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动”是指线路受到外部环境影响,出现瞬时性的故障,导致线网出现电压波动的情况。家庭中,灯泡闪灭一下后马上又亮便是“闪动”现象。在2月4日晚举世瞩目的冬奥会开幕式上,鸟巢的电力供应做到了“零闪动”。在确保冬奥之光的背后,是一群电力保障人的努力与付出。

经典奥运圣火熄灭(开幕式故事为了冬奥之光)(1)

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期间,国网北京亦庄供电公司赵慧兵、山庆召在北京颁奖广场进行设备巡视。康晓虎 摄

经典奥运圣火熄灭(开幕式故事为了冬奥之光)(2)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内,葛广凯与其他保电人员正在值守。

先于黑客消除风险

2月4日,在北京未来科学城的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内,主任级安全工程师葛广凯等10多名保电人员正在网络安全技术分析中心进行值守实时监控网络安全态势。随着冬奥会开幕,这批保障冬奥供电网络安全检测设备昼夜值守,随时为冬奥供电发现和化解网络风险。

走进安全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两块巨大的展示屏幕就是国家电网公司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该平台可通过多维度、可视化的方式,实时展现当日的电网外部网络安全威胁及内部病毒态势等信息。记者看到,伴随着攻击数字不断上升,在大屏幕的下方,实时呈现出一条条攻击的具体信息,有时候攻击信息一秒钟就会蹦出好几条。仅2月4日当天受到的威胁攻击数以万计,并且数字还在不断向上跳动。“随着冬奥开始,攻击可能会更多,做好攻击监测和阻断是我们保障工作的一个重点。”葛广凯介绍。

除了开展网络攻击监测,威胁情报收集也是预防网络安全风险的一项重要手段。葛广凯告诉记者,智研院依托多源汇聚情报聚合与分析技术自主研发了电力监控系统威胁情报平台,每天都会在全球范围内抓取与冬奥供电相关的网络安全情报,通过系统智能判断、人工核查等环节,将具有价值的情报信息识别出来,发布到电网保障单位,先于黑客,消除风险,防患于未然。

随着冬奥到来,国网智研院成立冬奥保障工作专班,开启了“7×24小时”的工作模式,为保障国家电网公司冬奥保电网络安全和指挥体系正常运转、圆满完成冬奥供电保障任务贡献力量。

智慧大脑全感知全监控

除了从远距离监测供电网络安全,场馆内设备运转状态的实时感知也同样重要。位于鸟巢内部的电力保障指挥部里,国网北京朝阳供电公司总工程师、国家体育场电力保障团队经理周文涛聚精会神地盯着面前的显示屏,时刻关注各区域电力设备的运转情况。

早在2020年,国网北京电力就已经开始和北京冬奥组委开闭幕式工作部门对接用电需求。为了满足开幕式的演出需要,国家体育场内新装了不少声、光、电设备。通过使用SSTS(固态快速切换开关)、方舱式UPS(不间断电源)、ATS(双电源转换柜)等设备提高供电可靠性,保证演出用电“双备份”“零闪动”。

作为此次开幕式电力保障最大的亮点,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智慧大脑”可以通过数据采集装置及使用5G技术传输的虚拟仪器监测终端,对可能影响用电安全可靠的指标进行监测、分析,做到所有设备全感知、全监控。

第一次在冬季执行如此重要的保障任务,如何确保户外供电设备在严寒天气下正常运转是个不小的挑战。“我们已经提前进行了现场和实验室的双重防寒防冻试验,有些电箱里带有自动加热装置,可以实现恒温控制,有些加装了防寒罩,可以满足所有电力设备在-25℃的低温环境下也能正常运行。”周文涛说。

为了保障此次开幕式顺利举行,国网北京电力组建了280人的电力保障团队,这在所有场馆电力保障团队中是规模最大的。其中有接近一半都参与过2008年夏季奥运会等大型活动的电力保障工作,经验丰富。

“细之又细是对我们保障工作的要求,其实早在进行开幕式全要素彩排前,我们已经完成了所有供电设备的修正、校正、试验工作。”周文涛说,包括高低压供电设备在内的千余台配电箱,以及配电箱上的万余颗螺栓都进行了至少三轮的检查、紧固,“同时我们也对设备整体传动工作进行了调试,可以保证设备传动准确率达到100%。”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冬奥会刊。

来源 客户端 冬奥会刊 | 记者 赵语涵 王天淇

编辑 韩烨

流程编辑 刘伟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