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砥砺耕耘,一甲子桃李芬芳。11月25日,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分校祝60年华诞暨“探索多元课堂 提升核心素养”教育教学研讨活动举行。

据学校官网信息,学校曾经四更其名。1956年建立了北京87中,1959年学校更名为岳各庄中学,1986年更名为丰台路中学,2015年6月更名为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分校。

学校相关责任介绍说,在60年发展历程中,学校形成了有自己特质的精神传统,形成了励志奋勉、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海纳百川、脚踏实地、追求卓越的办学品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育人传统,经过时光的磨洗愈加明亮,经过历史的冲刷愈加辉煌。

北京市丰台区附属丰台实验学校 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分校庆祝建校60周年(1)

紫藤绽放 执着追求

教院附属学校分校的紫藤长廊已经与大家相伴近二十年了。徜徉在紫色藤蔓中间,你会不自觉的被她那种顽强生命的意志所征服,你会听到紫藤的花语“对你执着是最幸福的时刻”。

60载的辛勤耕耘,承载着几代人痴心不改的执著追求。在教院附分,有这样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善于协作、乐于奉献的教师团队,他们都喜爱紫藤,是因为她寄托着大家对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的最美好寓意,更是对学校建校六十年来一代一代师生精神追求的最佳诠释。

北京市丰台区附属丰台实验学校 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分校庆祝建校60周年(2)

阳光心态 精益求精

为了促进教师的理念转变和专业发展,学校推出了大规划、小愿景、微指导的”紫藤绽放工程。选取紫藤崇高寓意及我校60年发展历史,学校确定教师发展目标为“拥有阳光心态、善于合作分享、追求精益求精”。

大规划——教师队伍发展的“紫藤绽放工程”。十二五期间,我区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提出了“教师成长树”概念,将教师成长分为准备期、适应期、发展前期、发展后期和创造期,让每一位教师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发展平台,通过“研、训、赛、评”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学校教师队伍发展的愿景(大规划)是激励干部、教师的重要动力,也是加快学校发展的有力推手。学校通过建立共同的愿景,使全体成员共同拥有愿景、信念及价值的追求,发展出学校的强势文化,进而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小愿景——描绘教师成长蓝图。学校的大规划在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个人的发展愿景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的。学校组织教师们制定了个人发展规划。

微指导——引领教师智慧成长。学校结合大规划,教师小愿景,定期开展校内外专家、教师的微指导,通过微指导加强校本研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同时,学校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同时,还推出了“四会”育人课程体系。动了学生的活动积极性,而且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增加了学生的经理和体验,真正实现课程从学科本位发展为育人本位,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北京市丰台区附属丰台实验学校 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分校庆祝建校60周年(3)

岁月如歌 薪火相传

学校以建校六十年为契机,乘着教育深综改的东风,给老师们搭建展示平台,在“探索多元课堂 提升核心素养”为主题的教育教学研讨活动中,教师们积极参与,不同学科,不同年龄段的老师们在14个教学班展示28节课。 通过科学规划、愿景引导、微观指导,帮助每一位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不断成长,成就最好的自己,在此基础上落实学生培养目标,培养“四会”人才,让孩子们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人。

“建校60周年是学校的新起点,我们将把握教育形势,明确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促进教师教学的改革,进一步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学校教师队伍的‘四期’建设和学生‘四会’目标的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