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

人生感悟敬畏生命(致敬生命敬畏无常)(1)

这一两年,我们作协基本就没举办什么大的集会了,这一方面是因为疫情,一方面也因为心境:少了许多浮躁,多了许多沉浸。疫情的时阴时晴,总是带来紧张空气,减少聚集也是为防疫减压。再说,作家的本质,其实是潜心创作,而不是到处凑热闹。事实证明,凡是到处凑热闹的作家,都不可能出什么好作品。因此,只要公众号还在在运作,还在不断推出好的作品,就是疫情期间最好的表率!

疫情带来了灾难与恐惧,也带来了敬畏与思考。我们有时不禁想,人类的高歌猛进,真的有那么好吗?

人类的欲望,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奋进,也可以把它理解为贪婪。我们中华古老的智慧里,我们是主张适当克制欲望的,所以有了中庸之道。不急不躁,不偏不倚,被我们认为是有分寸的君子。相反,急于求成、野心膨胀、贪婪无度,历来为传统主流文化所唾弃。

人生感悟敬畏生命(致敬生命敬畏无常)(2)

当然,曾经一度,我们也走到了它的反面,比如禁欲,比如固步自封,比如闭关锁国,比如积弱积贫,比如落后挨打……五四以后,新文化的觉醒在于“破旧”,我们想打烂一切束缚我们的文化、道德、秩序枷锁,让睡狮猛醒。当然,我们也成功了,老一辈革命家缔造了一个新中国,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举世瞩目。

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我们的经济建设与城市化建设速度更是令全球瞠目结舌。这是非常让我们中华民族为之振奋与自豪的。这个过程中,财富学、成功学、“技巧学”、“二度审美学”也甚嚣尘上,让我们很多人不管具不具备那种条件与能力,都一股脑儿想要出人头地。结果出现了很多违背自然属性、违背客观规律的“虚胖”、“虚假繁荣”、“自我膨胀”,也导致很多人幻灭,徒生出很多悲剧!

自强与奋斗,当然什么时候都是应该鼓励的,问题是要坚持适度原则。

人生感悟敬畏生命(致敬生命敬畏无常)(3)

我们必须明白一个基本道理,不管这个世界怎么发展,总有一个层次问题。谁都想攀上第一高峰,但总有人攀不上第一高峰;谁都想成为第一高峰,但第一高峰永远只有一座,总有人要成为次高峰,总有人成为小高峰,小山头,坡地、平地甚至洼地。这是由世界发展的生态规律决定的。如果我们不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会活得非常痛苦,有时难免摔下去,有时难免走进死胡同。

每个人的成功都是各种综合因素的集成,这里毋庸置疑地涉及到天资、能力、努力、修炼、资源、背景、环境、运气等因素,一刀切是不科学的。同是一门“成功学”,十万人同样努力地修学,每个人的命运与结果一定不一样——那是因为每个人的条件、能力与所处环境不一样。一样齐是不现实的。大家知道,鬼谷子的智慧可谓深不可测了,然而他的弟子们的成就与命运为何天差地别?那也是因为同样的道理。

人生感悟敬畏生命(致敬生命敬畏无常)(4)

古人讲:“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即使像《三国演义》里“惊为神人”的诸葛亮这样的智者也必须承认,更别说普通人了。

新冠疫情是对人类现有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在这场抗疫战争中,我们既看到了世界的无常,也看到了世界的顽强;既看到了人类的伟大,也看到了人类的渺小;既看到了人类的坚强,也看到了人类的脆弱;既看到了我们努力的意义,也看到了努力的虚无;既看到了我们高歌猛进的壮丽画卷,也看到了停滞不前甚至溃不成军的悲壮;既看到了生命的旺盛,也看到了生命的无常;既看到了人性的高尚与自化,也看到了人性的自私与冷酷……

从全球疫情蔓延与灾难性后果中我们悟出了什么?财富、地位、名气真的有那么重要吗?灾难中,随着生命的消失,你所拥有的一切都灰飞烟灭!那么这时你是否意识到,平衡自己的状态,好好活一回很重要?

人生感悟敬畏生命(致敬生命敬畏无常)(5)

从“武汉疫情”、“郑州灾害”我们悟出了什么?城市越大越好吗?居住在城市与乡村,究竟谁更优?这一定不是此刻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的!

致敬生命,是我们要达到某个平衡点,活出最好的状态,活成自己想要的自己,即使遭遇不测,也不至于懊恼与追悔莫及;致敬无常,是要我们随时有生命的警觉,不要生活在虚幻中,不要被狂妄与痴愚左右,要学会接受世界或生活所赐予你的一切,活得坦然而泰然!这样,我们就会既无愧于生命,也不惧于无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