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即将立夏,气候既有春末的潮湿,又有初夏的湿热,湿重于热是这一时期的气候特点。此时,湿邪易困于体内,很多人会出现精神不振、身体困重、食欲下降、大便稀烂、皮肤起湿疹等情况。

夏天出汗比较多,要注意多补充水分,适当吃粥喝汤。这一款鸡骨草土茯苓薏仁屯鸡汤,尤其适合脾胃湿热、肝胆湿热的朋友。

食疗方推荐 | 鸡骨草土茯苓薏仁炖鸡汤

精力不足易疲劳的汤(食欲不振疲倦乏力)(1)

【材料】

鸡骨草30克、土茯苓20克、薏苡仁20克、母鸡1只。

【做法】

1.鸡骨草30克加适量清水煎,去渣留汁。

2.母鸡1只切开,去脏杂、尾部,清洗内脏,把土茯苓、薏苡仁洗净后置于鸡腹内,加入药汁,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1个小时,加入少许盐、姜丝即可。

【适合人群】

脾胃湿热、肝胆湿热者尤为适合,常表现头痛而重,身重而痛,胃胀,腹胀,口干口苦,大便黄烂、排便不爽,尿黄而短,疲倦乏力,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濡数。

药师有话说

湿重于热,这个时节即使清热也不宜过于寒凉。广州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樊春华建议,在饮食方面当以温热饮食为法,寒凉冰冷之物应慎食。饮食冰冷会直损人体阳气,大大削弱机体抗寒能力,冬季之时必不耐寒。而且,寒凉饮食肠胃受伤,消化吸收功能减弱,营养跟不上,不利于应对人体能量消耗更大的盛夏之时。

此外,生活中亦不能贪凉过度。不建议如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间,或电扇不离身;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以不超过5℃为好,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宜低于25℃。

文/羊城晚报记者 薛仁政 张华

通讯员 王雯玉 林惠芳

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