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故事尽人皆知,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科书上就讲了。按理我完全没必要再来炒这盘冷饭了,但女娲的故事在各地版本有所不同,巴地“人首蛇身的女娲”的传说可能还是有人不知道罢,所以还是有讲一讲的必要,也是笔者巴文化探究系列的完整性的需要。

巴地传说,上古时期,伏羲和女娲本是上天的天神的子女,是一对兄妹,上天派他们来管理人间,但因当时世上再没有其他人,所以伏羲和女娲只好结成夫妻,以繁衍人类。女娲不但创造了人类,驯化了六畜,还教会了人们缔结婚姻结婚生子,一代一代的繁衍下去。

山海经记录的女娲是人首蛇身吗(巴地神话传说故事之一)(1)

伏羲死后,女娲成为人皇,水神共工不服而造反。女娲派火神祝融前去讨伐。共工战败,一怒之下,一头撞向不周山,将联系和支撑天地的支柱折断了。大地向东南方坍塌,天空向西北方倾斜,还将天撞出了一个大窟窿,滔滔天河水从这个窟窿中倾泻而下,大地顿时陷入一片汪洋,人民在水深火热中备受煎熬。

山海经记录的女娲是人首蛇身吗(巴地神话传说故事之一)(2)

女蜗见子民生活如此凄惨,内心十分悲痛,她斩下东海神龟的四只脚代替了天柱,把大地固定下来,又用大巴山上的葛藤把四处漂移的天空系住。

天地虽固定下来了,但天上的窟窿却一时堵不住,女娲想了很多办法都不无法弥补。最后,她向天神求助,天神告诉她,天是由阴阳五行孕育而成,属阳,必须用地上相对应的极阴之物经七七四十九天烧炼,达到阴阳调和,天空才能补上。女娲于是就地取材,开始炼制五色神石来补天。女娲一个人手忙脚乱忙不过来,这时躲在山洞逃过水难的巴蛇主动帮忙。经过七七四十九天之后,补天神石终于炼成了,女蜗和巴蛇一起托起五色石,奋力将天空上的窟窿大都堵住了。眼看着补天的大功就要告成,却发现五色石不够用,破碎的苍天还没完全补好。天上只要还有破洞,天就随时会继续崩裂,那样的话,过去的工作就白做了,而人类万物亦从此只能永远生活在这如同汪洋一般的大地之上。于是女娲决定牺牲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身体填补天上最后的大洞。天上的窟窿总算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人民又重新过上安乐的生活。

但是,这场特大的灾难还是留下了一些后遗症。从此天还是有些向西北倾斜,因此日月星辰都很自然地归向西方,又因为地向东南塌陷,所以一切江河都往东南汇流。而且,天空中还是有一块有一点点缝隙。这个缝隙在哪里呢?就在现在四川雅安的位置,所以就导致雅安这地方雨水特别多,一年三百陆拾伍天就有三百天在下雨,所以雅安又叫“雨城”就是这么来的。

后来,人民为了感念女蜗和协助她补天的巴蛇,就将女娲和巴蛇一起供奉朝拜,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女娲娘娘人首蛇身的模样了。

(本故事根据巴地民间传说故事整编而成,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