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故事224之重耳娶了夷吾儿子公子圉的妻子,秦女怀赢

秦穆公的侄女怀赢早就嫁给了晋惠公,也就是夷吾的儿子,太子圉。是太子圉的老婆。现在子圉逃回了晋国,穆姬把怀赢嫁给重耳。那重耳是太子圉的舅舅了,是甥舅关系。怀赢也应该叫重耳舅舅。现在嫁给了重耳,那太子圉见到怀赢,应该叫什么呢?

秦晋联姻的背后,也是大国联盟的关系。作为一个女人,是大国关系的工具而已。嫁给谁不重要。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春秋时期媵的制度,就是诸侯等嫁娶,其他小国要把宗族美女送去。重耳娶怀赢,穆公就挑选了宗室的其他四个美女作为媵女,陪嫁过去。一下子娶了五个老婆。比如齐桓公娶妻,郑国,蔡国等把宗室子女一起嫁过去。但是媵女的地位很低,生的子孙也是地位低下的。

东周列国春秋篇赵武灵王(东周列国故事224之重耳娶了弟弟的儿子的妻子)(1)

东周列国春秋篇赵武灵王(东周列国故事224之重耳娶了弟弟的儿子的妻子)(2)

秦穆公听闻重耳要来了,欢喜的不得了,喜形于色。到郊外迎接,礼数十分周到。秦夫人穆姬,也是敬重喜爱重耳,痛恨公子圉。于是劝穆公要把怀赢(夷吾的儿子公子圉的妻子)嫁给重耳,结为姻好。

东周列国春秋篇赵武灵王(东周列国故事224之重耳娶了弟弟的儿子的妻子)(3)

重耳入秦国

穆姬于是去找怀赢。怀赢曰:“妾已经失身给公子圉矣,还可以再嫁人吗?”

穆姬曰:“子圉不会回来了啊!重耳贤明并且得到大家的帮助,必定能得到晋国。得到晋国后,必定会以汝为夫人。秦晋世代为婚姻之好也。”

怀赢沉默了很久曰:“如果真的这样,妾怎么会怜惜自己身体,不去促成两国之好呢?”

穆公于是派公孙枝去对重耳说。

公子圉是重耳的外甥,有叔侄的辈分。怀赢氏自己亲侄子的妻子,重耳担心有碍伦理,坚决不接受。

赵衰进曰:“吾听闻怀赢美丽并且十分有才华,秦君和夫人都喜爱她。如果不娶秦女,那没有什么可以和秦国结欢。臣听闻,欲人爱己,必先爱人;欲人从己,必先从人。无以结秦欢,又想要的得到秦国的帮助,必定不能得到也。公子不要推辞啊!”

重耳曰:“同姓结婚都是要避开的,更何况是侄子的呢?”

臼季进曰:“古代同姓是为同德也,不是同族也。以前黄帝、炎帝都有熊国(上古国名字,今在河南新郑一带)君少典(上古帝王名,娶妻姣氏,生了黄帝和炎帝)之子,黄帝出身在姬水,炎帝出身在姜水。

二帝有不同的品德。所以黄帝为姬姓,炎帝为姜姓。姬、姜两族世代都有婚姻。黄帝之子有二十五人,得到姓的有十四人,姓姬和姓己各有二人。同德故也。

德同姓同,族人间虽然相隔远,婚姻不通。德异姓异,族人虽然近,男女不避。(德指的是品德操守。上古时期,姓氏还在分化演变的过程中。品德不同,即使是同父生的,也是不同姓氏。所以不妨碍通婚。说这些用来说明夷吾、子圉和重耳虽然都是晋献公的子孙,但是品德不同,所以不存在兄弟,叔侄间的伦理约束),尧帝为帝喾之子,黄帝的五代孙(黄帝生玄嚣,玄嚣生蛟极,蛟极生帝喾,帝喾生尧帝。所以尧为黄帝的五代孙),而舜为黄帝八代孙(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的五代孙为瞽叟,瞽叟生舜),尧帝的女儿就是舜的祖姑姑了,而尧帝把女儿嫁给了舜,舜也没有推辞。

上古的婚姻之道就是如此。按照品德来说,子圉的品德岂能和公子比?按照亲戚关系来说,秦穆公的女儿,也不是你的祖姑姑啊。何况是收他抛弃的,并不是抢夺他的。有什么不好的呢?”

重耳又去找狐偃商议曰:“舅舅以为可以吗?”

狐偃问曰:“公子现在是找机会晋国,是要服侍夷吾,抑或要取代他?”

重耳沉默不语。

狐偃曰:“继承晋国的就是公子圉矣。如果想要服侍他的,怀赢就是国母。如果想要取代他的,那么就是仇人的妻子了。又有什么问的呢?”

重耳还是有些愧疚的神色。

赵衰曰:“都要抢夺他的国家了,还在乎他的妻子吗?成大事而爱惜小节,后悔就 来不及了。”重耳这才下定了决心。

公孙枝回去复命穆公。

于是重耳选择了吉日,就在公馆中和怀赢成婚。

东周列国春秋篇赵武灵王(东周列国故事224之重耳娶了弟弟的儿子的妻子)(4)

怀赢的美貌,比齐姜还要漂亮。又挑选了秦氏宗族美女四个作为媵,也都十分貌美。重耳看到喜出望外,没想到有五个绝色美女,于是把一路奔波之苦都忘记了。

东周列国春秋篇赵武灵王(东周列国故事224之重耳娶了弟弟的儿子的妻子)(5)

史官有诗评论怀赢的事情云:

一女如何有二天?况于叔侄分相悬。

只因要结秦欢好,不恤人言礼义愆。

东周列国春秋篇赵武灵王(东周列国故事224之重耳娶了弟弟的儿子的妻子)(6)

春秋媵女,娶一个送几个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