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评价她:

“外表看来是一朵柔美的花,

内心里则是一头无畏的狮子。”

著名记者海伦·斯诺形容她是:

“经过历史回旋加速器冲击之后

不碎不裂的人类原子”周恩来总理则赞叹她是“国之瑰宝”。

她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

国家名誉主席、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第一任名誉主席——宋庆龄。

什么丰功伟绩(丰功伟绩耀史册)(1)

1981年5月29日,

宋庆龄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

今天,

是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

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

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

逝世41周年纪念日。

让我们用文字简短回望她的一生,

缅怀她的光辉业绩,

学习她的革命精神。

坚决走上民主革命伟大道路

1893年1月27日,宋庆龄诞生在上海一个

牧师兼实业家的家庭。作为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

朋友和同志,

父亲宋嘉树的爱国热情和民主进步思想

深深影响了少年时代的宋庆龄。

1908年,

15岁的宋庆龄开始在美国接受

“欧洲式的教育”,

并受到民主主义的洗礼。

什么丰功伟绩(丰功伟绩耀史册)(2)

宋庆龄(右四)、宋美龄(右一)与来访的宋子文(右五)、竺可桢(右二)在威斯里安女子学院合影。

1913年,宋庆龄大学毕业,

后成为孙中山先生的秘书,

开始了她的革命生涯。

1915年10月25日,

宋庆龄不顾父母的反对,

毅然决定与流亡中的孙中山先生结婚,

以坚定的步伐跟随孙中山

踏上捍卫共和制度的艰苦斗争历程。

什么丰功伟绩(丰功伟绩耀史册)(3)

1915年10月25日,孙中山与宋庆龄在日本结婚。图为1916年4月24日,他们补拍的结婚照。

1916年,

宋庆龄跟随孙中山先生从日本回国,

讨袁反段,护国护法,

用自己的言行

支持孙中山先生进行反对帝国主义、

反对封建军阀的革命斗争。

1918年,

宋庆龄为孙中山先生代拟电文,

祝贺俄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在孙中山致列宁的函电中,

大量电文出自宋庆龄之手。

1922年陈炯明叛变革命,

炮轰总统府,形势危急。

危难之际,

宋庆龄担心同行反让孙中山先生不便,

于是坚持先送孙中山先生撤离。

她劝孙中山先生说:“中国可以没有我,不可以没有你”,

再三婉求下,孙中山先生顺利撤离,

宋庆龄则留下吸引和牵制叛军。

后据宋庆龄回忆,

枪林弹雨之中,

流弹好几次从她鬓边经过,

后来与孙中山先生汇合时感慨

“真如死别重逢”。但这也恰表明了

宋庆龄坚强意志和卓越胆识。1924年年底,

孙中山应冯玉祥之邀,

为和平统一全国犯难北上,

宋庆龄也毅然随行。

在孙中山先生抱病的日子里,

宋庆龄精心护理,

1925年3月12日,

孙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

悲痛之余,宋庆龄含泪写下挽联:

“先生先行,为求大公舍小我;

后人后继,誓变曲径为通途。”

再次表明她革命的意志和决心。

什么丰功伟绩(丰功伟绩耀史册)(4)

1925年3月,孙中山病逝后,宋庆龄在北京西山碧云寺为孙中山守灵。

忠实执行“联俄、联共、

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孙中山先生逝世后,

宋庆龄坚决维护、忠实执行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同违反孙中山革命原则的势力

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五卅”惨案发生后,她极为愤慨,

呼吁“凡中国国民皆当负此救国重任”,

支持开展援助活动,救济失业工人。

1926年1月,

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宋庆龄当选为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在宋庆龄同志和与会共产党人及其他

国民党左派人士共同努力下,

大会坚持“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三大政策,

推延了革命阵营的分裂,

为北伐赢得了时间。

1927年,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宋庆龄与多名国民党左派成员以及

毛泽东、董必武等中国共产党人

联名发表通电,

予以严厉谴责。

什么丰功伟绩(丰功伟绩耀史册)(5)

1927年3月,中国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在汉口召开。前排右五为宋庆龄,中排右三为毛泽东。

此外,宋庆龄还积极参加了一系列

重要的国际反帝活动,1927年12月和1929年8月两次被选为

国际反帝同盟名誉主席,之后又成为

世界反法西斯委员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九一八”事变后,

宋庆龄再度从西欧回国,

迅速投入争取民主权利的革命斗争,

无情揭露蒋介石“欲攘外,

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她坚信:“只有以群众为基础

并为群众服务的革命,

才能粉碎军阀、政客的权力,

才能摆脱帝国主义的枷锁,

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

1932年12月,

她联络中外进步人士与知识界、

文化界代表,

在上海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积极营救被捕的革命者。

当时,

宋庆龄运用自己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保护和营救了

大批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民主人士。

不遗余力支持抗日救亡运动

抗日救亡运动中,宋庆龄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

一致抗日的主张,

积极支持中国军民英勇抗战,

努力推动抗战、团结、

进步各项主张的实施。

她还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与崇高声望,

在国共两党之间架设起沟通的桥梁,

为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努力。

抗日战争中,

宋庆龄和何香凝等人多次到前线

慰问浴血奋战的将士,

频繁出入医院慰问伤兵,

大大鼓舞了士气民心,

宋庆龄也赢得了国内外正义人士的

高度赞扬,

被誉为“敢死之救国女杰”。

什么丰功伟绩(丰功伟绩耀史册)(6)

1932年1月28日,日本军队入侵上海,淞沪抗战爆发。1月30日,宋庆龄视察真茹战场后,与抗战前线的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将军合影。

1935年8月1日,

中国苏维埃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发表

《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宋庆龄与何香凝、柳亚子、经亨颐等

率先响应,影响巨大。

1936年6月,宋庆龄当选为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执行委员。

在她的主持和参与下,

救国会通过纪念孙中山先生

诞辰70周年活动、举办鲁迅葬礼以及

营救沈钧儒等“七君子”的救国入狱运动,

激励了千千万万的人加入抗日救亡阵线。

抗战期间,

宋庆龄还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和演讲,

阐明了坚持抗日的坚定立场和坚决主张。

1938年6月,

宋庆龄在香港发起组织“保卫中国同盟”,

向世界宣传艰苦卓绝的中国抗战,

宣传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的英勇斗争。

什么丰功伟绩(丰功伟绩耀史册)(7)

1938年保卫中国同盟中央委员会部分成员在香港合影。左起:爱泼斯坦、邓文钊、廖梦醒、宋庆龄、克拉克、法朗斯、廖承志。

为建设新中国不懈努力

抗日战争胜利后,宋庆龄在国民党统治区进行大量有利于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

公开的和秘密的工作,

为建立新中国立下了特殊的功勋。

她将“保卫中国同盟”改为

“中国福利基金会”,主要从事妇幼卫生、文化教育和社会福利救济事业,

通过各种渠道募集大批医药物资,

利用各种机会和条件运往解放区,

支援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

什么丰功伟绩(丰功伟绩耀史册)(8)

1948年,宋庆龄在检查中国福利基金会准备运往解放区的物资。

1947年11月12日至1948年1月1日,

中国国民党民主派第一次联合代表大会在香港举行。

此前,在筹备讨论会上,

大家一致希望宋庆龄南下领导,

遂推举柳亚子执笔,

联名写就《上孙夫人书》。

宋庆龄得知后,

表示赞成并全力支援成立国民党的

革命组织,

但经她缜密考虑,

认为以她现在的身份从事革命活动,

比之参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对革命更为有利。

于是,

大会便推举宋庆龄为民革中央名誉主席。

1949年6月,

毛泽东、周恩来亲笔写信邀请宋庆龄赴北平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

宋庆龄欣然同意参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在第一届政协全体会议上当选为

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从此,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多年里,

她经常同毛泽东、周恩来、

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

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商筹大计方针,

参加了大量的国务活动,

并深切关怀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

同时作为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

先后出访了许多国家和地区,

为祖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什么丰功伟绩(丰功伟绩耀史册)(9)

1951年10月1日国庆节,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宋庆龄(右二)等在天安门城楼上。

宋庆龄也始终和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

她常常深入到

工厂、农村、部队和少数民族地区,

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

她一生热心妇女解放事业,

长期主持中国救济总会、

中国红十字会的工作,还致力于少年儿童的

文化教育福利事业,把慈母的爱全部倾注给了

全国的少年儿童。

在中国革命长期艰苦的斗争中,

她坚定地和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

1981年5月15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接受她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5月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授予她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称号。

什么丰功伟绩(丰功伟绩耀史册)(10)

《人民日报》1981年5月16日刊登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决议接收宋庆龄为中共正式党员的消息。

1981年5月29日,

宋庆龄因病在北京寓所逝世。

遵照她的遗言,

骨灰安葬在

上海万国公墓她父母陵墓的东侧。

从此,又一颗巨星陨落在世界的东方。

什么丰功伟绩(丰功伟绩耀史册)(11)

宋庆龄

回首宋庆龄的一生,

是革命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

她的品格,如白玉无瑕;

她的操守,如松柏坚贞;

她的风采,百世流芳。

斯人已逝,

但宋庆龄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光辉的名字!

(资料综合整理自宋庆龄同志故居官网、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官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等。)

作者 _ 邱凌

制图 _ 邱凌

本期编辑 _ 张翕然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什么丰功伟绩(丰功伟绩耀史册)(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