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小米悄然上线了一个“小米直供”的内测页面。根据网页上的介绍,小米直供是小米尝试的新线下销售渠道,用来实现个人卖家和小米官方的直接订货。

一个一直致力于做线上渠道,即使做线下也坚持在小米之家这类的直营店销售的互联网手机品牌,忽然就宣布开放企业或个人卖家的线下销售渠道,和原先的销售理念几乎是完全的逆转。让人不禁要问:“小米究竟打的什么算盘?”

小米直供的未来(小米直供)(1)

小米黄牛,“黄”的究竟是谁

目前,有种种数据表示,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手机市场中,小米都不再是第一主角。在调研公司IDC公布的2016年全球手机销量排行榜上,被众多人调侃为“菊花厂”、“蓝绿厂”的华为、OPPO和VIVO位列前茅,而小米却被归入了“others”之中。但另外一方面,小米手机却还是只能靠抢,如果一个人对于手机市场一无所知的话,看到各种“小米手机X秒售罄”的新闻,恐怕还会觉得小米才是中国手机市场中的老大。而且不只是手机,在其他小米系产品中,多多少少都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在于小米本身的供应链存在一些问题。根据某些业内人士透露,小米依靠着自己的强势地位,把供应链上的人得罪了一大批。而随着小米热退去,其他竞争对手又开始崛起,在小米销量下滑时,供应链方面对于小米这个客户更不看中。我们姑且不论这一消息的真假,但小米商品天天脱销,可市场占有率却越来越难看却是不争的事实。

而也正是因为小米商品太难抢,在这之后还诞生了一种极具小米特色的职业—小米黄牛。利用各种抢拍软件,这些黄牛往往能够先人一步垄断小米的出货渠道,然后加价卖给散户或其他黄牛。在这种一层层的加价中,真正的用户想要体验小米的新产品,往往只能以比原价高出5%~50%的价格去购买。而等到市场需求逐渐饱和,小米某个产品卖不动了,黄牛才会逐渐消失,然后又继续等待小米的新产品。在这么一来二去之下,小米的饥饿营销策略肥了黄牛,却损害了自己的市场号召力。很多人不愿意等也不愿意加钱,就去转投其他品牌了。

小米直供的未来(小米直供)(2)

年轻人的第一次黄牛?小米直供悄然上线

为了解决黄牛这一问题,小米可谓是煞费苦心,雷军也在3月1日表示,小米要在三年内铺设1 000家线下渠道。除了增设线下渠道之外,接下来小米又推出了一个新的功能—小米直供。光听名字似乎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这个“直供”指的就是直供经销商可以向小米官方直接订货,由官网报价统一采购和发货,直供经销商可以在其中赚取差价。小米保证有充足货源和正品保障,但是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也不支持随手机一起购买意外险,并且只能在直供经销商所在地区购买。大家可能看明白了,简单来说,小米就是对黄牛们说:“以后你们也别在手机店门口、淘宝或京东上叫卖小米的产品了,直接来咱们自己的地盘上叫卖吧!你们转正了!”

虽然给自己打出了一个“希望帮助到更多志同道合的年轻人”的响亮名头,但是小米直供的这番做派其根本目的还是要将黄牛统一管理,纳入自己的麾下,让买家可以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与黄牛取得交易。对于小米来说,它就能通过小米直供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某个产品的市场需求到底是多少,以此来改变自己的某些策略。

小米直供的未来(小米直供)(3)

收集到了数据,然后呢?

小米直供的出现也许能让小米搜集到足够多的数据,但是它对于小米来说,真的利大于弊吗?也许未必。

首先,小米直供直接动了零售商的利益。很多手机零售商就曾经表示,如果要实现官方给个人卖家全面供货,那么对小米和自身零售商之间的合作也会产生很大的冲击。

其次,小米最大的问题并不是来自于黄牛,而是来自于产能不足与线上供货不足。如果小米的产能能够跟上,黄牛无利可图自然会消失。但现在,小米只想把黄牛放到自己眼皮底下,统一管理,却似乎依旧没有解决企业内部的核心问题—产能问题,那么黄牛还是会继续存在,买不到小米产品的用户还是买不到。而面对那几个老竞争对手,小米还是不能用数字去压人。

结果就是,小米直供让黄牛赚了钱,却顺便把零售商给得罪了。

小米作为一个开创了中国线上营销新局面的公司,它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无数同行的关注。但是,这并不代表小米的每一步都是正确的。如今小米的产能问题似乎已经日趋严重,这时候它还在企图玩“左手倒右手”的游戏,而不去思考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虽然在此之后,小米还有一系列的利好消息(比如推出了自己的手机芯片),但是这些利好消息,能真的让小米打好翻身仗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