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简称湘,北接湖北、东临江西、西和重庆、贵州相连,南抵广东、广西,下辖13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湖南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楚国,两汉时期属荆州刺史部管辖,今天要说的是湖南省一个县,人口近90万,一度被误认为是关羽汉寿亭侯的封地,这个县就是常德市汉寿县。
《汉书-地理志》记载:武陵郡,高帝置,莽曰建平。属荆州,县十三。
常德在战国时属于黔中郡,西汉时汉高祖取“止戈为武,高平为陵”之意,改黔中郡为武陵郡,郡治为义陵县(今溆浦县),汉寿为武陵十三县之一的索县范围,新莽时期改武陵郡为建平郡,东汉光武帝时重新改回武陵郡,建武26年(公元50年)郡治从义陵迁往临沅县;汉顺帝阳嘉三年(公元134年)索县更名为汉寿县,并且成为荆州刺史的州治所在地,汉寿也因此成为荆州的政治中心。
东汉末年荆州刺史部有南阳、南郡、江夏、武陵、零陵、长沙和桂阳七郡,汉灵帝时期的荆州刺史王睿将州治从武陵郡汉寿移至南郡江陵,刘表主政荆州时又把荆州州治移至南郡襄阳,当时荆州最重要和最繁华的两个郡是南阳和南郡,武陵属于荆南四郡之一,州治迁移之后武陵郡的地位日益下降。
汉末三国时期荆州动荡不安,赤壁之战后刘备攻取了荆南四郡,215年孙刘双方为了争夺荆州差点打了起来,经过谈判后南郡(南部)、武陵、零陵属于刘备所有,长沙、桂阳和江夏(南部)属于孙权所有,219年吕蒙白衣渡江袭取了荆州,从此包括武陵郡在内的荆州南部完全属于孙权。
200年关羽投降曹操后被封为偏将军,白马之战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之后被朝廷封为汉寿亭侯,不过汉寿亭侯的解读争议不少,比如有些观点从演义中关羽降汉不降曹认为汉寿亭侯是汉朝的寿亭侯,这种解释很难成立,正史中关羽投降就是投降,哪来的降汉不降曹?曹操会为了关羽特意为他的爵位寿亭侯前面加个大汉的汉?显然不可能,
还有观点认为荆州武陵郡有个汉寿县,所以关羽的汉寿亭侯其实就是汉寿县的亭侯,这种解释看似合理也站不住脚:第一,《三国志集解》明确提到了:“亭侯之号,不得袭用县名。”(这个确实是,貌似曹操麾下一大堆亭侯还真没有以县为名的);第二,汉寿远在荆州,关羽受封为汉寿亭侯之时官渡之战还没正式打响,曹操既然想要拉拢关羽,也要封一个实实在在的封地给他吧,怎么可能把关羽的食邑之地封那么远?
最合理的解释就是曹操控制下的某个州某个郡某个县下面有个亭名字为汉寿亭(东汉时期乡和亭是比县小一级的行政单位),汉末三国时期以X寿命名的亭并不少见,比如于禁的益寿亭侯,所以关羽的汉寿亭侯其实就是汉寿亭这个地方的一个亭侯,和荆州武陵郡汉寿县没关系,和汉朝的汉也没关系。
常德市在湖南省北部,汉寿县地处常德东南部,紧挨着常德市区,据2015年汉寿县乡镇区划调整方案公布,汉寿县区划调整后,辖3乡16镇4街道,总人口88万接近90万人,在湖南几十个县当中,人口规模已经属中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