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微草堂笔记》载:高官庄农家畜一牛,其子幼时,日与牛嬉戏,攀角捋尾皆不动。牛或嗅儿顶、舐儿掌,儿亦不惧。稍长,使之牧。儿出即出,儿归即归、儿行即行,儿止即止,儿睡则卧于侧,有年矣。

一日往牧,牛忽狂奔至家,头颈皆浴血,跳踉哮吼,以角触门。儿父出视,即掉头回旧路。知必有变,尽力追之。至野外,则儿已破颅死,又一人横卧道左,腹裂肠出,一枣棍弃于地。审视,乃三果庄盗牛贼。始知儿为盗杀,牛又触盗死也。是牛也,有人心焉!

又西商李盛庭买一马,极驯良,惟路逢白马,必立而注视,鞭策不肯前。或望见白马,必驰而追及,衔勒不能止。后与原主谈及,原主曰:“是本白马所生,时时觅其母也。”是马也,亦有人心焉。!

善待生命就是好好活着(是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长也)(1)

以上两则小故事,是牛是马皆有人心,观其护主思母,足见其有灵性、有思想。 笔者亦曾经历一事,至今思之,尚有森森之感。去年,朋友送一条黑鱼,3/4斤重,暂养于盆池中,每日换水,伸手入盆底,拔开水堵,放尽陈水,加入新水,数日相安无事。 一日,家中有客,欲以黑鱼加一道菜,放水抓鱼时,手刚抬起,黑鱼突然沉身池底,头高抬、嘴微张,细碎之锯齿般牙齿已露,一副将攻击状,样貌凶狠令人怖。 笔者从事淡水养殖三十余年,日与鱼类打交道,知其不能伤己,却依然心为之悸。手试往下伸,鱼即大张其口越出水面,笔者手迅速收回,鱼复落水中,如此者再。不得已,以物将鱼挡至池边,而后拔开水堵,失水之鱼不复其能,而心犹惕惕。 本欲放其生,然知其凶物,放生即杀生,心一横,终杀之。于餐桌食其肉,不复其味,事后耿耿者数日。 “君子远庖厨也!”终是圣人欺人之言,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相生相杀,自然之理也!虽然,人为万物之灵长,善待生命,亦是人类应有之义务。

善待生命就是好好活着(是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长也)(2)

《叔苴子》载:世人之乐,大都建立于他物的痛苦之上。钓者以鱼之忧为乐,射鸟者以鸟之忧为乐;捕猎者以兽之忧为乐,厨师以牛、羊、猪的痛苦为乐。营造建筑的人以劳工的痛苦为乐,征战杀掠的人以万民的痛苦为乐。是故一笑而千涕,一快而千痛,一寿而千夭。惟圣人以万物得所为乐。故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乐而已矣。圣人之乐,公乐也,万物所同愿也,故多取而无禁;众人之乐,私乐也,万物所同苦也,故乐极而悲来。 你我皆凡人,口腹之欲不可无,然亦需谨记,好生之德亦不可失。动物虽不能言,然其亦有灵性,有所思、有所想,善待生命,是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长也!

善待生命就是好好活着(是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长也)(3)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版权人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