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福建盛达机器股份公司董事长苏永定在其女返亲喜庆之际,向晋江市慈善总会捐赠善款人民币100万元。3天后,力绿集团吴文礼在孙女16岁生日吉庆之际,向晋江市慈善总会捐赠善款人民币200万元,同时向泉州市图书馆捐赠5万元。一周内两场大手笔的捐赠活动,让社会各界为安平商人豪爽大气、致富不忘回报社会的善举点赞之时,也感受到了安海浓厚的慈善氛围。

慈善是贯穿安海古镇人文的一条靓丽线条。对安海人民来说,慈善是传统也是共识,慈善见证了安海向前向上向好发展的社会演变历程。长久以来,安海镇高度重视弘扬古镇敬老爱老、尊师重教、扶贫济困等优良传统,将其作为深化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使其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

不仅如此,安海镇还重视基础配套提升,让城镇有颜值更有内涵;重视阵地建设,深化主题教育,提升精神风貌;重视志愿服务队伍建设,让城镇更有温度;重视夯实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以文明乡风促振兴......如今,精神文明建设的滋养正深刻地影响着这座城镇;文明,正让安海变得更美好,让群众更具幸福感。

如今,安海已连续四届荣膺“全国文明镇”。安海镇党委书记张健龙表示,一直以来,安海镇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牢方向、主动担当,主动适应新常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眼于塑造引导、实践养成、巩固提升,为推动安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氛围和社会合力。

安海为什么没有海(越来越好的安海)(1)

慈善安海:凝聚共识推动发展

在刚刚过去的重阳佳节,安海镇各村(社区)积极开展敬老爱老系列主题活动,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尚,营造敬老爱老良好社会氛围。

在东鲤社区、西门村、前蔡村、西垵村等,重阳节的祝寿活动每年都会举办,老人们欢聚一堂,欢度佳节。村居、老人会等为村居里的老寿星送去了慰问金及慰问品。

在桥头村,爱心乡贤宝闽集团许寿妙连续10年,在重阳节慰问村中700多位老人,为每位老人发放800元红包。同时,村两委会和桥头中心小学师生共同组织文艺表演,为老人送去节日的祝福。

在西畲村、梧埭村、梧山村、山兜村、仁寿村等村,热心的企业家、乡贤慷慨捐款,为老人发放敬老金或礼品,宴请老人。

在水后村后埭头自然村,村民姚庆梯简办曾孙姚宁浚周岁生日宴,节省开支,捐资5万元,为全村每位老人分发敬老金200元。

......

重阳节期间,形式多样的敬老及老年人文体娱乐活动,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营造出了老有所乐的良好氛围。据了解,一直以来,老年人群体都是安海凝聚合力推动发展所倚重的重要力量之一,安海镇重视开展老年工作,不断完善为老服务的基础设施配套,在社会上形成了敬老爱老的良好氛围。

在安海,慈善敬老并不局限于节日里,而是贯穿于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在那些敬老活动中,不仅有传统的关怀慰问服务,更有移风易俗倡导的新风之举。

在安海梧山村,热心乡贤苏建华捐资创办的爱心食堂,已连续8年为村中老人提供免费午餐;去年年底,安海乡贤赖新达借其子婚礼之机,力行简办新风,取消“任公饭”节约婚庆资金30万元捐赠给安海敬老院;去年年底,安海乡贤蔡润泽简办母亲“三载除服”礼俗,将节省下来的钱捐赠给后库老人会和社坛老人会用于关怀老人,同时捐款30万元支持安海敬老院建设......其实这样爱老敬老的善举,在安海可谓数不胜数。

除了慈善敬老外,安海慈善助力教育发展的例子也是为人称道的。2017年,安海教育发展基金会成立,共募捐善款超2.3273亿元,为全省范围内成立之时募捐最多的镇级教育基金会。其后,该笔善款有效地助力了安海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奖教奖学活动的开展。

在每年金秋助学季,安海不少村级慈善基金会都会积极开展助学活动,热心企业家、乡贤共同捐赠善款助力学子圆梦,奖励优秀学子,帮助贫困学子。

在10月25日的桥头村第三届敬老活动上,宝闽集团捐款20万元,对桥头村2020年高校新生进行奖学表彰;今年9月,宝龙集团捐资成立的安海经竹公益慈善基金会捐资10万元用于学校奖教活动,并奖励溪边自然村高校新生;从2005年至今,安海商会通过“一帮一”结对助学活动,不让任何一位困难大学生因贫困而辍学......

除此之外,慈善扶贫,安海也不落人后。每年年初的安海新春团拜会都会上演暖心一幕,安海企业家现场认捐晋江“春风计划”,为“四帮四扶”困难家庭爱心众筹,一对一帮扶2万元。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所有人,安海人民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各方力量积极为疫情募捐善款,筹集防控物资,演绎了一段段暖心抗疫佳话。

如今,这传承了近千年的慈善之风依然在古镇延续着,并影响着越来越多安海人热心慈善公益,共同集聚全社会的心气、合力,不断推进“爱安海”的氛围和共识,助力安海的发展,也让社会更和谐文明。

安海为什么没有海(越来越好的安海)(2)

安海上悦城路口交通优化提升完工,交通秩序井然。

印象安海:颜值与内涵“双修”

环境整洁,秩序井然......近年来,随着安海创建全国文明村镇不断深入开展,安海城乡环境发生了蝶变,市民生活更幸福。

深秋时节漫步于安海主镇区街道上,路面宽敞平整,行人、车辆行驶井然有序,映入眼帘的文明新景让人身心愉悦。“自从安海几个重要路口交通基础设施优化提升以后,交通秩序好了很多,大家出行更安全了,还美化了安海镇区的形象。”安海镇鸿塔社区居民许女士感叹,“现在上悦城路口明显不堵了,出门的心情也更舒畅了。”

据了解,为进一步优化镇区交通环境,提升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年初,安海镇选取了镇区车流量较大的优越广场、上悦城和浦边3个区域的十字路口进行交通优化提升,并纳入安海镇2020年为民办实事项目。该项目改造内容主要涉及十字路口的信号灯、路灯和电子警察设备安装,渠化岛建设,交通标线设置,并结合道路实际情况,对一些路口进行路面拓宽,增设右转专用车道等。目前,3个区域的交通优化提升项目已全部完工。除此之外,安海镇还在金三角路口增设“行人过街语音提示系统”,对行人闯红灯行为进行提醒。城镇交通基础设施的提升也推动了群众自觉遵守相关交通规则,促进城镇文明发展。

蝶变的不只是交通,还有关乎百姓“菜篮子”工程的农贸市场。日前,记者来到安海东菜市场,市场内摊位整齐,商品丰富,同时还可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经营等内容的标语,引导市民文明讲话、文明做事,倡导规范经营、文明经营新风尚。

市民黄女士表示,如今前往东菜市场买菜,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路不堵了,过去随意停车,占道经营的乱象得到了有效改善,行人因道路拥堵而产生的口角也没了。同时,随着市场管理越来越规范,逐步完善的矛盾和诉求解决机制使得市场的营商环境和卫生环境齐头并进。“这真的是看得见的变化。”

再看各生活小区,绿植环绕,设施完备,景美人和,随处可见创建文明城市公益广告,居民和睦,邻里友好。

“现在环境更漂亮,邻里更亲近,小区还时不时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这里成了大家希望共同建设的美好家园,大家也都会在日常生活中更自觉地去维护环境,或为小区建设出力。”鸿塔小区居民林女士说,疫情防控期间,小区不少居民主动走出家门充当志愿者,为居民安全保驾护航,同时,党员楼长制度的落实,也让小区群众的诉求可以更好地直达各方,协调解决问题。

据了解,近年来,安海不断对标全国文明村镇测评体系,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改善城乡环境,提升基础公共设施水平,深入开展小区治理提升工作,引导群众凝心聚力共绘美好生活。

安海为什么没有海(越来越好的安海)(3)

安海桥头中心小学红色小导游带领同学参观许集美革命事迹陈列室。

信仰安海:主题教育深入人心

“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许集美故居,这座古厝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承载着许集美老先生光辉革命的一生。”近日,在晋江安海镇桥头村,来自桥头中心小学的红色小导游周哲浩,正带着学校小记者参观“许集美革命事迹陈列室”,向同学们讲述许集美等一大批革命前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事迹,共同铭记历史,缅怀革命先辈。

据了解,许集美革命事迹陈列室地处革命老区村桥头村,是晋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晋江市首批党员教育现场教学点、安海镇红色文化旅游点,被列为晋江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活动学习参观点,是党员干部、群众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以许集美革命事迹陈列室为契机,桥头中心小学红色小导游兴趣组的小导游们,通过收集资料,了解红色历史,利用课余时间来到陈列馆,义务为游客讲解景区特点、红色故事,成了桥头村红色景点里的一道亮丽风景。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离不开革命先辈的付出,可以成为一名红色小导游,我感觉很自豪。”周哲浩笑着说,自己是新晋江人,此次通过担任小导游,了解到了许多红色文化和红色故事,收获了无穷的力量,感到很开心。

“我们希望通过开展该活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根植红色精神。”安海镇桥头中心小学校长陈宏瑜介绍,学校长期以来都十分重视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积极开展各类传承红色文化、践行革命精神的活动。自“许集美革命事迹陈列室”启动建设及投用以来,桥头中心小学教师团队积极参与布馆设计、展陈提升工作,并与桥头村签订共建协议书,学校8位老师、20多位学生加入“许集美革命事迹陈列室”志愿服务队。同时,学校还组织系统整理了红色教育资料——《古厝里的红色记忆校园中的红色传承》,制定《红色教育特色方案》,以红色文化涵养学校精神。

桥头中心小学的做法并非特例。据了解,自2012年起,安海镇成功中心小学每年依托郑成功史迹(星塔)举行“我是星塔小导游”“星塔故事何其多,听我给您说一说”选拔活动;举行“星塔畔未来梦”小学生讲故事比赛;举行“开笔启智慧弘扬礼文化”新生开笔礼活动;组织开展关于民族英雄郑成功的系列故事、讲座等;开设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校本课程,用主题教育提升学生理想信念。

安海养正中心小学在每年开学时,都会组织新生前往石井书院参观学习,举行祭拜活动,积极推动朱子家风家训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与现代教育体系深度融合。

主题教育离不开阵地的建设,一直以来,安海镇都十分重视加强阵地建设,强化宣传氛围,提升精神风貌。

日前,安海石井书院展陈提升工作基本完工,该展陈结合了朱子文化、家风文化、安海人文等多项内容,将其打造成为安海人文展示平台。同时,安海镇通过整合利用镇区主干道、文化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小学校及42个村(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等地广泛布设核心价值观宣传版面,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宣传活动。

2019年安平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获评泉州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0年1月,许集美革命事迹陈列室获评晋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借由爱国教育基地的建设,安海举办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安平桥景区自2018年以来,开展常态化文化活动200多场。通过举办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安海为什么没有海(越来越好的安海)(4)

爱安海志愿者在安平桥景区为市民提供便民服务。

志愿安海:全民共建传递温暖

昨日下午,位于安平桥景区的青年服务驿站内忙碌而温馨,一边是身着黄马甲的爱安海志愿者在忙着为过往行人接水、提供便民服务,一边是几名居民正在询问如何参加志愿者。“经常有人来这里报名参加志愿者,感觉很温暖。”爱安海志愿者协会负责人蔡小兰说。

“志愿服务在安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不论是安海每年举办的‘三大节庆’活动,还是中高考、聚集性活动等,都能看见志愿者忙碌的身影。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安海社会的文明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安海镇文明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来,在创城工作中,安海以志愿服务为抓手,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广泛发动各方力量加入志愿者组织。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志愿者活动内容,让越来越多的居民切身感受到志愿服务带来的便利,进而激发广大居民参与志愿活动的热情,形成全民共建的氛围,推动社会文明不断进步。

据了解,安海现有安海镇机关党员志愿服务队、安海平安志愿者(具体分为七大类:各村/社区平安志愿者分队、“夕阳红”平安志愿者分队、“心连心”分队、治安巡逻分队、学生家长交通安全劝导分队、见义勇为分队、环卫工人分队)、安海巾帼志愿者(下设42支村/社区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安海42支村(社区)党员先锋队、“爱安海”志愿者服务队、“安海篮协”志愿者服务队、“心连心”志愿者服务队、“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邮政爱心驿站”等多支志愿服务队伍。各志愿服务队志愿者涵盖各行各业,积极开展各类独具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2018年以来,安海镇各支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超700场,服务内容涵盖义务宣讲、公益服务、文化宣传等多种志愿服务。彰显文明新风。

日前,安海西安慈静敬老院的老人们,又迎来了“老朋友”——心连心志愿者。之所以说是“老朋友”,是因为这几年来,心连心志愿者每月都会前往敬老院,给老人们洗头理发、剪指甲、打扫卫生,陪老人说话聊天,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

心连心志愿者柯婉凤介绍,每次志愿者服务队开展活动都是采取微信群报名接力的方式。如今越来越多人加入他们的志愿群,不少家长还会带着孩子来参与,让孩子在志愿服务中获得成长。

“作为一名安海人,我愿意为安海出份力,希望安海越来越好。”爱安海志愿者张阿姨几句简单的话语,道出了安海广大志愿者的心声。

安海为什么没有海(越来越好的安海)(5)

新店村村员自发加入微景观绿化维护工作。

和谐安海:文明乡风促乡村振兴

和谐安海:文明乡风促乡村振兴

走进安海镇新店村,记者发现其村庄干净整洁有序,见不到过去房前屋后的乱堆乱放,村中10多处微景观特色鲜明,文化墙色彩斑斓,扮靓了村庄,增添了韵味。将“村规民约”“乡村治理”“移风易俗”等主题文明元素融入于微景观,既有视觉冲击力,又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村民的言行。和三两群众沟通,虽他们的文化程度并非很高,但其响亮的笑声和言语间充满了“满足”“淳朴”“文明”的正能量。

据了解,近年来,新店村立足村情村史现状,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以文明乡风带动民风家风的向上向好,以文明乡风反哺村经济文化事业发展,双向循环、相互促进。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中,新店村牵住“牛鼻子”,找准问题症结,对症下药。此前,新店村全面搜集梳理村里存在的一些诸如铺张浪费、攀比消费等陈规陋习和不文明现象,制定详细的问题台账,以问题为导向,出台了村规民约,所有条款全部经由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逐项表决协商,权利下移,还权于民,集体决策,由下而上修订《村规民约》成为村民办事议事规矩。重视挖掘整理流传已久的“家风、家规、家训”,借由村居微信公众号“腾飞新店”和新店家庙的文化墙上绘制关于移风易俗的宣传图画等,以贴近现代、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弘扬,培育文明新风,引导群众争做新时代“好公民”。通过向村民借地建设微景观,以点带面推动村庄环境提升,让村民在发现变化中,主动参与、主动融入。

新店村的变化,是安海重视乡风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显得更为重要、更为迫切。为了实现“硬件”和“软件”同步推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提升,安海镇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内外兼修”的原则,先后出台和实施了一系列相关举措。

据了解,一直以来,安海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加强家庭文明建设,通过抓好“星级文明户”评选,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等多种方式,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和良好道德风尚。2020年2月,安海镇深入开展“星级文明户”创建评选活动,通过明确指导思想、评选标准、评选程序和工作要求,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此外,还积极开展“最美家庭”评选活动。2020年,共表彰了2018-2019年度安海镇级“最美家庭”42户,在全社会营造弘扬家庭美德的良好氛围。

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发掘、保护、开发农村文化资源,把传承弘扬具有地方特色文化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中,瑶前村、上垵村、曾埭村、桐林村、西畲村结合乡村文化,坚守文化长廊、村史馆等,通过加强文化、宣传阵地的建设,培育具有浓郁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的美丽村庄。

加强基层民主管理,安海镇在全省首创“村主干三年任期承诺”并积极推行村主干践诺活动,完善“四议两公开”制度,落实“阳光村务工程”,通过推行村务公开,村两委会议听证、民主理财监督、群众议案办理等制度,激活了村级组织的“神经末梢”,提升了村民对美丽乡村的认同感、满意度。

据悉,下一步,安海将继续通过强组织、健机制、重引领、促带动、聚合力、齐参与,全力破解文明城市创建和乡风文明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为文明村镇创建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来源 文明晋江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