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张小泉的刀不能拍蒜(张小泉失蒜)(1)

□徐天钰(江西师范大学)

近日,“张小泉菜刀因拍蒜断了”事件持续引发关注。而一段“中国人学了几十年的切菜是错的”采访视频,把张小泉再度捧上热搜,在采访中总经理夏乾良称,“中国人学了几十年的切菜是错的,所有的米其林厨师都不是这样切的”。(7月19日 封面新闻)

在此次危机事件中,张小泉的回应并不够妥当。当消费者向张小泉投诉菜刀因拍蒜断了时,客服竟表示,张小泉菜刀不能用来拍蒜。既没有回应产品的质量问题,也没有及时安抚消费者的情绪。在舆论发酵后,张小泉才联系这位消费者给予补偿。此时,张小泉已经站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不久之后,张小泉的总经理夏乾良称“中国人学了几十年的切菜都是错的”视频走红网络后,网友表示“中餐与西餐有本质区别,咱们菜刀是来做中餐的”,负面舆论再次被点燃。

尽管张小泉及时发布了“断刀收集令”,承诺对断刀进行赔偿。但负面舆论早已对品牌形象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按理来说,身为老字号的张小泉已有近400年的历史,理应更具有危机意识。但这一次,张小泉为何没能转危为安呢?

原因有两点,其一,在于张小泉的回应过于缓慢。张小泉在危机事件发生后的7天后才作出道歉回应,这显然已经错过了平息舆论的最佳时机。即使张小泉在事后回应“一些硬度较高或者有专用用途的刀具如果用来拍蒜的话,有断刀的风险。”但舆论已经呈现出一边倒的趋势。其二,在于张小泉重销售,轻技术研发,忽视了消费者的需求。新消费日报曾报道,2021 年张小泉投入的销售费用甚至高于当年所得的净利润,同时也是当年公司研发费用(0.23 亿元)的 5.1 倍。由此可见,张小泉把更多的钱放在了营销上,而忽视了产品的研发。企业如果不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创新,只依赖营销难以走得长远。

重视产品质量,真诚与消费者沟通并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才是消费者欣赏的企业。例如,海底捞在面对“老鼠事件”时,在最短时间内发表了致歉信并承诺开放后厨让社会监督,赢得了消费者的好评。因此,造好刀不能只依靠中华老字号的招牌,还需要把好质量关、口碑关,才能实现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