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

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发展节能、环保的新能源商用车,是国家战略、大势所趋,也是“换道超车”的关键抓手。近年来,马鞍山在新能源车的“新赛道”上一路疾驰,一“马”当先。

马鞍山城市绿心区(安徽马鞍山绿)(1)

汉马科技生产线。汉马科技供图

装配动力电池、加装高压线束、调试车辆……走进国家级绿色工厂汉马科技集团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新能源重卡装配车间,一条长220米、宽30米的装配线整洁明亮,充满科技感。装配线上,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据了解,新能源重卡可大大减少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以及颗粒物的排放,带来巨大的节能减排效益。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行驶100辆新能源重卡,相当于减少3万辆燃油乘用车颗粒物排放,预计每年可减少排放上述4项污染物144吨。

尤其换电重卡,相比于传统重卡,它具有环保、降本、高效、安全、灵活、集约等突出的优势,在固定货物专线运输、支线短倒、港口内倒等高频运输模式,全面替代传统柴油和天然气重卡已经成为现实可能,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如今,“马鞍山造”的新能源重卡销量从2020年的321辆增至去年的1513辆,同比激增约370%,市占率超过11%,稳居全国前三。

而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两年前,汉马科技拥抱“智造”,开始绿色转型。

“自2020年融入吉利大家庭后,借势于吉利新能源商用车在新能源研发的独特优势,汉马科技取得的成果是显而易见的。”在汉马科技集团副总经理牛俊看来,吉利新能源商用车在技术研发上带给汉马科技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协助汉马科技构建有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研发体系;二是推进数据化产品开发平台的协同,实现资源共享。

目前,汉马科技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共计申报专利超过120件,授权专利共计69件,多个产品被省市有关部门授予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安徽省节能环保“五个一百”新产品及马鞍山市两创产品等光荣称号。

“商用车行业将进入低碳混动、智能电动、储能换电、灵活燃料发动机、氢燃料电池等多能源架构并存、多赛道竞争模式。”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副总裁郭磊说道。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重卡发展前景广阔。8月28日,在吉利新能源商用车创新生态大会上,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CEO范现军表示,未来吉利新能源商用车将重点发力重卡领域,聚合研发优势,成立专注于重卡的“星瀚工程院”,并以新技术和生态模式为支撑,力争2026年实现换电(增程换电)重卡5万台,甲醇重卡5万台销量目标。

“绿”“智”赋能,蝶变升级,马鞍山从“新”出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