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北三省大部分地区位于胡焕庸线的右边,也就是说,属于降雨量、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
胡焕庸线
红色部分降雨量充沛,黄色部分降雨量稀少
中国绝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红色部分
而且,东北是黑土地。为什么是黑土地呢?因为东北数亿年以来,大量腐死的植物,化成大量的腐殖质,这些腐殖质渗入土地里,长年累月,形成了黑色的土地,所以东北是黑土地,也所以这种黑土地的肥力,很足,是妥妥的沃土。
东北的黑土地,这种土地说白了
其实就是远古植物遗骸的浓缩颗粒
非常肥沃,很适合农耕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东北这片沃土,为什么在历史上,却一直地广人稀呢?
老冯今天用大家能听懂的话,把这事给大家解释清楚。
简单地说,原因主要是两点:
第一点:古代东北棉花不普及,东北土著依靠兽皮过冬。兽皮的数量,限制了人口的数量。
第二点:古代东北土著由于缺乏技术,解决不了两个问题:
一个是冻土犁不翻
一个是沼泽抽不干
我展开来跟大家细说一下。
首先说第一点,气候。
大家要知道,东北的冬天,零下20至50度的严寒,没有棉衣,是真要死人的。古代东北土著,例如肃慎、靺鞨、女真、挹娄、勿吉,他们是依靠什么在零下20至50度的严寒中活下来的?
答案是:兽皮。
例如:貂皮、狐皮、虎皮、貉子皮,等等。
穿着兽皮的女真武士(剧照)
但是,兽皮有一个很大的毛病,那就是:具有稀缺性。
是的。兽皮要从野兽的身上剥夺,这活,比在地里种棉花,难度大多了。
所以在古代东北,肃慎、靺鞨、女真、挹娄、勿吉这些土著,他们人口的繁衍,要受到兽皮数量的制约,这听起来很荒诞,但确实就是这样悲惨:东北,实在是太冷了。
举个例子,古代女真部落一个家庭,一夫一妻三个小孩,全家五张兽皮,一人一张兽皮,勉强靠它过冬,可是一旦被人盗走、抢走、或者遗失一张兽皮,那么意味着其中有一个孩子,即将熬不过这个寒冬,TA会冷死、或者因为受冻而病死。
须知,一个家庭如果只有两个孩子存活,那么这个民族的人口,就增长不了。
广东人不会因为在冬天丢了一件大衣而冻死,但那是东北,零下20到50度,那不是开玩笑的,是真会死人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古人说,长城以北,都是 “苦寒之地”。因为它是真的苦,不是闹着玩的。
那么我们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历史上的东北土著,他们不种棉花呢?学会种棉花,就可以穿棉衣了,就可以不靠兽皮了。
棉花,这种从古印度传入的植物
拯救了许多怕冷的人
答案是:东北古代根本没有棉花。
是的。即使在中原汉地,棉花的大规模种植,也是在宋代以后,也就是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东北是没有棉花的。
而更要命的是,历史上的东北,不但没有棉花,而且还不适合种棉花。
是的。东北的气候、水文、土壤等条件,不适合种棉花,1950年代我国不信邪,在辽宁种了棉花,结果发现收成很惨淡,而黑龙江、吉林种棉花,收成更是不堪入目。
是的,东北不适合种棉花,即使在宋朝,一个汉人把棉花种子送给女真人,这个女真人拿着棉花的种子回到黑龙江,也是种不成的。
中国棉花主要产地分布图,不包含东北,东北自古以来不适合种棉花
好了,说完第一点,我们来说第二点:冻土和沼泽的问题。
大家要知道,东北虽然是黑土地,很肥沃,但是,东北的黑土地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广泛被冻土覆盖。
也就是说,你需要先把那层冻土犁翻了,然后才能耕种底下那个黑土层。
然而,在没有农业机械的古代,东北的土著们,根本就犁不开那层冻土、并使黑土地暴露出来,所以在古代,东北的土地,广泛不适合农耕,虽然也有零星的小块地区曾经有过农耕,但是,就东北的大片土地来说,在古代一直是未开发的状态,尤其是黑龙江和吉林两省。
东北冻土
要把这些冻土犁松了、刨开了,露出底下的黑土地,然后才可以耕种,这个工程对于科技落后的东北原住民,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直到1950至1970年代,我国从苏联师父的手中学会了制造拖拉机、旋耕机等一系列的农业机械,这才有条件,用能源的力量替代人力、畜力,才最终把东北的冻土犁翻了,露出了底下肥沃的黑土地,于是,才将“北大荒”化成了今天的“北大仓”。
是的,真正开发东北的农业,其实是1950年之后的事情。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沼泽。
古代东北由于水资源丰富,几个大平原,例如说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等,其实不是什么平坦待开垦的好地,而是沼泽地!
对。沼泽地。
开发之前的东北平原充满沼泽,在没有大型抽水机械的古代,要把水抽干,难于登天
就是当年红军过的那种草地,人走在上面,是会陷下去的。
这种沼泽地,虽然肥沃,但是,你必须先把水抽干了,才能开垦,而这对于古代的东北土著来说,他们根本无能无力。
我们也是在1950年之后,才组织垦荒,利用大型农业机械的力量,把东北几个大平原的沼泽地的水抽干了,然后才开始垦的荒,而对于古代的女真、靺鞨人来说,这是不可想象的。
好吧,我们总结一下:古代东北虽然肥沃但却地广人稀、无法承载繁盛的人口,主要原因有这么几个:
1、没有棉花解决不了庞大人口过冬问题;
2、没有农业机械无法解决犁翻冻土问题;
3、没有排水机器,解决不了沼泽地抽干问题。
可能还有其他,需要补充的读者朋友,欢迎在下方留言补充。
东北丰收的田野
是现代农业科技,把东北从北大荒,化为北大仓
那么我们今天把这事整明白,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我想至少有两点启发:
第一个启发:人世间许多令我们疑惑不解的现象,其实都是有原因的,例如“东北肥沃”和“地广人稀”这两个矛盾的现象,其实我们一探究,一解释,就可以发现其中的原委。
第二个启发:人世间的许多困难,其实都是可以解决的,例如我们利用棉花,把极寒地区庞大人口过冬的问题解决了,利用农业机械,把犁翻冻土、抽干沼泽这些问题,都解决了,试想,假如当年女真人、靺鞨人能解决这些问题,那么他们在历史上就会形成一个人口庞大的超级民族。历史就要改写。
今天的东北
已经成为中国粮食主要供应地之一
今日份彩蛋
为什么宋、元、明、清没在长安建都?
西安,古称长安,是古代中国著名的都城。
在中国的历史上,许多朝代都在西安建都。
例如,周、汉、隋、唐,这些王朝,都在西安建都。
长安,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
那么,为何唐朝灭亡了之后,我国的朝代,宋、元、明、清,再也没有定都长安呢?
古都长安
熬不过气候变迁,暮然回首,竟已沧海桑田
答案是这样的:
因为唐代之后,气候变冷,包含整个陕西省在内的西北地区,降雨量下滑,开始变得贫瘠,而且,随着气候的变冷,关中平原的湖泊消失,陕西的草原,也逐渐沙化、荒漠化。
于是,随着气候变冷,中华汉地的经济中心,开始东移,开始转移到东面一些降雨量更充足的、更富饶的城市,例如说开封、杭州、北京、南京等地。
经济中心一旦向东转移了,那么,长安(西安)也就不再适合做首都了。
为什么?
因为在古代,交通不方便,一个国家的首都,不能离经济中心太远,离得太远,征税和行政的成本,就会高到吓人。
举个具体的例子:
假设经济中心在临安(杭州),而行政中心在长安(西安),那么,从临安征收的10000斤粮食,运往长安,补给京畿地区的部队,这一路上是1500公里。
10000斤补给粮食,在1500公里的一路上,不断损耗,从临安运达长安,往往只剩下1000斤了。
这显然是非常不靠谱、非常荒诞的,绝不可行。
所以我们古代有一种说法,叫做 “千里不运粮”,也就是说,超过五百公里的路程,原则上,不运送粮食。为什么?因为路上粮食的损耗太大,运输成本太高,得不偿失。
这种运粮模式只适用于短途
在古代只要超过500公里
就开始变得不划算
当然了,有运河又不一样,有了运河,不要说一千里,就算两三千里,都可以运粮,因为水运的损耗,没有陆运那么大。
所以说,在古代,一个国家的首都,不能离经济中心太远。
想当年国民党定都南京,就是因为当时的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是最大的税源。300公里的路程,当时开车六个小时。
上午打电话,下午银行的钱,就从上海押到南京。可以接受。
南京离上海300公里,民国时期驾车六小时,国民党不能把首都安在上海,因为太容易受到攻击,但又不能离经济中心(上海)太远,所以,南京扮演了折衷的替代品
陕西由于气候变冷,经济凋敝,不再适合作为中华帝国的首都,所以后来宋、元、明、清等朝代的都城,不再设在西安。
沧海桑田,我们在西北看到许多的城市废墟,例如说什么楼兰古城、圆沙古城、交河故城等,原来在2000多年前,都是气候宜人、降雨充沛、物产丰富、人丁兴旺的地方,后来气候变化,西北地区降雨量断崖式下跌,许多地方,都变得不适合人类居住,最终,也就只能化为一个个的废墟。
顺便告诉大家,西藏经历了吐蕃帝国的强盛之后,后来一落千丈,再也没有兴盛过,本质原因,也是因为气候变冷了。
吐蕃帝国元首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想象图
西藏因气候变暖、农业发展而兴盛,后来因气候变冷、农业凋敝而破败,吐蕃帝国灭亡至今,仍不得翻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