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迪士尼乐园推出了玲娜贝儿中秋限定款毛绒玩具。其官方旗舰店的商品图显示,毛绒玩具身着“荷花刺绣服饰”,前襟向左掩,系“左衽”设计,引发争议。

景颇服装款式连衣裙(由玲娜贝儿的荷花刺绣服饰)(1)

其实,关于左衽与右衽的争议由来已久。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中较详细地介绍了服装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所谓衽,其实就是衣襟。在上古时代,由于纽扣还没有出现,为了能够遮蔽身体,衣服的衣襟往往比较长。上衣大多数为交领斜襟,衣襟向右掩,称为右衽;衣襟向左掩,也就相应地称为左衽。

夏商周时期,中原华夏民族的服饰的基本形制为上衣下裳,束发右衽。这种传统据说是由黄帝传下来的,这样衣服领子的样子看起来就像英文字母“y”的形状。下裳类似围裙的形状,腰系带,下系芾。这种服制对后世影响很大。《易·系辞下》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右衽也成为古代华夏汉民族的传统服饰,与之相对,左衽被认为是只有尚未开化的蛮夷才穿的服饰。因此“被发左衽”就成了不讲礼仪文明的野蛮之邦的代名词。

景颇服装款式连衣裙(由玲娜贝儿的荷花刺绣服饰)(2)

孔子在谈论管仲的功绩时曾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

从展出的实物来看,无论是素纱繟衣、长信宫灯,还是各种武士俑、宫女俑,以及蜡像,男女衣着都是束发右衽。

我结合长信宫灯,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她所穿的深衣。这件被称为“中华第一灯”的国宝,其实是一位最美的汉服模特。“两千余年,她未曾挪动一步,却从西汉启程,带来遥远的一束光明。”

景颇服装款式连衣裙(由玲娜贝儿的荷花刺绣服饰)(3)

这位西汉宫廷女子,眉眼细长,脸型圆润,头上佩戴巾帼,身穿曲裾深衣,跣足而坐。膝盖并紧,臀部坐在脚跟上,脚背贴地,目视前方。这种“危坐”的坐姿,展现了汉代端庄、肃穆、谦恭的礼仪风范。

宫女身穿的曲裾深衣,是汉代流行的服饰风格。就其形制简单来说,深衣是上衣和下裳分开裁,再缝合在一起,达到“被体深邃”的效果。本是一种男子服装,当然,女子也可以穿。这种服装通身紧窄合体,后片衣襟接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经过背后再绕至身前,然后在腰部用大带固定,可以遮住三角衽片的末梢。下裳较长,但又不能拖地,下摆像喇叭状,走路时不露脚。衣袖宽大,袖口镶边。衣领部分的交领很有特色,领口很低,露出里面的衣服。

与此同时,为了体现生者与死者的区别,又规定死者要着左衽的服装。《礼记·丧大记》:“小敛大敛,祭服不倒,皆左衽,结绞不纽。”唐代大儒孔颖达在解释这句话时说:“皆左衽,大敛小敛同,故云皆也。衽,衣襟也。生乡右手解抽带,便也。死则襟向左,示不复解也。生时带并为屈纽,使易抽解,若死则无复解义,故绞束毕结之不为纽也。

由此可见,并非只有左衽,也并非只有右衽,而是活人衣右衽,死者衣左衽,阴阳两分隔。

关于左衽、右衽的争论还会继续,说明我们现代人仍对汉服有着深厚的感情,希望大家能通过这一载体发现和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在结合实际共同传承的过程中,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灿烂成就,建立起文化自信。

(首张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