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七上古诗文必背字帖 名帖记12古诗四帖(1)

开栏语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嘉兴特展正在嘉兴文化艺术中心展出。千余绘画,踏破时空而来,打开一个穿越千年的艺术通道,中国历代绘画盛宴开启。

读嘉人文频道推出

“大系追光图鉴·名画记”

或为传世名画,或为天籁旧藏,每日一幅画作,带你走进名画的场域。

“大系追光图鉴·名帖记”带你走进“物华天宝”的天籁阁,观彪炳史册的传世法帖,听一件件名帖讲述的千年回响

请横屏手机,观看名帖

七上古诗文必背字帖 名帖记12古诗四帖(2)

项氏旧藏·唐张旭《古诗四帖》

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古诗四帖》

名列“吴中四士”,位登“酒中八仙”他就是集草书之大成的“草圣”张旭。

张旭(约675-750),字伯高,吴郡吴县(今苏州)人。唐中期书法家,开元年间官至常熟尉,后又为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

张旭工书法,有“草圣”之称。唐朝有不少关于张旭的记载,最广为人知的是他酒后灵感来时,甚至激动到用头发书写。当时还有另一位较年轻的、同样擅草书的书法家怀素,也喜于醉后书写,两人合称“颠张醉素”

张旭母亲陆氏,出生江南世家大族,是初唐著名书法家陆柬之的侄女,大书法家虞世南的外孙女。陆氏家族,善书者很多,张旭堂舅陆彦远,表兄弟陆景融,都有书名,笔法精良,盛名一时。

《古诗四帖》墨迹,草书,无款,曾误传为晋谢灵运书,至明代董其昌始定为唐张旭书。

此帖流传有绪,曾经宋宣和内府,明代华夏、项元汴,清代宋荦、清内府等收藏。项元汴收藏时,曾钤“天籁阁”等多方常用鉴藏印。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古诗四帖》为五色笺,四十行,每行三至七字不等,共180字。书法雄强奇伟,笔势纵横,落笔力顶千钧,倾势而下,笔画丰富,绝无纤滑浮弱之态。行笔婉转自如,跌宕起伏,动静交错,有急有缓,韵律流畅。结字奔放豪逸,笔画连绵不断,是张旭草书颠峰之作。明丰道生称“行笔如从空掷下,俊逸流畅,焕乎天光,若非人力所为”。

张旭诗歌以清新俊逸著称,质朴无华,清逸遒劲,巍巍盛唐风骨,与会稽贺知章、润州包融、扬州张若虚以诗文并称,时称“吴中四士”。“吴中四士”不仅诗文名扬天下,且多以善书名世。贺知章章草驰名开元、天宝年间,有书法传世。

包融与书法理论家张怀瓘交好,在书法理论的研讨上多有文字往复。张旭、贺知章常纵饮长歌,好交游,曾与汝阳王李琎、左相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焦遂等结为“酒中八仙”。“八仙”中多有书名著称者,李白有传世草书名品《上阳台帖》。

张旭草书一直广受好评,蔡希综《法书论》称他“卓然孤立,声被寰中”“雄逸气象,是为天纵”。

杜甫诗赞:“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

陶综仪跋《古诗四帖》,“至其笔法纵横,跌荡飞舞,即长史自云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真可谓入神出圣,不可方物,非学者所能称述也”。

清初嘉兴著名士人曹溶曾题跋,“瑯琊以还,家擅临池,工拙互换,长史出而集其大成。”

宋人陈善说:“顾恺之善画,而人以为痴;张长史工书,而人以为颠。予谓此二人之所以精于书画者,《庄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荀子说“莫神一好”,正可用来评价《古诗四帖》这幅草书颠峰之作。

参考资料

朱关田《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

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

黄惇 庄希祖 刘诗《中国历代书法名作赏析》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