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记忆#​

我的家乡南社村,位于东莞市茶山镇东面,村面积6.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三千多,建村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是茶山镇里比较大的一条独立自然村,村辖下有7个村民小组。

我作为一个东莞七零后,生长在南社,读高中和大学时是在莞城,毕业后参加工作,工作地均在茶山镇内,其实一直没有怎么离开过家乡,所以谈不上什么记忆,毕竟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南社人,我见证了南社村的几十年发展,如果要谈什么记忆的话,我倒是可以说说自己对南社村的印象。

古榕树

其实,大家留意一下会发现,东莞好多农村都有榕树,听起来没有什么稀奇。但南社村围面中央的这棵榕树非常特别,它是南社村的一个重要标志。据历史记载,这棵大榕树已有五百多年树龄了。虽然是一棵老榕树,但它状如巨伞,树身围8.5米,高15米,纵宽29米,横宽25米,枝叶繁茂,几十年来都是这个模样,令人称奇!古榕树见证了南社几百年的发展,依然屹立不倒,它是村里的一棵风水宝树!

印象家乡河南介绍(家乡印象)(1)

印象家乡河南介绍(家乡印象)(2)

谢遇奇家庙

南社村有八百多年的历史,现存祠堂宗庙有22间,古民居达200多间。在这里,重点跟大家说一下谢遇奇家庙。家庙是我儿时玩耍常去的地方,因为自己的祖屋离它很近,不足一百米。谢遇奇是南社村谢氏族人中官位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天子建太庙,士大夫建家庙,百姓建宗祠。所以建家庙不是有钱就可以随便建的,而是对国家有一1定贡献才能建的。谢遇奇曾跟随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左宗棠平息新疆叛乱,官至副将,后升任漳州镇总兵,获封建威将军。由于谢遇奇功勋显赫,清朝慈禧太后恩准其在家乡建一座“家庙”,供后人铭鉴。家庙始建于1898年,落成时由当时著名书记家陶濬宣题写“家庙”两个大字。虽然家庙历经一百多年风雨,但古代的建筑艺术仍然完整留存。

印象家乡河南介绍(家乡印象)(3)

印象家乡河南介绍(家乡印象)(4)

印象家乡河南介绍(家乡印象)(5)

印象家乡河南介绍(家乡印象)(6)

荔枝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东莞荔枝盛产的地方,南社村即使是时到今日,仍有很多荔枝园。南社的荔枝品种以黑叶、糯米糍、桂味和槐枝和为,其中黑叶比较有名。当然,讲到口感好,还是糯米糍或桂味好食。以前,荔枝盛产时,还有人做荔枝干的生意,收购荔枝果制成荔枝干售卖。

印象家乡河南介绍(家乡印象)(7)

印象家乡河南介绍(家乡印象)(8)

后记

南社明清古村落始建于宋朝,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是保存完好的典型岭南血缘宗族村落,极具岭南农耕文化传统特色,景区先后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等殊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