目标。比如你需要多长的时间?掌握什么内容?达到什么效果?然后不断用结果来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有了目标之后,你还需要专注,把你融入事情里。进入这个状态的人,常常会忘了喝水、忘了吃饭,整个人沉浸在过程当中,那个时候,人是兴奋快乐的,做事情是最有效率的。

精力在哪里,成就在哪里!

见过很多人,一边听音乐一边做事,一边看视频小窗口一边工作,一边玩王者荣耀一边学习,这不是左手画圆右手画圈吗?至少我是做不到的。

在我看来,这样的人,根本不想在某件事情上取得成功。

二、忘我、不停的做

在你成为大师之前,把自己忘了吧,你真的没有那么重要。你的作品好不好,不是我说了算,但也不是你自己说了算,不是你觉得好它就真的是好。

经常有助理拿着市场上最高报价的图片给我说,感觉不怎么好。

经过市场检验的,一些能收到客户很高价格的图片,不管你现阶段看上去怪怪的或者怎样,它都是好的。不好的是你不是它,你的水平还看不明白它好地方而已。

如果你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把自己忘了吧,把杯子里浑浊的水倒掉,再重新加入清澈的水。

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不停的实践去验证所学的知识,一字一句的,掌握所需达到的结果。

三、吸纳与借鉴

这是站在成功人士的肩膀上前行,任何的成功,真的都不是运气,必定有它的道理。这也是借助外力帮助自己的捷径,要学习那些很牛的摄影师怎样运用这些知识。

比如珠宝摄影,拍摄前你去找10家全国最好的珠宝摄影公司的作品,去分析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的表现方式,当你完全掌握这些之后,以后拍摄时,你就不用再去找参考了。

不用找参考的大师,并不意味着他走了别的路,要走的路一步都不会少。以前他也借鉴,只是后来这些保存在硬盘里的东西已经另存在脑海里变成了他的能力。

如果你的运气好一些,恰巧跟在摄影大师身边学习,我们建议你马上去买502胶水,把他死死的黏住;再请他喝醉,让他把他所有的能力都吐出来...

- END -

作者:李华杰

来源:WC 商图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