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保健操可以预防近视的具体数据(眼保健操真能保护视力)(1)

“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眼保健操,现在开始……”无论是“70后”还是“00后”,对眼保健操开头的几句口号大概都不陌生。然而,眼保健操做了这么多年,“小眼镜”还是不少,孩子的近视发病率甚至越来越高,那么,这操还要再做下去吗?眼保健操真的有用吗?

不能说没用,还有升级版

“近视眼的成因之一是长期看近处,导致睫状肌调节痉挛。眼保健操的设计初衷是想通过一种方法让睫状肌周围放松,增加血供,达到延缓近视发展的目的,不能说没有用。”北京中医医院眼科主任杨迎新说。

据介绍,眼保健操通过刺激眼周的穴位,主要起到两个作用,一是调节睫状肌的麻痹状态,使其处于放松状态;二是增加眼部的血供,眼睛的血流增加后,也有利于睫状肌放松。

在中医领域,眼保健操出现了“升级版”。国医大师贺普仁根据中医的经络学发明了“贺氏三通法”,该方法主要由对眼睛周围穴位进行电梅花针叩击治疗、雷火炙,以及“贴耳豆”三种中医技法组成,相当于“医院版”的眼保健操。

杨迎新介绍,假性近视的原理主要是睫状肌调节痉挛,现称为调节滞后。“对假性近视的治疗要重视。正常情况下,孩子的近视度数每年会增加50度,采用一定的方法治疗,每年可能只增加约20度,能让孩子延缓发展为真性近视。”杨迎新说。

预防、延缓近视都有哪些方法?

多位受访眼科专家建议,减少近距离用眼、增加户外活动、追踪屈光发育情况、及时筛查佩戴眼镜等,都对预防、延缓孩子近视的发生、发展有积极作用。

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李莉说,减少近距离用眼及增加户外活动是防控近视的有效手段。建议孩子近距离用眼半小时后,向远处眺望或做做眼保健操缓解一下疲劳。现在很多孩子经常处于室内环境,对保护视力不利,课间休息时应到户外活动。有循证研究表明,每天2小时的户外运动有助于降低近视发生、发展的机率。

李莉建议,对于有近视遗传因素或喜欢近距离视物的孩子,要早做筛查,健康用眼,一旦确诊是近视就要配戴眼镜。如果不配戴眼镜,孩子为了看清远处的物体,眼睛会过度使用调节功能,反而会加速近视发展。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副研究员李仕明说,近视发生、发展的主要年龄在6岁至12岁,随着眼轴发育,少年儿童平均每年近视度数增加50度至75度。孩子的视力变化和身高体重是一样的,符合一定的年龄规律,因此建议给孩子建立连续的视觉健康档案,追踪屈光发育情况。(记者林苗苗、毛伟豪 参与采写:韩扬眉) 据新华社北京电

■链接

近视防治当心两大误区

据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罗静介绍,近视防治容易陷入两大误区。误区一是认为药物和仪器能治疗真性近视。在市面上,号称能治疗近视的药物和仪器不在少数,不少家长也愿意一试,其实假性近视是可以恢复的,科学的、合格的药物或仪器可能对假性近视有效果,但对于真性近视目前尚无药物或仪器治愈,只能靠配戴眼镜来矫正。

误区二是越戴近视眼镜近视度数越深。不少家长常抱怨,孩子戴上眼镜后,度数越来越深,因此认为孩子戴眼镜后,近视度数会增长。这实际上是一个误区,配戴眼镜本身就是矫正视力的方法,近视患者不戴眼镜可能会加速近视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不合格的眼镜确实会导致度数加深。因此,医学验光配镜十分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