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徐宾与皇帝(长安十二时辰中郭利仕如何从高官子弟变成皇帝身边的红人)(1)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侃大山

《长安十二时辰》中,一直有一位身着紫袍的老者数次帮助处于劣势的李必翻盘,后者亲切的称那位老者为“郭翁”,别人则尊称其为“郭将军”。可能大家不会想到,如此一位正面人物的原型却是大宦官高力士。提起高力士,很多人想到的都是他奉旨替醉酒的李白脱靴,或奉旨在马嵬坡处死了杨贵妃。好像高力士的形象一直都是负面的。其实他能从高官子弟一路变成皇帝身边的红人,是他多面的能力所决定。

一、高官子弟

公元684年,潘州刺史冯君衡的府中诞下一子。冯家可不简单,其曾祖是开国功臣之一冯盎,曾管制广、韶十八州。冯君衡也希望自己的儿子可以成就一番大业,于是为他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元一”。当时唐朝的政权已经掌握在武则天的手中,大批拥护李唐政权的官员被贬斥,有些人就来到了冯君衡的辖区内。大家都是同僚,走动是必然的。

本也相安无事,谁知公元694年,武则天得到密报:有一批人妄图在岭南起义推翻自己的统治。她派密探去查,查出这些造反的人与冯君衡来往密切。于是乎,堂堂一任潘州刺史被打成反叛,抄家问斩。

长安十二时辰徐宾与皇帝(长安十二时辰中郭利仕如何从高官子弟变成皇帝身边的红人)(2)

临出事前,冯刺史想保儿子平安,提前将冯元一送到了朋友李千里那里。冯家出事后,李千里怕引火烧身,就将冯元一净身送入了宫,改名为冯力士。这样既不会牵连到自己,还没有辜负冯君衡的托付。冯元一进宫之后迅速鹊起,因为他毕竟是官家之后,无论是素养还是规矩都远超同龄人。因此老太监们都很喜欢他,也得以获得了接近武则天的机会。

当时的武皇帝已经年近70了,看到行事聪慧、口齿伶俐的冯力士也很喜欢,就让他侍奉在自己左右。然而事情往往很无奈,看似平步青云的冯力士因为一次意外被同僚牵连,惹得皇帝大怒。武则天将其鞭打之后逐出了皇宫。

出了宫的冯力士变得一无所有,过起了食不果腹的日子。眼见就要被命运抛弃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位曾在宫中任职的老宦官高延福。高延福在宫中时就颇为看好冯元一,如今看到其遭到大难,心中便动了恻隐之心,收其为养子。冯力士也就摇身一变,完成历史性的转折,变为了未来要名闻天下的高力士。

二、高力士崛起

有了“高延福干儿子”的身份,高力士拥有了与朝中权贵结交的便利条件。后来经过武则天的侄子活动关系,武皇帝消除了怨气,将高力士重召回宫。获得二次机会的高力士变得愈发低调。数年后,武则天愈发昏聩。高力士看出国家政权将来还要回归李唐,就用发展的眼光对准了李家的贵族们。在众多王子之中,他偏偏选中了楚王李隆基,赢在了未来的起跑线上。

提起“玄武门之变”,很多人想到的是李世民攻击自己兄弟的那场政变。其实玄武门在唐代一共发生了四次政变,后面三次都与李隆基有关。而那三次政变中,高力士都一直紧紧跟随在李隆基左右。

长安十二时辰徐宾与皇帝(长安十二时辰中郭利仕如何从高官子弟变成皇帝身边的红人)(3)

后来唐玄宗登基大赦天下,封赏群臣,高力士也水涨船高成为了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这也就是《长安十二时辰》中“郭将军”的由来。在高力士左右侍奉李隆基时,高延福早就跑到高州养马去了。这是一个绝好的差事,既躲过了杀机四伏的宫廷,又获得了不愁吃喝的肥差。唐玄宗登基后,他派宰相姚崇到高州视察马政。这可愁怀了高延福,因为他在高州这几年光想着自己了,将养马的粮草私卖,自己天天美味佳肴喂得肠肥肚满,战马却是骨瘦如柴。

高延福思来想去,只能依靠“儿子”高力士了。姚崇到达高州后马上去找高延福,没有找到。他以为高延福在野外放马未归,于是又去城外寻找,只见一群拴在树上的瘦马旁有一个高大健壮的身影。姚崇上前一看,只见皇帝身边的红人高力士正自己一人割草喂马,弄得满身大汗,他问道:“就你一个人喂马吗?这么一大群马,何时才能喂饱啊?”高力士哭丧着脸说:“大人你有所不知,我爹他患病数月卧床不起,为了治病连马粮都卖光了,至今也没把病治好。我爹生病事小,如果马养不好影响了国家战事才是大罪啊。”高力士的回答让姚崇深受感动,回京之后对皇帝大大夸赞了高力士一番。

长安十二时辰徐宾与皇帝(长安十二时辰中郭利仕如何从高官子弟变成皇帝身边的红人)(4)

看到这里,高力士是忠是奸根本无法得出结论。他更多的像是一个投机倒把份子。其实作为弱势群体,在混乱的政坛中只能见机而动。如果非要展现出忠和奸的鲜明性格,估计许多小太监都活不过第一集的前五分钟。

三、高力士的进击

开元元年,宰相姚崇上奏唐玄宗,希望皇帝审批自己任命的基层官员。没想到李隆基一直仰在椅子上看屋顶,置之不理。姚崇几次上奏,皇帝都是如此。宰相有点慌了,匆忙离开宫廷。高力士看在眼里,忍不住问道:“宰相是文官之首,陛下这样做是不是有些不尊重人啊。”

长安十二时辰徐宾与皇帝(长安十二时辰中郭利仕如何从高官子弟变成皇帝身边的红人)(5)

李隆基说:“如果是国家大事我自然要听,但基层官员的任命宰相就能自行裁决,不用跑来征求我的意见。”高力士明白了皇帝的意思,这是对宰相的充分信任。于是他专程跑到姚崇的办公室将情况说明。宰相听完,立即打消了工作上的顾虑,还夸赞皇帝是“识君人之体”。

开元十年,朔方节度使为了邀功擅自杀了已经归顺朝廷的少数民族首领,引发边境九个部族骚乱,张说被皇帝派去解决难题。当时可以说非常危险,一不留神就是杀身之祸,甚至连边境的将领都劝张说不要深入险境。张说不仅坚持去了,还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将九个边族全部安抚下来。如此大功却没有换来嘉奖,因为当时的宰相李林甫与张说有过节,他诬告前者:勾结边族,妖言惑众,准备图谋不轨。皇帝得到宰相的报告后大怒,派高力士前去彻查。高力士在边境走访一番后,明白了事情原委,他这次没有明哲保身,而是选择与宰相硬刚。不仅如实汇报了情况,还极力保下了张说。

四、最后的最后

从上两件事我们可以看出,高力士的身上其实拥有“正义”两个字,“灵活”是他的生存之道。其实太监与文官不同,文官的权力是自己的职责给的,太监的权力完全是皇帝给的。如果皇帝贤明则不会出现奸佞的太监,甚至身旁的太监都不会太出名,因为没有市场;如果皇帝昏庸,再自律的太监也会逐步邪恶,因为市场广阔。

长安十二时辰徐宾与皇帝(长安十二时辰中郭利仕如何从高官子弟变成皇帝身边的红人)(6)

吕凉老师将郭利仕(高力士)表现地恰到好处,他受制于皇帝欲言又止,但绝境中依然要为李必出头;对宰相不卑不亢,对张小敬又深恶痛绝。因为这不是他为了皇帝做的,而是皇帝希望他这么做。相对于无数版的高力士,《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可能是最没有脸谱化的,最贴近人性的。

参考资料:《长安十二时辰》《大唐显宦高力士》《唐玄宗的真相》

中国第一桩被载入史册的家暴案:打老婆的男人下场有多惨?

陆游用过的“省油灯”究竟有多省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