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皇帝书法第八名三国时期魏国皇帝曹操书法作品赏析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笔者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
中国写字有特别的工具,就成为特别的艺术。中国书法的美是线的美、力的美、光的美和表现个性的美。美术一种要素是发挥个性,而发挥个性,最正确的莫如写字。如果说能够表现个性就是最高的美术,那么各种美术,以写字为最高。
三国时期东吴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字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字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
三国时期在我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时期的辉煌时代。尽管这个时期大部分处于战乱不已,分裂割据的状态,但书法艺术却没有因此停滞不前,楷、行、草、隶各体同步发展,风格多样而臻于精美。
魏晋书法魏晋书法承汉之余绪,又极富创造活力,是书法史上的里程碑,奠定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方向。魏晋书法规隋唐之法,开两宋之意,启元明之态,促清民(国)之朴,深刻地影响了历代书法并影响着当代书法的发展。
三国时期主要发展特征是过渡性,表现在:一,从有关制度来说,三国所制定的许多制度,是后来书法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二,从字体演变来说,楷、行的发展,三国时代是中间时代。三,从书家的状况看,三国时代的许多书家实际上成长于汉末,而三国时代成长起来的书家,却有许多进入了西晋,因而前后传承的特点非常突出。
魏的书法发展比较正常,这与武帝曹操的喜爱有关,他周围聚集了锺繇、梁鹄、韦诞、邯郸淳、卫觊等一批书家。更重要的是,建安十年他还发布了一个禁碑令,虽然扼制了隶书的应用空间,但同时却可以说为楷、行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这一制度在东晋时得到重申,为行书发达起了极大的作用。锺繇在楷书领域的开创性贡献,为后来二王父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蜀国默默无闻;而吴国则在草书、楷书和篆隶方面都有可观,尤其几块重要的碑刻已是楷书的前驱。
下面我们一起分享历代皇帝书法第八名三国时期魏国曹操书法名帖。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人(今安徽亳州),出生在官宦世家,为汉相曹参之后,曹操的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汉灵帝时官至太尉,历侍四代皇帝,有一定名望,汉桓帝时被封为费亭侯,《三国志·武帝纪》中说曹嵩“莫能审其本末”,而在宋人裴松之注《三国志》时间接引用三国吴人所著《曹瞒传》中称曹嵩本姓夏侯,但此说可信度不高。曹嵩继承了曹腾的侯爵。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县令。
曹操对文学、书法、音乐等都有深湛的修养。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当今诗歌上,散文也很有特点。
后人称曹操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文武双全、文艺兼备之人。而曹操是一代书法家却鲜为人知,这主要是曹操传世的书法作品较少的缘故。历史上见过曹操书法作品的人,无不赞其书作有“金花细落,遍地玲珑;荆玉分辉,瑶若璀粲。”、“笔墨雄浑,雄逸绝伦。”之大美。
有史料记载,他除常与当时出名的书法家:钟繇、梁鹄、邯郸淳、韦诞、孙子荆等人切磋书艺外,还特把喜爱的秘书令梁鹄的字挂在帐中,细细揣摩、欣赏;有时夜间睡不着,便起来慢慢品位、琢磨钉满墙的梁鹄的字。不仅如此,魏宫的牌匾他都让梁鹄写,可以说仰俯皆是。他与梁鹄之间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梁鹄倾其一生致力于书法事业,当曹操得知梁为借读大书法家蔡邕留给韦诞的一部论笔法的专著遭拒后,便又气又恨,呕血不止时,他遂将自己专用的五灵丹拿给梁鹄服用。
曹操虽善书,但大概因忙于战事、政事,没有机会写,所以他流传于世的墨迹很少。宋郑樵在所著《通志·金石略》中,仅收录曹操书写的一篇《大飨碑》;明杨慎在《丹铅总录》中,也只是说到元朝时还有曹操书写的《贺捷表》;清叶奕苞在《金石录》中说,曹操在武昌“黄鹤楼”侧曾写有特大、凛凛有生气、正书的“涌月台”三字。现留存于世的只有两个字了,即曹操在征汉中时,写在石门南褒河一块大石上的“衮雪”二字,现已迁入汉中博物馆内。亳州《曹操地下运兵道》处所见到的“衮雪”二字,系依拓本刻写;上边两个隶书小字落款“魏王”,因系直题,又模糊不清,乃后人仿题的。
历代皇帝书法第八名三国时期魏国曹操《滚雪》赏析
魏国 曹 操 《衮雪》
历代皇帝书法第八名三国时期魏国曹操《滚雪》曹操的诗文不错,然而他的书法却很罕见,流传下来的只有两个字,“衮雪”。
说起曹操的“衮雪”,还有一段故事。这是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西征张鲁到汉中,经过栈道咽喉石门(今陕西褒城)时,见石门外幽谷深滩中,石多浪激,飞流奔泻,银涛做窝,犹如白雪翻滚,豪情难仰挥毫即书隶体“衮雪”二字于谷中石尖,以喻褒谷山水之美以及河水汹涌澎湃的流势。飘逸俊挺的字迹,不仅表现了褒谷博大的气势,更显示了魏武帝宏阔的气魄与壮志。相传身边人问他为何略去“滚”字三点水,答曰:“江中之水甚矣,何须画蛇添足?”众人听了如梦初醒,连声叫绝。后人有诗赞曰:
“滚滚飞涛雪作窝,势如天上泻银河。
浪花并作笔花舞,魏武精神万顷波。”
后人因慕其名,又在“衮雪”二字左侧追镌“魏王”两个小字以示区别。“衮”字一撇一捺挑起浪花,颇有动态之感,“雪”字安逸静谧,则有静态质感,形神兼具,寄寓了书家拨乱反正的雄心与豪情。
曹操是魏国皇帝,他的书法成为汉朝向魏晋南北朝转变时期的承接者与传承者。然而身为皇帝,他们的书法既是对当时书法艺术趋向的反映,又对后世书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皇帝书法,既是标杆,又是传承。
从技法角度观之,“衮雪”二字态势迥异,“衮”字撇捺婉转,犹如浪花朵朵,呈现动态活跃之感;“雪”字安静沉稳,犹如坐立朝堂,呈现静态庄重之感。
用笔上,二字皆雄壮有力,圆润浑然,虽无抛筋露骨之刚健,却有遒丽厚重之气势。结体疏密有致,舒展得当,扁平匀称,与同一时期的名作《曹全碑》风格相仿。值得一提的是,“衮”字的最后一笔捺,写得妙趣盎然,在沉稳中寻求新奇,可谓其特殊之处,展现书家良苦用心的创作意向。“衮雪”二字乃为曹操唯一力作传世,是他的艺术绝响,弥足珍贵。有诗赞:“滚滚飞涛雪作窝,势如天上泻银河。浪花并作笔花舞,魏武精神万顷波。
历代皇帝书法第八名三国时期魏国曹操《滚雪石刻》赏析
曹操所书《衮雪》——褒谷摩崖石刻十三品之第一品,书体为汉隶大字。刻石原在褒斜栈道南端重要的隘口——褒谷口,褒水中巨大的皛石上,摩崖石刻整体呈长方形,宽148厘米,高67厘米,字径35~46厘米。现为陕西汉中市博物馆藏。
观赏此石刻,眼前浮现的是曹操浩然无畏的英雄之气,颇具震撼。曹操被评为治世的能臣,乱世之奸雄。或许他有着匡扶帝业、统领天下的能力,可在他的文艺道路上写尽的是其内心的千思万绪,百感交集的态势。借助艺术的手段,曹操释放着内心的苦闷惆怅,抒发着壮志未酬的豪情,留下了繁华落尽后的叹息。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历代皇帝书法第八名三国时期魏国曹操墓出土的《铭石书法》赏析
曹操墓出土的《铭石书法》该墓虽被多次盗掘,但是仍出土了一批遗物。其中不少铭文、墨迹风貌雍雅厚朴,呈现汉魏风采。
多方专家根据墓葬的形制与规模、出土遗物、石牌铭文的内容及字体、书法风貌、墓主骨骼的鉴定,并结合鲁潜墓志和西门豹祠等的相互位置,以及历史文献记载的魏武帝陵位置,确认该墓是魏武帝曹操的高陵。
2010年1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正式发布“2009年度中国考古六项重大新发现”,河南省安阳县西高穴曹操高陵名列其中。2013年5月,安阳曹操高陵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曹操高陵临时展馆于2010年9月初对外开放。
历代皇帝书法第八名三国时期魏国曹操墓出土的《黄绫袍锦领袖》赏析
曹操高陵出土刻铭《黄绫袍锦领袖》石牌。曹操高陵二号墓坐西朝东,方向110度。斜坡墓道,墓圹平面呈前宽后窄的梯形,长18、宽19.5~22米,占地面积约740平方米。墓门宽1.95、高3.02米,砖券顶。有石门,石门外有三层封门砖封闭。墓室为砖室,分前、后两室,并均有南北两侧室。墓室青石铺地,四个侧室有石门封闭。整个墓室宏伟壮观,明显成东汉贵族墓制风格。
从所出墓门残块看,部分墓门上应有精美的石刻画像,内容有“神兽”、“七女复仇”、“宋王车”、“文王十子”等。墓内共发现3个个体的人头骨,其中2个女性头骨位于后室,男性头骨位于前室门道处。经鉴定,男性为60岁左右;女性分别为50岁左右和20岁左右。
随着专家研究的深入,我们可以得出大量美术、书法史论资料之后,曹操高陵出土及相关书法遗存的风格命名——西高穴体。“这种徘徊于后汉末至元魏前、楷意攒动的隶书,质朴方劲、奇正相生,与书法史上该时期内一系列名迹一道,形成了一抹耀目的风景。
汉字艺术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载体,书法、绘画、印章,是中国艺术最典型的三个艺术形式,其中书法尤为抽象,而且数千年贯穿下来,我们今天的创作者拿来借鉴,引入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应当视为一个使之传承发展的路径。曹操墓的文字又是比较新的资料,其中的书法之美、文字架构等等,都是可以借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