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道德经详解·章五,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道德经第十五章帛书?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道德经第十五章帛书(帛书道德经详解)

道德经第十五章帛书

帛书道德经详解·章五

阅读导引:

本章虽仅46字,但信息量很大。由“天地不仁”、“动而俞出”引出了学习知识、养生处事的要诀,即“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原文断句:

天地不仁⑴,以万物为芻狗⑵;圣人不仁,以百姓为芻狗。天地之间,其猶橐籥⑶舆,虚而不屈⑷,动而俞⑸出。多闻数穷⑹,不若守于中⑺。

文字释义:

⑴天地不仁:◆天,指事字。用“人头顶上的方”表示“上面的空间”;本义是人头顶上方的空间。因日出日落会使天空出现周期性的明暗变化,故引申指“一昼夜”;一天。天覆地载,人居其间。古人认为人是“天之阳气”和“地之阴气”交感的产物;故“天”又有“造物主”的含义。◆地,与“天”相对,意指人脚底下的承载万物的实在。引申指活动的区域、场所等;如地方、场地、产地等。◆仁。据专家考证,认为“仁”字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虽然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对“仁”的解释说法不一,但普通认为是儒家倡导的一个观念;如“仁爱”、“仁义”、“仁政”等。有趣的是,儒家学说如《论语》、《礼记》和《孟子》对“仁”的解释也不统一,但普遍包含“同情”的含义;如友善、亲爱、关怀等。因此,可以确定“仁”的基本含义是“同情”、“怜悯”;相互同情,相互怜悯。★天地不仁:天地不相互同情。即天地没有同情心。

顺便说一句,道家反对“仁”。道家认为人们之间需要“相互帮助”但不需要“相互同情和怜悯”;如果社会中出现了人们“相互同情和怜悯”现象,那必然是治理失败、人们生活凄惨的无道社会。与其让鱼儿相濡以沫,不如让鱼儿相忘于江海。与其让人们生活凄苦、相互同情,不如让人们衣食无忧、相互忘记。简单地说,道家主张,社会统御者应该给民众实实在在的实惠,而不是虚情假意的关怀。

⑵芻狗:古代结草为狗形,用于祭祀,用毕则弃。意指无所谓的、无足轻重之物。

⑶橐籥(tuó yuè):古代吹火用的风箱。

⑷屈:本义是使弯曲,被弯曲。引申指“低头,降服”;如屈服、屈从。又引申为“冤枉,叫人不痛快”;如冤屈、委屈、屈辱。“屈”与“伸”相对;“曲”与“直”相对。

⑸俞:古同“愈”,更加。

⑹数穷:◆数,本义是查点、统计。引申为查点的结果,即数量、数目。又引申指表示查点结果或计算的符号,如数字,术数。◆穷,造字的本义为身居洞穴。引申为生活条件艰苦,物质上的困顿、贫困的。又引申为“用完了”,尽、完、终结,追究等含义。

⑺中:<名>(zhōng)与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相同的位置,即中心。泛指一个地区内或一个时期内,中间、之内。<形>不偏不倚的,恰到好处的、合适的。<动>(zhòng),正对上,正好符合;如命中,百发百中。

句义详解: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芻狗。

天地没有同情心,对待万物就像对待用完即弃的物品一样,任由其自生自灭;圣人没有同情心,对待百姓就像对待用完即弃的物品一样,任由其自生自灭。

★老子告诉我们天地和圣人没有同情心。这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如果我们能明白“情”的含义,或许感觉有大用。

天地无情当然没有“同情心”。此处的“天地”代指“道”。正如《道德经》第二章所说的“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因为不生不灭的“道”没有主观意愿,虽然生成了万物但不知也不管其生出的是什么,任由万物自生自灭;所以无情无义、冷漠残酷,没有同情心。“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有趣的是,虽然“道”无情,但其生的万物皆有情。万水千山总是情。“情”的含义是什么?

“情”的准确含义是“人响应外界信息作用做出的反应”。爱情、亲情、友情、情况、情感和表情等等,其中的“情”都是“人响应外界信息作用做出的反应”。虽然天地无情,但天地交感产生的生命必须“有情”。因为“生命过程”本质是“生物响应外界信息作用的过程”;例如,怒、喜、思、忧和恐等不是人的“主观”情绪;而是人的五脏(肝、心、脾、肺和肾)对外界信息作用做出的反应(详见《黄帝内经》)。简单地说,虽然“情”是人类定义的概念,其实是描述万物响应信息作用做出的反应;仅是人类经过比较把“情”分类为“喜怒哀怨忧思”等等。万物皆有情,“情”是客观存在。猪马牛羊花草树木等所有生物都有“情”,区别在于生物能否自知有“情”以及如何处理“情”。有智力的人不仅有情,而且能知情和合理地处理情感。

有智力的人可以通过“表情”(表现出来的情)看出人对事物的“态度”,能通过“表情”发现外界事物或信息对人作用的结果。这对人类来说显然有大用。

圣人当然有情感但不会同情人。为什么?因为圣人明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可以帮助人,但不会同情人、可怜人。人必须有尊严,需要帮助但不需要同情。同情而不帮助显然是虚情假意。因此,老子留下《道德经》仅是帮助人类悟道,而不是同情人类;至于人类能否理解、接受其帮助,完全取决于人类自己的智力水平。同理,我们研读详解《道德经》是为了接受老子的帮助。

顺便理解“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其中的“命”是指事物的“内因”,其中的“天”是指“外因”。内因是外因作用的结果,外因是内因生成的环境;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事物的运动变化和生死过程。如果生命内因(命)能与外因(天)和谐相处,那生命就能持续下去;反之亦然。所谓“昙花一现”或“与天地同寿”是指“事物的内因适应外因的程度”;内因如能适应外因则生存,否则立即在外因作用下发生变化;如此而已。★对于有“智力”的人来说,“命”和“天”都可变;至于如何变,要看人的“智力”水平,即要看人如何使用“智力”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

正是因为“天地不仁”,所以有智慧的人才可以利用“天地不仁”与天地共存。因此,道家认为,只要人能悟道、找到使人的内因适应外因的方法,就能与天地同寿。可以说,人既渺小又伟大,渺小还是伟大取决于个人的智力水平。古往今来,那些被人们视为伟大者都是些什么人?

有智力的人类应该怎么做才能健康长寿甚至“与天地同寿”?老子以“风箱原理”为例,建议人们“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天地之间,其猶橐籥舆,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天地之间就像吹火用的风箱啊,看似空虚实则充满不愿屈服的弹性,动的越厉害生出的东西越多。与其获得很多让自己穷尽心机而不知如何处理的信息;不如让自己的思维处于和谐有序的适宜状态。

老子用风箱比喻天地(阴阳)交感生万物的情形。阴阳交感越频繁、越剧烈则产生的运动变化越复杂、越纷乱,对于生物来说越危险。例如,环境剧烈变化产生的暴雨、暴雪、洪水和台风等会对生物造成伤害,被人类视为“自然灾害”。同理,人体内的物质运动或情感变化剧烈,也会给人体造成伤害。从而引出本章最重要的一句话,“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多闻数穷”有害无益。“多闻数穷”是指“获得了穷尽计算能力的信息”,即获得了数不尽的不知如何处理的信息。人确实应该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便于找到或学会处理信息的方法,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这就是教学的目的。然而,不是说人获得的信息越多越好。如果获得的信息量超过了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就会像“剧烈拉动的风箱”一样让大脑忙不过来、运动剧烈而受伤害,甚至能让人疯掉。因此,学习(获取信息)必须循序渐进,获得的信息量必须与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相匹配,切不可贪多贪快;否则不仅徒劳无益,反而伤害自己,甚至使自己走向反面。小马过河故事有类似的含义。虽然小马获得了松鼠和老牛关于河水深度的信息;但不会处理信息、不知所措,只好回去问老马。老马可以教小马用“数学方法”计算河水深度,但没这么做;而是让小马自己去试试。因此,人们皆以为该故事讲的是“须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而不知该故事也讲了“多闻数穷”的道理。“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是有条件的,必须能“听懂”且能正确处理“听到的信息”;否则听的越多反而越乱。

“不若守于中”。我们已经明白“无为、相对性、情”这几个重要概念,可以明白“中”的含义了。“中”是相对于“偏”的概念。假如人的正常体温是37℃;那体温处于37℃是“中”,体温高于或低于37℃是“偏”;“偏”了就意味着生病,且“偏”的越多病情越重;维持在37℃就是守在中间位置,即“守于中”。如果人们试图获得很多信息而不知如何处理,使自己的思维活动偏离了和谐有序状态而陷入混乱;那就是不中,显然“不若守于中”。简而言之,千万不要让自己处在信息旋涡或信息风暴中。过多的信息作用会让人头脑发热、思维混乱、冲动而不能自制;不如让自己的思维处于和谐有序的适宜状态。

准确理解“中”、“正”、“和”、“善”。这是《道德经》中比较重要的概念。“无为”原理告诉我们“精神是产生力的原因”;“力”是精神使物与物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因此,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中”是指力的“作用点”处在适宜的位置;不偏。“正”是指力的作用“方向”适宜;不反。“和”是指力的“大小”适宜;力不大不小刚刚好,既能达到作用效果又不会引起剧烈反应。“善”是指作用的结果适宜,吉祥。人与人以及人与物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要尽量做到“中、正、和、善”。

切记!人的生命过程是响应信息作用的过程。如何让人的生命过程尽可能的长呢?就看人们如何获取和响应信息。多闻数穷,不若守与中。

很多版本把“多闻数穷”改为“多言数穷”,是“不能理解”还是“故意曲解”?

白话译文:

天地没有同情心,对待万物就像对待用完即弃的物品一样,任由其自生自灭;圣人没有同情心,对待百姓就像对待用完即弃的物品一样,任由其自生自灭。天地之间就像吹火用的风箱啊,看似空虚实则充满不愿屈服的弹性,动的越厉害生出的东西越多。与其获得很多让自己穷尽心机而不知如何处理的信息;不如让自己的思维处于和谐有序的适宜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