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并且是理性的,即试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七章?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七章(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2.1效用理论)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七章

一、经济人假设

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并且是理性的,即试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二、效用的定义

效用,指消费者消费商品或服务时所能感受的满足程度。

效用是人们的心理状态,是主观的心理评价,没有客观标准。

效用理论按效用是否可以直接度量分为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是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不同方法。

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是可以直接度量的,可以用1、2、3、…这些绝对数值来衡量效用的大小。比如,1个面包的效用是1,1件衣服的效用是10。基数效用论用“边际效用理论”来分析消费者行为。

序数效用论认为消费者无法准确说出效用的具体数值,而是只能说出自己的偏好顺序,比如1件衣服的满足感大于1个面包带来的满足感。序数效用论用第一、第二、第三…等表示次序的相对数值来衡量效用。序数效用论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消费者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