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哈佛大学GenderSci实验室在《人类生育力》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精子的未来:了解全球精子数量趋势的生物变量框架”中对人类精子数量下降的明显趋势的恐慌提出质疑。最近的研究声称,全球男性的精子数量正在下降,尤其是来自“西方”国家的男性,这导致了关于人类物种可能灭绝的世界末日般的说法。

哈佛大学研究人员称不要为精子数量的下降感到恐慌(哈佛大学研究人员称不要为精子数量的下降感到恐慌)(1)

但Marion Boulicault、 Sarah S. Richardson及其同事的哈佛大学论文重新分析了人类精子急剧下降的说法,重新评估了Hagai Levine、 Shanna Swan等研究人员在2017年广泛引用的元分析中提出的证据。

Richardson表示:“精子数量趋势的荟萃分析的非同寻常的生物学主张以及它继续获得的公众关注,为GenderSci实验室提出了问题,该实验室专门分析性、性别和生殖科学以及种族、性别和科学的交叉研究中的偏见和炒作。”

Boulicault等人对人类种群的精子数量趋势提出了另一种解释。精子数量在一个广泛的范围内变化,其中大部分可被视为非病理性和物种典型,而在一个关键的阈值以上,相对于较少的精子数量,更多的精子数量并不一定是更好的健康或更高的生育概率的指标。作者将此称为精子数量生物变异性假说。

哈佛大学研究人员称不要为精子数量的下降感到恐慌(哈佛大学研究人员称不要为精子数量的下降感到恐慌)(2)

该论文认为,生物变异性框架能更好地支持对影响所有男性生殖健康的因素进行至关重要的研究。研究主要作者Boulicault表示:“通过提出精子数量数据的替代方法,我们旨在为生殖健康科学家和其他研究人员及临床医生之间正在兴起的关于男性健康的讨论作出贡献。”

考虑对精子数量模式进行替代性解释的原因之一,是这种理论在新右派、白人至上主义和男性权利论述中的存在。这些团体利用Levine和Swan的研究来论证白人国家男性的生育能力和健康正处于迫在眉睫的危险之中,并经常将这种危险与人们认为的民族和种族多样性的增加以及女权主义和反种族主义社会运动的影响联系起来。

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关于人类精子数量最近和即将急剧下降的说法是基于一些科学上和道德上有问题的假设。

关于精子数量急剧下降的说法是假设20世纪70年代以英语作为母语的发达国家的精子数量构成了物种的最佳状态。

正如论文所总结的那样,“研究人员必须注意权衡各种假设,并考虑他们展示其工作的语言和叙述框架。除了其解释的优点外,我们认为生物变异性比‘精子减少 ’提供了一个更有希望的框架来关注这些必要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