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色域专业照片RGB > adobe RGB (1998) > srgb

  2.单反相机设置建议在sRGB拍摄jpg格式。如果以原始格式拍摄,该设置不会影响原始格式图像,因为原始使用线性颜色空间。

  3.软件设置。这就需要软件支持色彩管理,PS和AE支持,大多数3D软件不支持色彩管理。软件主要有以下色彩管理设置,以PS为例。

  3.1软件的色彩空间设置。PS叫工作空间,位置是“编辑-颜色设置”,分为RGB、CMYK、灰色、专色。根据目前大部分电脑显示器来看,RGB的ICC配置文件可以设置为sRGB IEC61966-2.1(简称sRGB),CMYK对我来说基本没什么用,理解不做建议。显示器的伽玛值设置为灰度,一般普通显示器为2.2,专业图形显示器为1.8。印刷标准以点开始。不知道专色,不做建议。

  3.2图片的色彩空间设置。图片的色彩空间由图片的ICC配置文件决定。如果图片没有ICC配置文件,默认使用PS的工作空间配置的ICC配置文件。这时候就需要注意PS中“色彩管理方案”中“保留嵌入式配置文件”的必要性。还需要注意的是,图片有ICC简介。当在PS中打开时,图像不会显示在PS软件的颜色空间中,但仍会显示在图片的ICC配置文件中。

  3.3在输出图片中嵌入ICC配置文件。如果图片需要跨平台、跨系统、跨设备显示,则嵌入式ICC profile在不同平台、不同系统、不同设备上的显示效果与当前效果一致。当然,查看图像的软件必须能够识别ICC配置文件。在PS中,您可以通过“编辑-分配配置文件”将配置文件分配给没有配置文件的图像。如果跨平台查看图像的软件无法识别ICC profile,为了使跨平台效果与当前效果一致,需要将当前颜色空间转换为目标设备的颜色空间,通过转换ICC profile完成颜色空间转换。PS中的转换色彩空间是“编辑-转换为配置文件”。

  3.4在PS中调色时,需要关闭打样颜色。该位置为不可见颜色。未选中关闭状态。否则,导出的图片很可能与当前在PS中看到的图片有色差。

  4.优缺点。

  Prophoto RGB的优点:色域较宽,显示色彩更丰富,后期配色时色彩损失相对减少,人眼基本察觉不到分色。缺点:在生活中不通用,这种色域的设备也很贵,一般大众根本买不起。更不切实际的是人眼无法区分ProphotoRGB图像和sRGB图像的区别,虽然有一些区别,但是Prophoto RGB的一些颜色超出了人眼可以识别的范围。另外,ProphotoRGB需要更高的位深度来表达,否则颜色也会丢失,但图像质量会下降,位深度越大意味着文件越大。Adobe RGB(1998)的优点:色域较宽,显示色彩相对丰富,后期调色时色彩损失相对减少,调色推荐16位位深。Adobe RGB(1998)理论上应该是从照片的RAW格式转换过来的,而不是相机的jpg格式,因为jpg格式的位深度是8位,而不是16位。你可能会发现Adobe RGB(1998)的jpg照片比sRGB的jpg照片更饱和一点。不好意思,不是颜色扩展,而是因为没有足够的位深度来解释多余的颜色,然后这些像素被相似的颜色代替。当然,平时设计的时候用sRGB8位就够了。除非你觉得有可能上色,否则你只需要增加位深,然后在导出设计图的时候把位深减少到8位。缺点:还没有。

  sRGB8的8位优势:刚好符合人眼能识别的大部分颜色,在图像文件大小上有明显优势,也是最常见显示器的色域范围。缺点:后期图像调色容易掉色,造成色调分离。早期惠普和微软在制定这个标准的时候并没有做科学研究,而是基于目前大多数人使用的显示器。后来国际色彩组织规范了这个标准。sRGB的默认位深度是8位。例如,没有颜色配置文件的图像将以sRGB 8位显示。

相机srgb和adobe rgb用哪个(ProphotoRGBAdobeRGBsRGB区别是什么)(1)

  实用总结:后期软件调色图片时可以选择Prophoto RGB和Adobe RGB(1998)。建议在导出图像供跨平台查看时嵌入配置文件。如果不建议以导出到网站的格式嵌入配置文件,可以直接转换为sRGB。目前大部分浏览器不支持色彩管理。所以看到浏览器里的图片和PS里的图片有区别是很正常的,没必要纠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