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国范围内有众多的传统节日,为欢庆这些传统节日,更为普通百姓能记住这些传统文化习俗,自然就形成了固定的法定公众假期,一系列的假期就有春节、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十一等等。端午节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身在何方,炎黄子孙都会刻骨铭心的记住,以至于举行极其丰富的庆祝活动,彰显端午节的特殊意义,说到端午节,不禁有人会问,端午节究竟起源于什么时候?有什么传统的民俗习惯?实际上,端午节的习俗习惯有很多,而这一习惯人们平时都可能经常做,即便不是端午节当天。

端午节的起源时间(端午节起源于什么时候)(1)

首先谈谈端午节的由来和起源时间,据说端午节的起源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最为人赞同的当属于屈原投江之说。说法一,伍子胥是吴国夫差的臣子,助吴伐楚并攻破楚国都城,后又助阖闾之子夫差打败越国,但受夫差猜忌自裁,五月五日沉入江底。说法二,东汉曹娥的父亲溺于江中,曹娥嚎哭终日,在五月五日投江救父亲的尸首,被传为佳话。说法三,介子推说,据传寒食节与清明节由来传说的主角,同时也是端午节的由来人物。说法四,屈原投江之说,楚国大夫屈原忧国忧民,在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后,无力回天下留下绝笔信,在五月五日投江而亡,后世人为纪念屈原大夫,将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定为端午节,沿袭数千年,这也是最为世人信服的说法,所以普遍人认为端午节起源时间为约公元前278年,但也受到历史学家的质疑。

端午节的起源时间(端午节起源于什么时候)(2)

其次端午节有哪些传统民俗习惯呢?就包括以下的部分民俗习惯。

习惯一,划龙舟比赛。古时盛行于吴、越、楚,现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十分流行,尤其是广东地区,端午节当天,每个村落都会龙舟竞渡,赛出冠军,以求风调雨顺,事事如意。

习惯二,挂艾草与菖蒲。艾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可以驱除蚊虫,更被人们誉为挡煞神物,在端午节那天,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前挂上一扎艾草和菖蒲。

端午节的起源时间(端午节起源于什么时候)(3)

习惯三,端午食粽。粽子俗称籺,分为“咸粽”和“甜粽”两大类,而我国南北各地的粽子又有区分。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将之解释为“芦叶裹米也”,顾名思义,粽子通常以芦叶为外层包装。

端午节的起源时间(端午节起源于什么时候)(4)

习惯四,草药水(沐兰汤)。即在端午节那天,人们就会煮草药水洗澡,而洗草药水可治皮肤病,驱除霉运。习惯五,五色丝线。习惯六,打午时水。习惯七,铸阳燧。习惯八,浸龙舟水。习惯九,放纸鸢,即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紧拉系在上面的长线,借助风力将其升至天空中,而这个习惯人们平时都可能做,不管是什么年龄段的人们。

端午节的起源时间(端午节起源于什么时候)(5)

更多精彩,私信小编,点关注哦,关注微信公众号小松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