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忆维度)可以学到更多关于中小学生高效学习的方法!

新诗20首短的(两分钟就能背过一首新诗)(1)

本号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讲过如何利用图像法实现快速记忆,今天我们在前文的基础上继续讲如何灵活运用图像记忆法快速地背诵一首新诗的。

一、用谐音法、代替法通过联想法将要记忆的内容转化为图像。比如我们要记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读完以后有什么感觉吗?我们可以通过谐音这样来读:嫁给那美女,心铁嫌钱轻,统共一百金。一边背一边在脑子里想象着画面。

新诗20首短的(两分钟就能背过一首新诗)(2)

二、对应联想法。就是在只有唯一对应关系的两个记忆对象之间进行联想,使双方形成紧密的对应关系,以达到提起一方就能马上想起另一方的记忆目的,例如提起中国的首都想起的必然就是北京。对于这些对应关系明确的记忆内容,我们就可在问题和答案之间直接进行联想,这样在以后见到问题时回想一下联想就可想起答案了。例如​世界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因为最长的河流要流经很多地方,所以会带走很多的泥和螺。);最小的洋是北冰洋(baby洋 贝比洋)。这样是不是就好记了。

三​、串联联想法。把要记忆的相对比较复杂的若干项内容串起来,用故事来进行联结,从而可以提一个想出一串。例如记忆陶渊明的主要著作:《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饮酒》。可以这样记:陶渊明去桃花源捉乌龟,但到了以后发现没有乌龟了,然后叹息:龟去来迟啊!只好回家饮酒去。

四、简化法。在掌握了上面的谐音法、代替法、对应联想法、串联联想法以后,我们可以灵活的结合各种方法,然后化繁为简来记忆诗词。即:从要记忆的诗词中,每句诗里抽取一个字(最好是第一个字),然后把抽取出来的字简化成一个句子,简化的句子要好读易记、尽可能图像化、跟诗词内容越贴近越好。其实就是让它提示帮助我们回想关键词。

新诗20首短的(两分钟就能背过一首新诗)(3)

还记得这首忆江南吗?我们来简化一下——城池回家(或者城池春梦)整体想象在春天到来之际,主人翁王安石,站在江南的一座城楼上,(想象着他的站姿,手背在后面,捋着胡须)遥看城的南边和北边,南北开满了挑花,花瓣伴着春风飘落到池面的瞬间,池面的冰随即就消逝了,水不见了,花瓣落到了,露出了沙;王安石看到这么美好的景象,忍不住站到池子里的沙子上面,回头看着江南的春天更加美好,这个时候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飞回家去了!(强调一下:这里诗中提取的关键字,不要颠倒顺序,要不然回忆的时候顺序也就颠倒了)。

好了,方法已经讲完了,不过呢,今天我在下面留个作业让大家练一下,看看学会了吗,答案会在写在下一篇文章中。

新诗20首短的(两分钟就能背过一首新诗)(4)

结尾彩蛋:今天的故事是权宜之计

​东汉末年,军阀董卓率军进入洛阳,废掉汉少帝,另立9岁的汉献帝,窃居相位,权势烜赫一时。董卓有一个部将名叫吕布,精通武艺。2人专横跋扈,任意杀戮朝臣和百姓,弄得民怨沸腾。司徒王允见董卓祸害日深,曾几次秘密召集几个大臣商议诛杀董卓,然后用美人计策反吕布来杀死董卓。公元192年4月,汉献帝久病初愈,在未央殿大会群臣。董卓命令吕布等带领卫队护卫。这时候,王允设下的伏兵,突然朝董卓冲杀过去,董卓从马车上掼下来,大声疾呼:“吕布在哪里?“吕布怒喝一声:“皇上下令诛杀你这个逆贼!“喊声刚落,一戟将董卓刺死了 。董卓被杀死后,王允认为大患已除,天下太平,做事就不因时因事而采取变通办法(原文是“不循权宜之计“),所以好多部下对他逐渐疏远了。不久,董卓的旧部郭汜、李傕攻入长安(这时汉献帝已西迁长安)杀死王允,赶走吕布。后来,郭汜、李傕又争权夺利,互相火并起来,关中地区出现军阀混战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