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读世界名著(名著速读国外篇----第139章俊友)(1)

第1页 作者介绍

居伊·德·莫泊桑(1850年8月5日—1893年7月6日),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俄国契诃夫和美国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其中莫泊桑被誉为现代文学中的“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他一生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三百五十九篇中短篇小说及三部游记,是法国文学史上短篇小说创作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代表作品有《项链》《漂亮朋友》《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等。

莫泊桑1850年出生于法国上诺曼府滨海塞纳省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曾参加普法战争,此经历成为他日后创作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1854年全家定居于塞纳河滨海省格兰维尔一伊莫维尔庄园中。这个庄园为莫泊桑后来写的小说《一生》提供了背景。1859年全家离开诺曼底前往巴黎谋生。10月莫泊桑进入拿破仑公学读书。

1860年夏季,母亲携二子回到诺曼底埃特尔塔的维尔基别墅居住。年底,莫泊桑离开拿破仑公学;父母因感情不和而协议分居。1861—1862年埃特尔塔教区的欧布尔教士为莫泊桑两兄弟担任家教。

1863年,进入伊夫托修道院办的学校六年级读书,开始创作第一部诗集。1866年暑假中搭救了溺水的英国诗人、文学批评家斯文伯恩,受到对方的热情款待。

1868年,由于写了一首有蔑视教会的诗被教会学校开除。在母亲辅导下读完高中二年课程,10月进入鲁昂中学。在创作上开始受到诗人路易·布耶和小说家福楼拜的栽培。1869年7月27日通过中学毕业会考并获得克安大学文学学士。10月赴巴黎攻读法律专业,受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影响颇深。

1870年7月普法战争爆发,应征入伍。在战争中的经历成了他日后写作的重要素材。1871年9月退伍复员。1872年3月进入海军部工作。10月被任命为殖民地管理处的临时雇员,但没有薪水。工作之余继续学习法律。1873年2月正式领薪水,开始了公务员生涯。在福楼拜的指导下开始学习小说创作。

直到1891年,他已不能再进行写作。在遭受疾病残酷的折磨之后,莫泊桑于1893年7月6日逝世,年仅43岁。莫泊桑终生未娶,有三个私生子,只供养不承认。

免费读世界名著(名著速读国外篇----第139章俊友)(2)

第2页 内容概要

《俊友》主要讲述了:杜洛阿原是一个乡镇贫穷酒店老板的儿子,为了想成为上层人物,他努力读书,服过兵役,还在阿拉伯度过两年烧杀淫掠、无恶不作的放荡生活。这种生活将他造就成了一个淫棍、一个骗子、一个卑鄙龌龊的无耻之徒、一个冒险家。之后来到巴黎,做了一个小科员。

小说开始时,杜洛阿穿着低劣,一派寒酸,口袋里装着只够两餐晚饭的钱,但他却利用自己漂亮的长相在巴黎街头横冲直撞,猎取美色,并寻觅发财致富的机遇。

在巴黎街头,他碰到了当年的老朋友管森林,这位朋友介绍杜洛阿进入了法兰西生活日报社。于是这个流氓与骗子就在报纸这个“辽阔的共和国”里,纵横驰骋,利用各种卑劣手段,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地、几乎是毫不停顿地通过报社的各个部门,扶摇直上,飞黄腾达。

小说结束时,杜洛阿已成了《法兰西生活日报》的总编辑,同时他感到有许多有名之士在推动他、抬举他,国会议员和部长职位也在向他招手。

杜洛阿当新闻记者的第一篇文章出自管森林妻子之手,文章给他带来了作为记者的最初声誉。在管森林夫妻的帮助下,他成了名记者。但他野心勃勃,发财心切,还是忧虑自己的好运来得迟缓,尤其苦恼的是自己地位的平凡。究竟由哪一条路线可以爬到名利双收的高级地位?当他了解到只要设法进入上流社会就可以发迹,他就决定打开对他一直关着的巴黎上流社会的大门,结识那些有助于自己前程的妇女。于是他去拜访马莱勒太太、一个巴黎上流社会的有夫之妇。他利用自己的长相和吸引力很快就将她征服。此后,杜洛阿就涉足上流社会了。

为了在报社取得更多的好处,得到更高的地位,他去拜访日报总经理的夫人洼勒兑尔太太,他玩弄手腕,施展骗术取得了夫人的青睐,拜访的结果,他升了“本市要闻”的编辑主任,收到了赴晚宴的请帖。在晚宴上他真的变成了一个很有气派的真正的上流社会的人了。

朋友管森林的妻子玛德莱茵聪明伶俐,交游甚广,又有手腕,“对于一个想向高处爬的男人那是一个宝库”。因此,在朋友活着的时候,杜洛阿就觊觎朋友的妻子,在老朋友刚刚咽气时就想着征服她,他这样“匆忙并非因为对她存有一丝一毫的爱情,完全是出于一种利己的动机”,“同着她在一块儿,他会变成很强干的,和令人害怕的,他真会发展得快而远”。

他之所以要结婚,也是因为要在社会上取得地位。与玛德莱茵结婚之后,他的日常工作由妻子代作,没有她,杜洛阿是算不了什么东西的。依仗妻子的交际和文笔,他升了“政治消息”的主编。并在一些政治团体中出了名,扩大了社会影响。当妻子继承了沃德雷克100万法郎的遗产时,他又施展阴谋,装着保护妻子贞节的名义,抢劫了妻子一半财产。他靠妻子提高了社会地位,靠妻子发了财,但对妻子像对其他女性一样,从未真心相待,只不过是“利用”而已。

在征服摩洛哥的战争中,洼勒兑尔赚了5000多万金法郎,在不多几天之间“成了世界主人们中间的一个,全能的资本家中间的一个,力量比国王还要强些……”用巨款买了一座豪华的住宅。杜洛阿漫步其中,非常惊异它的气派,感到这是应该来过活的地方。

他思虑着:既然别人暴发了,为什么我将来不会暴发?他盘算种种暴发的方法。他找到了:只须和老板的女儿西茶茵作夫妇就可以,她会给他带来他梦想的一切。相比之下,他感到妻子现在对他成了一个束缚,不会给他带来多少远大前程。于是在取得西茶茵的允诺之后,就设计圈套,揭发了妻子的奸情,和她离了婚。玛德莱茵被他用完了,就一脚踢开,另寻更大的发财与升迁的工具了。

他知道公开求婚不会被允,于是就设计拐骗了西茶茵,迫使洼勒兑尔承认了这桩婚姻。他成功了,由于这桩婚姻,他得到了报社总编辑的位置,由于作了西茶茵的丈夫,通往内阁的道路也为他打开了。

杜洛阿的政治生涯同他的私生活一样卑鄙龌龊,充满了欺骗。他进报社工作并非想将自己造就成一个出色的新闻记者,而是“像小偷利用梯子一样利用报纸”,目标“是向充满战斗的政治、议会,不同的生活和道路走去”。杜洛阿的信条是“世界是归强有力者管辖的,应当做强有力者,应当超于一切之上”。

杜洛阿要做强有力者,要进议会做部长,要发财要升迁,不是凭聪明才智,更不是靠努力奋斗,而是靠无耻欺骗。他利用骗术骗取女人的爱情,骗取人家的信任与金钱。

洼勒兑尔老板提拔杜洛阿任日报“本市要闻”的编辑主任,就因为经过探测、试验和考察,看出了杜洛阿是个狡猾勇敢和善于临机应变的人,他有“天生的狡猾去每天预测老板的秘密念头”,为洼勒兑尔邦的利益,为自己被收买,能够巧妙地机警地利用种种“言外之意”去散布谣言,否定事实。当洼勒兑尔发觉杜洛阿把女儿拐走,自已被玩弄了的时候,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决定将女儿嫁给他,因为他在杜洛阿的拐骗行为里,竟看出了杜洛阿“居然是精明能干的”,“是个有前途的人,他将来是要做国会议员和部长的”。

拉洛史原是议员,他垂涎部长的职位,于是就利用摩洛哥问题,通过杜洛阿在《法兰西生活日报》发动了一场巧妙而激烈的笔战,进攻负有政治责任的内阁,制造政治风潮,造成了一阵大的骚动,给政府当局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使之陷入困境。

当屠朗内阁被打倒,麻乐奉命组阁时,拉洛史作了外交部长。于是他就成了“洼勒兑尔邦这个金融集团在政府里的代理人了”。新内阁刚刚组成,洼勒兑尔就在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重要文章,被称之为“简单宣言”,其中暗示了部长们应走的路线,从这里可以看出金融家具有左右政府的力量。

拉洛史进入内阁,表明金融集团与政府的人事结合越来越密切。通过他们所担任的要职,给政府的内外方针政策施加巨大影响,或成为它的决策者,摩洛哥问题就是明显的一例。

拉洛史从做外交部长那一天起,就决定占领摩洛哥,于是通过黑市经纪人瞒过另一系财阀,一步一步买进摩洛哥借款债票的全数。为了怕别人识破他们的计划,拉洛史授意杜洛阿在《法兰西生活日报》发表文章制造骗局:“请您对于派遣军队只说那是应当实现的,一面却听凭读者好好地悟到那在将来并不会实现,请您使读者从字里行间看清楚我们决不会加入这种冒险行动。”以此影响社会舆论,掩饰他们暗地里的投机活动。

当占领摩洛哥以后,政府保证摩洛哥被占领前所发的借款债务,结果洼勒兑尔赚了5000万金法郎,拉洛史与另一阁员赚了2000万金法郎。

《法兰西生活日报》并非一个偶然的事例。1887年2月1日劳·拉法格写信给恩格斯,告诉他《人民呼声报》出版者卡洛琳·塞维林同编辑们的冲突,以及他在报纸上袒护坏人的卑劣行径。恩格斯在回信时说道:“星期一晚上我看完了《漂亮的朋友》,我反复思考书中所描绘的巴黎新闻界,当时我认为这种景象一定是夸大了的,就在星斯二的早晨,你和保尔的来信使我看到了《漂亮的朋友》生活中完全现实的一幕。现在我应当向吉·德·莫泊桑脱帽致敬。”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莫泊桑在《俊友》中真实地再现了巴黎新闻界的现实,他所揭露的《法兰西生活日报》的肮脏内幕,对资产阶级报纸来讲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是一种高度的艺术概括。

免费读世界名著(名著速读国外篇----第139章俊友)(3)

第3页 写作背景

《俊友》又译《漂亮的朋友》,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作品,写于1885年。在莫泊桑的全部创作中,它是描写最广阔、暴露最深刻、批判最有力的一部。《俊友》的创作,证明了莫泊桑艺术视野的广阔与深邃,以及作为艺术家的勇气与魄力。

《俊友》描写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青年恶棍、资产阶级骗子、冒险家杜洛阿利用种种无耻手段发迹的经过。通过他的发迹,作家不仅刻画了杜洛阿本人灵魂的卑鄙龌龊,更为主要的是深刻地反映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政治生活的黑暗与丑恶,以及资产阶级的堕落、报界的污秽。

19世纪末期,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殖民主义扩张、资本输出已成了共和国政治经济的中心问题,靠放债和有价证券的利息生活的食利者阶层迅速扩大,被列宁称之为“高利贷的帝国主义”。随着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产阶级完全丧失了自己在历史上的进步性,堕落成为完全反动的阶级了。

莫泊桑在谈到艺术创作时曾说过:“作家要利用那最恰当的结构上的巧妙,把主要的事件突出地表现出来,而对其他的事件则根据各自的重要性把它们作为深浅程度适当的浮雕,以便产生作者所要表现出来的特别真实所具有的深刻感觉。”莫泊桑的优秀作品就常常是以精心的结构、巧妙的布局,为其增添了艺术力量并赢得广大读者赞赏的。

《俊友》也显示了作者同样的艺术才能。莫泊桑以艺术家的魄力使作品主人公和环绕在主人公周围的众多人物与事件浑然一体,从而构成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巴黎社会生活一幅生动图景。

在巴黎,有多少无辜的人被残害,有多少纯洁的人被侮辱,有多少天才被扼杀!何以像杜洛阿这样一个出身低贱,不学无术,有着肮脏灵魂的流氓恶棍却爬上了显赫的地位,获得了财富与荣誉,“变成了世界主人翁之一”?作家提出了这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以极其严峻的态度思索和研究着这个问题,并且在自己的作品中,通过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和所描绘的生活画面,正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免费读世界名著(名著速读国外篇----第139章俊友)(4)

第4页 读者评论

1、这部作品的写作方法比莫泊桑的其他长短篇小说更接近自然主义,作者着重描绘人物的具体行动和表现,描绘生活的准确形象。构成杜洛瓦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心理品质和形象轮廓的,不是来自于对他的行为动机的挖掘,他的思想境界静态地阐述,他的下意识情感的流露,而是来自于他的实际生活,来自于他的行为,态度,和同别人的关系等方面的表现。作者的注意力主要地不是放在这个杜洛瓦心里在想什么,打算做什么,而是他做了什么,怎样做。事实上,我们正是通过他的糜烂私生活的肮脏场面,通过他向老婆敲诈勒索时所使用的狠毒的言词和手段,通过他如何利用报纸巴结权贵等等恶劣的举动,来理解与评价这个人物的,他的厚颜无耻,追名逐利和腐朽糜烂,正是第三共和国时代道德沦丧、社会风气堕落的生动写照。

免费读世界名著(名著速读国外篇----第139章俊友)(5)

第5页 名言佳句

1、爱情是生活中唯一美好的东西,但却往往因为我们对他提出过分的要求而被破坏了。

2、于是他和她开始谈话了。他的议论明白通俗,声音颇为动人,眼光很能显出风致,尤其那两撇髭须具有一种不可抵抗的诱惑力。它皱皱地竖在他的嘴唇上,卷起的,漂亮的,颜色是金黄里略带火红,在竖起的尖子上比较显得淡。

(未完待续)

免费读世界名著(名著速读国外篇----第139章俊友)(6)

(文中图片、资料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谢提供者)原创不易,敬请关注,欢迎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