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韩非子-五蠹》 第三十章 必诛
红林悟道《韩非子-五蠹》上一章韩非子用“十仞之城”来比喻峭法严刑,说明法规之力在育人治世方面的作用与价值。仞,古时八尺或七尺叫做一仞(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十仞也就是十六米左右,这么高的城墙像楼季这样厉害的攀登高手也过不去,因为到达了人类的运动极限。国家律法就是十仞之城,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国家律法不仅在于严惩犯罪,安定社会,更在于防微杜渐,与父母之爱、乡人之行、师长之智一齐起到育人治世的作用。
依法治国是千秋大业,古代城墙为何要筑这么高,就是因为城是国都,国就是城,城就是国,城没了国就亡了。韩非子将国家律法比做十仞之城就是要说明其重要性,弃法如亡国。峭法必严刑,如不严刑如同“千仞之山”一样有了倾斜度,就连瘸腿的母羊也可以被赶上去放牧,这就是小官大贪的原因。执法不严,国家资源与社会财富就成了“跛牂(zāng)”们的私有草场,中饱私囊。
治国的道理大家都懂,治国的策略君主都明,但朝代的更替告诉我们,其实都不懂,根本原因都是亡国之君弃法随性造成的。弃法如同十仞之城的城墙倒了,没有了城墙的防护敌人很快就会攻陷国都,国家就亡了,只是这个敌人不是外敌而是内贼,是众多的不才之子。从这个角度讲,依法治国确实是千秋大业,尽最大努力减少不才之子,培育更多的守法之才,从根源上减少社会不安定与犯罪因素,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与国富民强。
韩非子嫌“十仞之城与千仞之山”的例子还不够,又举了“布帛铄金”的例子来说明国家律法的作用与价值。韩非子先对布帛铄金的例子进行了解释“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铄金百溢,盗跖不掇。”意思是:十几尺布帛,一般人见了也舍不得放手;熔化着的百镒黄金,即使是盗跃也不会伸手去拿。严格执法就是铄金所产生的威力,让你不敢去碰,碰了就会受伤,而且很痛。不严格执法就是布帛,没有什么损伤为什么不拿呢?
韩非子也解释了原因“不必害,则不释寻常;必害手,则不掇百溢。”意思是:不一定受害的时候,十几尺的布帛也不肯丢掉;肯定会烧伤手时,就是百镒黄金也不敢去拿。“布帛寻常”的原因也是不才之子的形成的原因,父母之爱、乡人之行、师长之智如同布帛没有损伤自然无力,无力则规矩无用。严格执法,让世人知道犯法后的结果,自然就没有人去犯法了。
韩非子总结道:“故明主必其诛也。”意思是:所以明君—定要严格执行刑罚。韩非子例子举了很多,从君主与国家利益的角度与高度讲过,从普通百姓的角度讲过,总之,依法治国,严格执法是明主必须之为,是为君之道的体现。韩非子的举例很形象,也很真实,把无形形相、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国家律法具相化,让人一下着就明白了律法的作用与价值。圣贤,从来就是从大地上生长出的参天大树。
【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铄金百溢,盗跖不掇。不必害,则不释寻常;必害手,则不掇百溢。故明主必其诛也。】
“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再高的城墙也有倒的时候,再厉害的英雄也有过世的时候,只有“道”是永世长存的,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就要依法治国,因为国家律法是“道”的社会化演化物,是“道”在人类社会的具相。
202008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