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书》值得9.3这个高分吗?
一本正版书,在大陆仅需要三四十元钱。
相同的一本书,在台湾可能要贵上三倍左右。
而到了美国,一本普通的书则要高达几十美元,如果是名著,价格还要更高。
其实,中国的书价非常便宜。
但是,我发现周围读书的人却越来越少。
为乐趣而读书。
这是英国著名剧作家毛姆说过的话。
但现在很多人已经找不到读书的乐趣。
这时候一档读书节目应运而生,并在一开播就获得了满堂喝彩。
毛姆一定想不到,在他过世五十多年之后,他的名作《月亮与六便士》会以舞台剧的形式被搬上了中国的小银幕。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他也一定想不到,书里那些或高尚、或卑鄙的人真的从书中走了出来,走到了中国的舞台上。
这档造就文化奇观的读书类节目就是《一本好书》。
《一本好书》
《见字如面》的制作团队再次出击,推出了他们的新节目《一本好书》,它周一由腾讯首播,周三江苏卫视跟播。
据悉,这档节目的策划要早于《见字如面》,在它的策划过程中,《见字如面》的创意才被开发出来,毫不夸张的说,《见字如面》其实是《一本好书》策划中的副产品。
《一本好书》作为一档读书节目,另辟蹊径,把一本书的内容浓缩成一小时左右的话剧剧本,由实力派演员在舞台上表演,并在中间穿插专家解读。
如此新颖的形式,让该节目一经上线就大获好评,豆瓣评分居高不下,目前,播出两期的《一本好书》稳定在9.3分。
但是,高口碑的《一本好书》真的没有问题吗?
得益于限娱令等政策的影响,近年来文化类节目如雨后春笋一个个冒了出来。
尽管很多制作组的动机并不是那么高尚,既不是为了提高国民的文学素养,也不是为了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多不过是跟风的粗制滥造之作。
但大浪淘沙之下,仍是涌现了《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国家宝藏》等一连串的优质文化类节目。
中国的文化类节目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一本好书》突破了以往读书的纸质书籍、网络音频,使读书变成了观看舞台话剧,相比文字,这种视觉冲击更能抓住眼球。
《一本好书》能得到褒奖的最重要的一点,在与它对文化与娱乐之间的平衡。
文化其实本质是高冷的,所谓“阳春白雪”,而老百姓喜爱的娱乐却是接地气的,所谓“下里巴人”。
如何让高冷的“文化”变得亲切起来又能保留所谓的风骨,是《一本好书》面临的一个难题。
但显然,《一本好书》做的很好,它的编剧十分高明,用一个小时的时间讲述一本厚厚的书,他做到了有点有面完整呈现,而且最重要的是,这里的故事,让人看得懂。
同时,节目组找来了赵立新、黄维德、王劲松等实力派演员,有了他们的精彩表现,才让故事更加生动和形象。
在故事的讲述中,编剧选择了书中最有冲突性最有故事性的片段来构建故事,同时在这些片段之间,选择让故事中的人物作为讲述人来连接这些片段,使其变得完整流畅。
这样的人物,在《月亮与便士》中,是赵立新饰演的毛姆,在《万历十五年》中,是王劲松饰演的老年万历。
他们在现实与故事之间穿梭,他们架起了故事与观众之间的桥梁。他们打破了故事与观众的距离感。
在故事的讲述中,编剧并没有加入太多的解读。
我们可以感受到斯特里让常人无法理解的自私与无情以及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毛姆作为旁观者,对于斯特里他只有一句“只展示人,不评判人”。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设置什么“正确答案”,不夹带“私货”,只是诚实的呈现故事。
在老年万历的口中,我们明白了明朝皇帝的很多无奈。
在明朝,皇帝与士大夫共制天下的思想使得文官集团权力大增,皇帝逐渐变成了一种权利的象征,而又因为象征而被道德和规矩紧紧束缚。
从万历这个人出发,却能看到历史中的波澜壮阔,这就是《万历十五年》的魅力。
因为把故事搬上了舞台,这里,不得不感叹一句鹅厂的壕气。《一本好书》中的舞台剧与传统意义上的话剧区分最明显的就是它的道具场景。
话剧一般的背景比较虚化,具有象征意义,更“艺术”。
而《一本好书》中的舞台剧则倾向于电视剧的演绎手法,这需要资金的支持,不但道具场景十分写实,而且一些基本没有喜剧作用的群演也都十分到位。
例如毛姆初次去斯特里家拜访的宴会中众多的群演,毛姆在破败的小酒馆中遇到斯特里前在就餐的众多群演。
这些处理方法,让看惯电视剧的观众们更能接受。
有优秀的书籍作为主题,使用不谄媚但亲和的处理方式,又请来了好口碑的老戏骨,《一本好书》不会大获好评才是奇怪了。但是,这档节目,作为读书类节目却有些不足。
《一本好书》在舞台剧表演中间穿插了专家评论,但节目组却把这部分内容时间压缩到了极致,所以这个部分从呈现效果来看,变得可有可无。
点评环节其实请来了很多著名的人物,据悉,后面梁道长也会来。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短短几分钟的评论时间,这些擅长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喜欢娓娓道来的文人们很难发挥。
至少从前两期节目来看,专家的解读更像是小时候的阅读理解解析,太过刻板,与伟大的故事相比,则显得有些浅薄。
而相对于占比很小的评论阶段,观众会不会因为该节目燃起阅读的兴趣,更让人存疑。
尽管在节目中主持人会不断强调,想要领略故事真正的魅力,还是要去读原著,但是在观看了视觉冲击强大的舞台剧后,对整本书的内容都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谁还会去看原作?
从这个角度来看,《一本好书》更像是之前兴起一时的5分钟看完xx,一分钟教你了解xx的小视频,都是碎片化的节目。不同的地方就是《一本好书》看起来更为光鲜亮丽,时长更长。
换言之,看起来高大上又口碑爆棚秒天秒地的《一本好书》,其实是一档倾向快餐式的栏目。
编剧的技巧全部致力于完整忠实的体现,致力于通俗易懂,但故事发人深省的部分,故事真正的魅力却被这些娱乐化的手段所掩盖。
再加上应该起到深度解读作用的点评部分变得不痛不痒,相信很多观众看完的感受大约是“不明觉厉”。觉得很厉害,但厉害在哪里其实并看不出所以然来。
例如在《月亮与便士》中布兰奇这个复杂的女人,在舞台剧中并没有体现出她的价值,她这个人物所代表的关于平权、关于人性的探讨,犹如蜻蜓点水一带而过。
读书节目包含读书梗概、读书引导和思考探究,《一本好书》做得好的是读书梗概,但也只有读书梗概。
但我们不能奢望一档面向大众的节目能够让观众感受到读书的乐趣,但它吸引了本来对读书并没有兴趣的人群却是实实在在的。
它也让名著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更多的人知道《月亮与六便士》的故事。
《一本好书》的意义不能抹消。
- F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