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土会盟。何遵约法,韩弊烦刑。)九州禹迹,百郡秦并。

千字文061解析 千字文第二十一讲:九州禹迹(1)

上一次讲丢了三句——“践土会盟、何遵约法、韩弊烦刑”。大家也不提醒我!(笑)以后再有这种情况,要提醒一下,别再讲丢了!

“践土会盟”,还是讲晋文公,他成为霸主后在“践土”这个地方会盟诸侯。孔子说他“谲而不正”,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这次会盟,他不尊重周天子,对周天子呼来唤去,弄得孔子修《春秋》,只好写成“天子狩于河阳”,在字面上给周天子“挣”面子。

这当中有个字要解释一下,就是“盟”。这个字现在用得也不少,比如山盟海誓,小时候在老家小孩们都拜盟兄弟。当然,在古代“盟”字的宗教意义更强。我们看这个字的结构,上面是个“明”,是发音部分,下面是器皿的“皿”。在甲骨文里,这是个象形会意字,好像往碗或者盆里滴血。所以古代的“盟”跟血有关系,也就是所谓“血盟”,很神圣。我们看电视里演《水浒传》,经常有歃血为盟——往碗里倒上酒,用刀把手指划破,把血滴在酒里,然后喝下去,还有点盟誓那种庄重、神圣的意思。当然,这种事刚开始还行。《诗经》里讲“君子屡盟,乱是用长”,就是说春秋战国后期,盟誓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不管用。这跟现代人差不多,酒桌上逢人就拍胸脯的,多数不可信!

千字文061解析 千字文第二十一讲:九州禹迹(2)

下面是“何遵约法”。这是讲汉朝的事。“何”,就是萧何。我们都知道一个故事——萧何月下追韩信,还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都是这个“何”。“约法”是什么意思?有一个成语,叫“约法三章”。就是说,秦朝的法律特别多、特别杂,也特别严酷——

秦朝的老百姓为什么造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法律太严苛。我原来是搞法律的,学法制史的时候,看过一些秦朝的律令。严酷到什么程度?家里烧的炉灰倒在路上,被抓住了,就要把手砍掉!“烦”到什么程度?老百姓种地,一亩地下多少种(子)、株距多少、行距多少、什么时候种,法律里都有规定,几乎无所不包。有法律是好事,但是法网太密,老百姓动不动就犯法,就没法生活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有个孙宪忠老师,有一次和他交流,他说过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他说:法律有法律的边界,它只能在边界之内起作用,不能超过这个界限——两口子上床也要法律?!所以说,法律不是万能的,它要在一定的范围内起作用,不能指望它解决所有问题。这是讲秦朝法律“烦”、“酷”到什么程度。

千字文061解析 千字文第二十一讲:九州禹迹(3)

后来,项羽、刘邦这些人一起推翻秦朝。刘邦先入关,知道老百姓对秦朝的法律都很痛恨,就告诉老百姓:秦朝的法律都不用了,我们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也就是杀人偿命,伤了人、偷了东西该怎么抵罪、怎么抵罪,就是这么简单的三条。实际上,从法律的角度看,这三条一点也不简单,它把法律最主要的内容都说到了。我们经常说“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其实法律最根本的作用就是这个。这个做到了,社会基本上就能维持。也就是说,超出这些之外的,其实没有那么重要。汉朝创建之后,萧何是管内政的(相当于现在的总理),他遵行的就是“约法三章”。

千字文061解析 千字文第二十一讲:九州禹迹(4)

当然,这是《千字文》的说法,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并不完全是这样。汉朝对于秦朝的法律确实去掉一些太繁、太杂、太严酷的,但是主体还是保留下来,毕竟“帝国”有“帝国”的运行逻辑。所以“何遵约法”的说法有点夸张。

下一句是“韩弊烦刑”。这一句还是讲秦朝的法律。“韩”,是韩非。秦朝的法律思想从哪里来?法家!法家最有名的代表人物就是韩非,所以秦朝很多法律是以韩非的思想为出发点的。但是,韩非最后死在秦朝的监狱里,让人用毒酒毒死了。有人说,这是自作自受,你帮秦朝定了这么严密的法网,最后自己也死在这些法网上。这就叫“韩弊烦刑”。

这是上一次漏讲的三句。再往下是“九州禹迹,百郡秦并”。

千字文061解析 千字文第二十一讲:九州禹迹(5)

“九州”的说法,很多人认为自古就有。其实,大概到战国后期才有这种提法。因为“一统天下”的思想战国以前不可能有,“九州”只有在“一统天下”的视角下才能出现。更重要的是,华夏文明起源的中心在黄河流域中下游,而我们去看历史地理学方面的书就会发现,六、七千或者七、八千年前,华北中东部还没有形成——山东半岛高一点的地方能露出海面,其他地方都在海面以下。那时候的海岸线在什么地方?大概在我们石家庄这个位置,往东全是海。现在的华北平原,一直到沧州、黄骅那一带(南边也是这样),都是这七、八千年间由黄河淤泥冲积起来的。从这样的角度看,“九州”也肯定是一种后起的概念。

“禹迹”,是讲大禹治水到过的地方。按《尚书·禹贡》的说法,大禹治水到过“九州”,也就是豫、青、徐、扬、荆、梁、雍、冀、兖。刚才我们讲过,华北平原是在七、八千年的时间里慢慢形成的,禹生活的时代大概是四千多年以前,按时间推算,那时候华北平原的海岸线可能在衡水、深县一带,所谓的青州、冀州、兖州,有的还不存在,有的正在形成过程中。所以,说大禹治水到过九州,肯定是夸张的说法。

当然,这么说不是否定“大禹治水”,一个民族几千年记忆里的事,肯定有事实的影子,只不过因为时间的原因有夸大的地方。

说到“大禹治水”,大家可能都听过这个传说——禹的父亲鲧用“堵”的方式治水,结果失败了;禹用“疏”的方式,最后取得了成功。其实,关于“大禹治水”还有一些有意思的传说。比如,传统经典里有一种说法,大禹治水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找到了一种土,叫“息壤”——“息”是休息的那个“息”。“息”这个字很有意思,可以是停止的意思,休息嘛!也可以滋生的意思,比如:生息、利息。“息壤”的“息”是后一种意思,就是说这种土能自己生长,有点像肠子里的“息肉”,不知不觉就长大了。据说,禹找到了这种“息壤”,扔到慢慢变成陆地,最后把洪水治住了。

当然,这是古书里说的,大家当故事听。为什么讲这个?中国人的造字法或者说思想里有一种精神,从同一个地方出发,可以同时往相反的方向走,这一点很有意思。比如:“治”和“乱”,在甲骨文里是一个字。还有中国人讲危机,“危”和“机”也是并存的。

下面是“百郡秦并”。其实,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时候,不是百郡,而是三十六郡,到汉朝才分成一百多个郡,所以“百郡秦并”讲得不太准确。

以前讲过中国人的第五大发明——文官体制。这种文官体制就是在“百郡秦并”的时候大致成形。当然,文官体制发展的起点要早得多。刚才讲晋文公、讲“践土会盟”,差不多从那个时候就开始实验:诸侯征服了一块土地,怎么处理呢?刚开始,大家都没有好办法。派一个亲信过去,结果用不了多长时间,他站住脚,那地方就成他的了,不听我管,甚至反过来打我。这不行!那就让自己的孩子去管。可是,孩子没那么大能耐,用了不长时间,又让别人夺走!就这么反复拉锯,“磨”了几百年,最后“磨”出来的方法就是文官治理——武将打下来的地方,武将可以守卫,但治理要由文官来做,而且隔一段时间就要调走,换一个新的。中国的文官体制就是这样由法家发展起来的。我们这个国家为什么有“百郡秦并”,为什么那么早就能统一?就是因为这段时期发展出来的郡县制或者叫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

因为有上一次漏讲的,今天补上,后面少讲了两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