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的画马过程(至哉人与马有如云中龙)(1)

徐悲鸿的画马过程(至哉人与马有如云中龙)(2)

徐悲鸿的画马过程(至哉人与马有如云中龙)(3)

至哉人与马,有如云中龙。徐悲鸿画马,画出了中国人的精气神

徐悲鸿画马,独步画坛,实为一绝

坊间流传:白石虾虫悲鸿马,可染水牛黄胄驴。苦禅老鹰大羽鸡,宾虹山水魏楚鱼。徐悲鸿画马,独步画坛,实为一绝。绝就绝在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画中的马,都是那么骨骼精奇、精神抖擞,有如天马踢踏,总给人一种意气风发、振奋向上的感觉。提气!有劲!所以人们都爱看徐悲鸿画的马。

徐悲鸿的画马过程(至哉人与马有如云中龙)(4)

徐悲鸿画马,无论奔马、立马、走马、饮马、群马,都赋予了充沛的生命力,千变万化,各尽其妙。我最喜欢的是这幅《奔马图》。整匹马在高速奔跑中,用墨淋漓奔放,构图十分严谨,既充分发挥了中国传统写意画的简洁与凝练,又能结合西洋画的块面与光影,马的形体强健有力,纵横驰骋,气势磅礴。蓬松的马鬃、飞扬的马尾、尤其是马头上那一道白光,象征着速度、象征着奔向太阳、“奔向光明”。题诗是:“问汝健足果何用,为觅生刍尽日驰”。无羁群,尚桀傲,发胸中块垒,掘民族精神,观之令人热血沸腾、神往不已。

徐悲鸿的画马过程(至哉人与马有如云中龙)(5)

神骏如电。徐悲鸿大师画马技法特点和历史意义

古代画马的大师有唐代的韩干、北宋李公麟、金代赵霖、元代赵孟頫、清郎世宁等人。徐悲鸿大师笔下的马与古代大师的马有什么不一样呢?那就是融中西技法于一炉、融合了中国画的大写意技法和西洋画的透视法,既注重中国画的线条,又有西法的立体感,同时兼备有速度感和精气神,让人感觉神骏如电,就要从画中破空而出。这是如何实现的呢?

一切艺术的实践都源自于磨练苦功。做到“胸有丘壑”、“造化在手”。徐悲鸿画马十分入迷,苦练真功,他整天沉浸在马的世界里,几乎每天都在画马,他小屋的墙上,贴满了骏马图。徐悲鸿为了画好高速奔跑的马,常常跟在马车后面,仔细观察马跑动的样子。有许多次,他只顾观察,没有注意脚下的路,结果摔跤,弄得满身尘土,手、脚、脸都擦破了,但他爬起来,又继续追赶马。终于,功到自然成,徐悲鸿成功了。他画的骏马图成了全世界公认的艺术珍品。一幅艺术珍品,要求极高:它要在内容上,是客观美的精粹集中,与人的精神境界融合,经过高度艺匠加工成为艺术,最高境界是神韵。美的境界、诗的境界,人间至美,神而明之,非语言所能传达。

徐悲鸿的画马过程(至哉人与马有如云中龙)(6)

至哉人与马,有如云中龙。徐悲鸿画马,画出了中国人的精气神

徐悲鸿大师画马也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他画马的巅峰时期大约都在1943年左右,正是抗战紧要关头。徐悲鸿的马生机勃勃,蕴涵着激情奔放的精神力量,极富阳刚之气。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精神感召力,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抗日决心。

博大精深的马文化,蕴涵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

“马八尺以上为龙。”

——《周礼·庾人》

中华民族崇尚龙马精神。这源自于《易经》里的乾坤卦:乾,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时乘六龙以御天。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元亨,利牝马之贞。

行天者莫若龙,行地者莫若马。龙行天是为阳,马行地是为阴。汉代王充说:“世俗画龙之象,马首蛇尾”(《论衡·龙虚》)。古人也常称马为龙。

徐悲鸿的画马过程(至哉人与马有如云中龙)(7)

中华民族热爱马、尊重马、崇拜马。古今往来,多少英雄豪杰纵马驰骋,开疆拓土,成就伟业。在古代,马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天下,是在马背上打下来的。我们把具有非凡才干的人称为“千里马”。“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在冷兵器时代,交战双方拥有马匹的数量,往往是代表军力和决定胜负的一个标志。战国七雄之首的秦国,有车千乘,骑万匹,卒百万,兵强马壮。秦始皇兵马俑坑内的大量战车,骑兵俑和步兵俑,就是秦国强大军队的缩影。

徐悲鸿的画马过程(至哉人与马有如云中龙)(8)

帝王将相都爱马,宝马良驹各有其名。

周穆王得八骏: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骅骝、绿耳。

秦始皇有“七龙”:追风、白兔、融景、追电、飞翮、铜雀、长凫。

唐太宗六骏:飒露紫、拳毛、白蹄、特勒骠、青骓、什伐赤。

唐玄宗六骏:红玉辇、紫玉辇、平山辇、凌云辇、飞香辇、百花辇。

......

徐悲鸿的画马过程(至哉人与马有如云中龙)(9)

历代诗人都有歌咏马的名篇。当骏马遇见诗歌,那将是怎样一种惊艳......

徐悲鸿的画马过程(至哉人与马有如云中龙)(10)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唐.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

徐悲鸿的画马过程(至哉人与马有如云中龙)(11)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唐.李白《侠客行》

徐悲鸿的画马过程(至哉人与马有如云中龙)(12)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唐.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徐悲鸿的画马过程(至哉人与马有如云中龙)(13)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唐.王维《观猎》

徐悲鸿的画马过程(至哉人与马有如云中龙)(14)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唐.李贺《马诗二十三首》

徐悲鸿的画马过程(至哉人与马有如云中龙)(15)

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

——崔与之《水调歌头·题剑阁》

徐悲鸿的画马过程(至哉人与马有如云中龙)(16)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毛泽东《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

徐悲鸿的画马过程(至哉人与马有如云中龙)(17)

至哉人与马,有如云中龙。徐悲鸿画马,画出了中国人的精气神

天马踢踏,神骏如电。龙马精神。马,是人类亲密的战友、生死与共的伙伴、吉祥的瑞兽。马,强劲而豪迈,雄壮而有力,轻捷而敏锐,平和而合群,勇敢而驯服,匀称而优美,人们敬马、爱马、崇拜马、歌颂马,形成了千百年来华夏民族独特的马文化,其中蕴涵着我们民族的精神与气质,那就是一往无前、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徐悲鸿大师画马,我们从中能感受到那种属于中国人的精气神。

【小贴士】家里摆放马的画、饰物讲究:马的本性豪放不羁,有着强健不息的气数。摆放的最佳位置在家中或工作场所的南方。马头朝外。


徐悲鸿的画马过程(至哉人与马有如云中龙)(18)

作者丨尔东说话

品读经典,书写人生。做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与践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