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年夏,一名大臣连杀君主身边两员战将后率领自己的亲兵逃离。十余年后这位已经自立为帝的大臣率军西征,一举击败中亚十万联军使自己的国家成为中亚霸主。而假如他当年没有离开君主,可能就不会有这样的辉煌。但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不惜杀死两名将领也要离开呢?我们需要细细解读其中的原因。

土木堡之战后瓦剌为什么不打了(连杀两员将领后率亲兵逃离)(1)

一、耶律大石

耶律大石,字重德。契丹人,在1130年自立为帝,庙号德宗,后人称西辽德宗。关于他的年龄说法不一,一说他是1087生人,卒于1143年,又有一说他生于1094年在1143去世。这就比较耐人寻味了。因为史书上说他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八世孙。但我觉得这个八世孙要么是有水分,要么就是这个八世孙当的太随意了。想一想一个做了皇帝的人却连什么时候出生都搞不清楚,可见耶律大石这个八世孙是太边缘化了。看看隔壁的刘备,同样是自立为帝,同样是太祖子孙,甚至比八代远了不知多少。不仅哪年生的写的清清楚楚,就连死都能给你精确到日,若不是当时没有铯原子钟,你还可以知道皇叔在距现在的多少秒前离开了这个美丽的世界。

不过虽然自己不太“得宠”,耶律大石还是凭着自己的本事出人头地,这比很多只知道吃祖德的昏君比如某灵帝好了不知道好了多少。据记载耶律大石“通晓契丹、汉文字,善骑射,为大石林牙”,从这里来看你可能没什么感觉,那我可以给你补充一下:前面的的确不是很重要的。学会两门语言嘛,这也不是什么难事。至于善骑射就更不靠谱了,谁知道你的善骑射到底有多善?所以重点还是在于“大石林牙”,“林牙”在当时是“进士”的意思,所以所谓的“大石林牙”,就是“大石进士”。不要小看大石进士,在辽朝的2448名进士之中,他是唯一的契丹进士。不论什么,只要一提到“唯一”,那就是真厉害。所以他的个人能力是非常强的。

土木堡之战后瓦剌为什么不打了(连杀两员将领后率亲兵逃离)(2)

二、北奔可敦城背景分析

耶律大石当时效命的人,是辽天祚帝耶律延禧,这个名字十分好记,尤其对各位女同志而言。而他的名字好记事例也十分好记,十分标准的昏君模板:耶律延禧在位期间,辽朝政治腐败、人心涣散、内外矛盾激化,面对危机,耶律延禧不思进取,无所作为,反而一味游畋享乐,辽朝的政局更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地步。 天庆四年(1114年),女真族起兵反辽,辽军屡战败北,保大五年(1125年),辽朝灭亡,耶律延禧被金兵俘后病死。好的别的略过。让我们看看比较重要的事:

1122年,天祚帝刚刚上位两年,屁股下的龙椅还没坐热,金大军压境,连下数城一直攻克了中京。标准的昏君按照剧本是不能抵抗或者心存抵抗的,于是他按照导演的指示很听话的跑到了西京云中(今山西大同)。君主战略撤退军队自然是要跟着保护的,于是中京的军队就给带走了。这下守南京(今北京)的耶律大石就坐不住了,中京的军队一走,宋和金的军队就可以放心大胆地两面夹击了。更要命的是军心不稳:皇帝都跑了,我们这些小兵还打什么?耶律大石深知这样下去的后果,为了稳定军心,耶律大石另立了耶律淳为帝。至于耶律延禧,您就一边玩去吧。然而,虽然在军心加持下耶律大石在白沟河打败了宋的军队。辽还是陷入了危机,因为圣明威武大德的继位三月的新主耶律淳,病死了……

这回耶律大石还没有来得及再立个皇帝,军队就散了,耶律大石本人给金的军队抓了起来。因为辽还有一股军事力量掌握在耶律延禧手中,虽然耶律延禧本人不足为虑,这几万军队还是不可小觑的。于是金人逼迫耶律大石找一条路线来方便他们攻打青冢大营——这支军队的驻地。当时人道主义的先驱们都还没有生出来呢,所以金人大概也不怎么注重这东西,一顿威逼加利诱,于是耶律大石很痛快地答应了。

土木堡之战后瓦剌为什么不打了(连杀两员将领后率亲兵逃离)(3)

三、猜疑与北向

耶律大石给金兵指明了道路,金兵突袭了青冢大营。这几万人好歹不是吃干饭的,金兵的突袭并没有取得很大的成果。而且天祚帝还知道了是耶律大石给金兵指的路。

耶律大石在金营里呆了一段时间,知道这是人家的地方找了个机会从金营里溜了。溜出来之后他就面对着一个很棘手的问题:现在该去找谁

这个问题是很值得讲究的,此时的辽除了天祚帝手里还有点实力,其他的都是大猫小猫三两只。随便找个地凭他的威望还是能拉起一支小队伍的,然后慢慢发展成一支大队伍。弊端就是不确定性太长了,眼看辽就要倒台,各地能不能买他的账还是两说,就算拉起来还要面对各种各样勺大碗小的事。退一万步说,就是这事真成了,金人让他在眼皮子底下把队伍建到能对抗自己的地步,也不知道得拖到猴年马月去。但如果投靠天祚帝,刚刚做了“辽奸”帮人家偷袭了自家人又立刻投奔,总觉得有一种脸皮太厚的感觉。耶律大石咬咬牙: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他去见了天祚帝。

天祚帝显然已经对他很不感冒,不过首要原因不是他带着金兵偷袭自家大营,而是自己这个大辽的皇帝还活的好好的,他居然就敢再立一个新皇帝出来!这皇帝还没死呢他就敢重立,这要是死了他耶律大石是不是还敢自立

好歹是看在他守南京有功的份上,天祚帝看他不顺眼还是把他留下了。重用是不可能的了,给了他两百兵士。不过这也好理解,一个叛徒重新为自己以前的组织效力,无论他这次是否忠心都不可能大用。你可以背叛我一次,那就可能背叛我第二次。我看到有的人评论说天祚帝心胸狭窄雄猜阴鹜不能重用人才,我看了只想笑。就算你不多疑,这样的人你会用吗?你敢用吗?所以这时天祚帝的选择是很符合常理的,换谁谁都会这么做。天祚帝呢,虽然自身能力不怎么样,雄心壮志还是有一点的,又或者是总给金兵追着打打恼了,总想着什么时候打回去。他一边磨刀霍霍,一边要求耶律大石想个法子给金人狠狠地来上那么一下。

可耶律大石就不这么想,尽管他投靠敌方为别人带路打自己人,道德高低有待讨论。不过军事方面他还是比天祚帝要在行,他很明白金军的强大,辽现在能坚守城池已经是最好的结果。如果出去和金兵作战,没有了坚城倚靠必败无疑。天祚帝却认为他不好好干活,不图复兴不谋发展,只想着避战。于是他派了两个人萧乙薛和坡里括看着耶律大石。自己操兵演练准备伐金。耶律大石明知不能这样做,可惜他没有办法。军权掌握在天祚帝手中,留给他的只有区区几百人,凭这几百人连浪花都是翻不起来的。怎么办?跑吧。跑也是很有难度,因为还有萧乙薛坡里括两个人看着他呢。这桩在别人看来很棘手的事在他面前都不是事,他干净利落的把两人砍了,带着两百骑兵去了可敦城

事实证明,实干家和理论家的区别还是很大的,保大(天祚帝年号)五年,天祚帝被俘后病死。辽落下了帷幕,1134年,率领部下脱走可敦城的耶律大石称帝建立西辽

土木堡之战后瓦剌为什么不打了(连杀两员将领后率亲兵逃离)(4)

四、总结:

在众多事实的印证以及推断下,耶律大石之所以出走可敦城,是因为天祚帝对他的怀疑不信任以及耶律大石对天祚帝错误军事主张的失望。而天祚帝对他的不信任也是因为耶律大石曾经背叛的结果,而耶律大石背叛是因为天祚帝从中京撤军导致其受到金宋两面夹击的结果。天祚帝本人对形势的误判,对耶律大石的怀疑,对自身实力的过度自信,还有错误的军事主张是耶律大石脱离北奔可敦城的最重要的原因

参考文献:

1.《辽史》

2.《戏剧之家2018年1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