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食品概述、转基因食品分类、转基因食品有哪些特点和风险?

1 转基因概念

转基因技术指应用人工方法把某种生物的遗传物质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切割、拼接和重组,将重组的 DNA 通过各种途径导入并整合到某种宿主细胞或者个体的细胞核中,有目的地改变其遗传性状的生物技术 。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Foods , GMF又称基因修饰食品、改性基因食品)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从而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使其出现原物种不具有的性状或产物 。

我国《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对转基因食品的定义是:转基因食品系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包括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产品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直接加工品以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或者其直 接加 工 品为 原料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 。

2 转基因分类

转基因食品一般分为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食品3种。以食品的特殊效用为分类标准,转基因食品

可分为4种 。

2.1 抗病虫、抗除草剂转基因食品 农业生产中,除了自然环境制约农作物产量外,杂草和病虫害也影响产量。而化学制剂的过量施用,也损害了人类健康,加深了环境污染。抗病虫、抗除草剂的转基因食品可减少田间人工、机械的使用,并降低对土壤的侵蚀,从而解决除草剂和抗虫害化学制剂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进而降低成本。

2.2 抗胁迫转基因食品 胁迫是指对植物生长的不利环境,主要有温度胁迫(低温、高温)、水分胁迫(干旱、涝害)和化学胁迫(盐碱、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这些可能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或者产出率不高,而在农作物中,引进诸如抗旱、抗病毒、抗盐等基因,则可增强农作物对环境的适应性,降低环境对食品生物生长的制约,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3 高产优质转基因食品 通过转基因技术,生产出色香味俱全,营养药用功能俱佳的食品,可以大大满足人类对高质量生活的要求。

2.4 植物疫苗 指将某些致病微生物的蛋白或抗原基因通过转基因技术手段导入植物细胞中并表达,使该植物直接成为用于抵抗相关疾病的疫苗。这些疫苗有的可以直接吃,有的需提纯后才能食用。

什么是转基因食品如何区分(转基因食品概述)(1)

转基因食品概述、转基因食品分类、转基因食品有哪些特点和风险?

3转基因食品特点与风险

3.1 特点 转基因植物生产可增加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增强作物抗虫害、抗病毒等能力,提高农产品的耐贮性、延长保鲜期,可使农作物的开发时间缩短,摆脱季节和气候的影响,四季低成本供应,转基因食品还可以打破物种界限,人为改变其本身的特性,抑制其不利于人类健康的特性,生产出更符合人类需要的食品。

3.2风险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世界卫生组织早有认定。 2002 年 10 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关于转基因食品的20个问题》,该文件中世界卫生组织表示,不同的转基因生物包括以不同方式插入的各种基因。这意味着应逐案评估个别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并且不可能就所有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发表总体声明。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可获得的转基因食品已通过风险评估并且可能不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危险。此外,在此类食品获得批准的国家普通大众对这些食品的 消 费未显示 对 人 类 健 康 的 影响 。

虽然目前尚无足够的证据证明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和环境有严重影响,但也同样没有证据证明其不会带来不利影响,其实质可能是非安全的。转基因技术的风险可能发生在2个环节:一是研发阶段的实验室扩散可能会引发不可预料的后果;二是产业化或商业化阶段,已经进入环境的转基因作物或食品可能会引发在生物多样性、人体健康、经济贸易、社会伦理等方面的问题。

第一,转基因食品可能存在过敏性。人类对食物的过敏反应涉及人体免疫系统对某种或某类特异蛋白的异常反应。转基因食品中由于转入外源基因的表达,食品成分中可能含有新的蛋白质。简单地说,一个人可以确定自身对哪项生物过敏,但是转基因食品中由于存在外来基因,产生了不同于原先食品的新的物质成分,使得个人无法根据自身的过敏史确定自己是否对该转基因食品过敏。这个问题对于高敏感人群显得尤为突出。如美国先锋种子公司研究人员发现,对巴西坚果过敏的人对转入巴西坚果基因后的大豆产生了过敏反应,该转基因大豆未被批准商业化 。

第二,转基因食品可能存在毒性。外源基因的插入,可能使转基因食品中原先关闭的基因被打开,产生新毒素。转基因植物中表达的抗虫毒素或蛋白酶抑制剂,既然能使昆虫消化系统受损害,也有对人畜产生伤害的可能性,目前尚不能确保长期食用转基因食品一定没有毒性 。英国的权威科学杂志《自然》曾刊登过美国康乃尔大学教授约翰·罗西的一篇论文,论文指出,蝴蝶幼虫等田间益虫吃了撒有某种转基因玉米花粉的菜叶后发育不良,死亡率特别高。 1998年,苏格兰食品学家普滋泰教授声称,用转基因土豆喂幼鼠后,其生长发育受阻,内脏免疫系统受到破坏 。由于转基因食品可能有毒,在英国或美国,一个公司要使其转基因产品获得批准,必须向管理机构提供本公司转基因产品安全测试的结果。美国孟山都的大豆在获得批准之前,曾用了10周时间进行喂鱼试验 。

第三,转基因食品可能存在抗生素抗性风险。研究表明,在向转基因作物植入新的基因时,往往需要使用能耐受抗生素的“标记基因”,用于判断新基因植入是否成功,而转基因作物中残留的耐抗生素基因可能会通过食物链转移到人体,使抗生素对人类疾病丧失作用 。标记基因本身是安全的,学者们担心的是抗生素标记基因能水平转移至肠道微生物或上皮细胞,从而降低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的有效性 。比如,美国孟山都公司生产的抗除草剂大豆含有一种类似雌激素的化学物质,人食用后会对人体荷尔蒙有一定影响,导致生殖器官异常和免疫系统障碍;菲律宾的儿童食品中含有转基因大豆成分,部分婴儿对其中的一些蛋白质产生了不良反应。值得庆幸的是,目前还没有发现转基因食品对于消费者健康的确切影响 。

第四,转基因食品可能存在营养品质改变的风险。因为插入基因的效应无法完全预测,外源基因对食品的营养价值的改变也难以完全预料,如转基因食品中蛋白质组成发生了改变,能否被人体有效吸收利用、能否保证人体的营养平衡等一系列的问题摆在人们面前。从进化论来讲,人类是经过几千万年的慢慢摸索才掌握了饮食规律,而自然界的万物也是经过长久进化得来的。经过人类任意创造的转基因食品显然不符合自然选择和自然进化规律,其是否符合大自然的平衡性和人体的平衡性不得而知。目前,还未见转基因食品对营养品质改变的负面报道,但存在安全隐患 。

第五,转基因食品的生产可能存在生态风险。如果转基因植物生存竞争力强,就会改变自然生物种群,打破原有生物种群的生态平衡。目前,转基因生物同野生生物相比,生存竞争力并没有增加,故一般不会影响生态平衡 。另外,转基因技术可能存在基因漂移的风险。经过基因修饰的动物和植物引入自然环境后,有可能逃脱控制而进入野外,或者与野生同类或近似物种杂交,或者与它们展开生存竞争。这种情况对于小个体物种,如昆虫、甲壳类动物、鱼、啮齿类动物,以及依靠花粉、虫媒或风媒途径授精的植物很有可能发生。这些逃逸的转基因生物体通过遗传和变异,逐渐改变自然环境中物种间的竞争关系,通过影响食物链,进而影响生物群落的基本构成 。转基因农作物因被人类赋予的强于同类生物的特性,在自然界物种竞争中存在一定优势,可能影响其他生物和种群的正常选择和生长、破坏亿万年来大自然形成的自然状态和固有的自然规律的能力 。转基因物种有可能演化为“超级杂草”。近几年,在美国中北部地区,随着转基因抗性作物的大面积种植,自生的转基因抗性向日葵、玉米和油菜已成为后茬作物大豆田的主要杂草;在加拿大西部,自生的转基因抗性油菜发生率达11% ,转基因抗性春小麦种子在土壤中至少可以存活5a。

实践表明,转基因农作物的专用除草剂,对原生植物的灭绝作用可能更厉害。阿根廷在播种美国孟山都公司的转基因大豆后,只能用美国孟山都公司生产的除草剂。该除草剂是专门针对本公司的转基因作物生产的,喷洒后,只有孟山都公司的大豆种子对其具有抗药性,而阿根廷的本土农作物全部成为异类,和杂草一起被杀死;另外,转基因粮食不像传统农作物可以从收成中留种,若干年后,阿根廷的本土种子绝种、生物多样化消失,造成种植作物单一化 。

第六,转基因食品的生产可能导致异种移植的风险。美国科学院研究报告指出,基因修饰组织或器官的受体将面临新传染性疾病带来的高风险,更危险的则是有害病原体会因此整合进入人体的传染

性病原体 。

第七,转基因食品的生产可能存在经济风险。一方面,转基因异种移植过程中面临着新传染性疾病带来的高风险以及有害病原体被整合进入人体的风险,一旦发生这种情况,付出的医疗投入必将是一笔巨额财政资金;另一方面,如果转基因产品的潜在食品安全风险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转基因食品可能造成的毒性问题、过敏问题、营养问题和对抗生素的抗性等造成的经济损失将是无法估量的;此外,在当前世界经济格局下,转基因技术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在利益驱使下,发达国家正在努力发动一场基因贸易战并垄断转基因技术专利,这会影响我国国际贸易和我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 。最后,转基因食品的生产可能给一些国家带来粮食安全和国家利益的风险。粮食问题是关系各国和世界发展、安全的重大问题,由于全球可利用的耕地资源已所剩无几,而世界人口却以每年 2% 的速度递增,世界粮食储备已降至 30a 来最低点,传统农业技术和方法已很难大幅提高粮食产量。转基因粮食的一大特点是种植者无法自己保留种子粮,种植者需要购买新的种子。因此,当一个国家大面积种植转基因粮食时,生物巨头就可以通过专利技术和国际公约控制粮食生产所需要的种子,从而控制该国的粮食生产 。世界80%的转基因农作物种子专利权掌握在孟山都、先正达、陶氏益农、拜耳和杜邦等发达国家大公司手中,这些公司生产的转基因种子都能够抗拒本公司生产的除草剂,这使农民对他们的依赖性持续加剧,逐渐控制了一些国家的食物链,给落后国家的粮食安全埋下了隐患 。

对于转基因食品的风险问题,“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认为,对转基因不应一概而论。来自细菌的抗病抗虫转基因尽管在动物身上是安全的,但不能认为对人类完全没有风险,而来自植物之间的转基因食品是相对安全的。因此,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不能一概而论 。

什么是转基因食品如何区分(转基因食品概述)(2)

转基因食品概述、转基因食品分类、转基因食品有哪些特点和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