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长为什么越来越焦虑(家长群里蔓延着的)(1)

作为家长为什么越来越焦虑(家长群里蔓延着的)(2)

我的读者群(关于群,请戳这里《这个忙只有你们能帮,三分之一向你们求助啦!》)刚刚成立,家长们就热热闹闹聊起来了。30分钟不到,400多条消息刷屏,吓了我一大跳!

这年头,大约所有的家长都有着好几个群吧!班级群、英语群、二手群、攒课群……

哪个群里都少不了交流孩子的学习和教育。本来交流是好事,但是一看到别人家的牛娃,别人家怎么鸡娃的,恐怕没几个家长能淡定。

瞧瞧这聊天内容:

人家一年级英语都考完pet了,我们家英语还没开始学呢!晚了晚了!

人家钢琴都已经8级了,我们今年才开始学,这可怎么办啊?

同学考试总是100分,我们90分有时候还考不到,这不是成差生了吗?

我看人家的孩子特别爱学习,我们家这个什么都喜欢,就是不喜欢学习,这是怎么回事儿啊?他到底随谁啊!

孩子学得快、忘得也快,明明今天已经会写了,第二天再做,又忘了。怎么办?

高考以后取消文理分科了,这是好还是坏啊?

都说高考以后要加大阅读量,可是我们现在连作业都做不完,哪有时间看课外书啊?

……

群里有一位读者对孩子的学习比较发愁,简单问了我一下。我还没来得及了解、思考,就有热心的朋友回答了。

一回答不要紧,家长们纷纷夸赞、羡慕(回答的朋友孩子很优秀),这位问问题的朋友后来就没再说话。

我真担心把他给吓着了!

作为家长为什么越来越焦虑(家长群里蔓延着的)(3)

这种心情我也有过。

我病休在家,时间也多,没事儿就刷刷手机。前段时间在一个家长群里,看到他们聊英语。说北京前些年的记录是,一个4年级的男孩,就考过了CAE,这是什么水平呢?

我上网查了一下:

第四级,流利运用:高级英语证书考试(Certificate in Advanced English,缩略为CAE),属于C1-C2水平;

C1-C2水平又是什么呢?

C1、C2 级别的英语使用者被定义为Proficient user,相当于高级和专业水平。

CEFR、托福、雅思、剑桥通用五级难度比对:

作为家长为什么越来越焦虑(家长群里蔓延着的)(4)

想详细了解戳这里:

《扫盲,KET、PET、FCE》

《我刚刚才了解了一下ket英语考试》

我一看,天哪!

我家孩子二年级,英语学了算3年,现在才刚开始学《剑桥国际少儿英语》第3册。算了一下课外机构的进度,2册书学3个学期,也就是基本要到三年级结束、四年级上学期,才能勉强具备考KET的资格吧!或许还不行呢!

这个这个,我是不是太佛系了!

要抓紧啊!一个声音冒出来:不能耽误孩子啊!你别以为现在让孩子轻松,就是真的为他好啊!人家都在学、都在拼,你不学、不拼,就落后了!

balabala……

作为家长为什么越来越焦虑(家长群里蔓延着的)(5)

二话不说,赶紧微信我朋友——原重点小学英语教师、剑桥考官的S,问她给孩子的规划,问他们学习的进度,问我是不是要再加把劲?

还好还好。

她的一番话,言简意赅,解答了我的疑问,也给了我一个看待孩子学习的思路。

急着考证,真实水平如何?

如果学了不能用,那你的目的何在?

英语不光是语言,也是文化、是思维,孩子的年龄没达到,有些东西理解不了,强行拔高,考了很高等级,有意义吗?

划重点,这几句话值得我们思考。

所以,我特别想和家长们说:

不要焦虑,

不要自己吓自己,

这是自乱阵脚,出师不利。

一、克服焦虑。

焦虑是这个时代的通病。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焦虑?

在我看来,无非2个原因:

1.未知,

2.攀比。

现在的社会高速发展,每天都出现很多新生事物,将来会变成什么样,没人知道,人工智能将取代哪些工作,没人想到。

而这一切,对我们也许影响还不算大,但是我们的孩子,就正好赶上了。所以,为人父母者,无一不为之操心。

平时,不去想这些也还好,一开始想,再加上和别人交流,看到别人的拼,别人的鸡血,别人家的孩子,立刻崩溃了!毕竟牛人还是少数啊!

可是,焦虑有用吗?

我曾经在文章中写过:千万不要弄得大人孩子都疲劳,往往越疲劳的,效果还越不好。

为什么呢?

有的人心理没那么坚强(大部分人),一看到别人说的自己没达到,就慌。

别人给孩子报了什么班,我也报吧。

别人给孩子买了什么书,我也买吧。

别人在家给孩子加了什么作业,练了什么,我也照方抓药吧。

……

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这么关心孩子的教育和将来的发展,这么重大的一件事,你调查了吗?

别人说的,都是真的?都是对的?都是适合你家孩子的?

焦虑的人啊,失去了方向,就像一群没头苍蝇到处乱撞。

家长焦虑,孩子也受影响,每天惶惶然不可终日。

你都没有经过调查研究、深思熟虑,就盲目上马,能有效吗?对孩子真的好吗?

孩子不适应,就不配合,就闹,

你就急,就批评训斥,甚至动手,

这不是乱成了一锅粥?

你每天这样的心态,自己不觉得难受吗?

孩子每天在这样的高压下生活,能舒服吗?

所以,结果基本都是——无效。

并且,还有反效果!

作为家长为什么越来越焦虑(家长群里蔓延着的)(6)

so,破解大法来啦!

1.不要和别人比。不要和别人比。不要和别人比。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自己多读书、多思考,用自己的脑子去判断。

2.你要了解人生的游戏规则。

你今天立足社会,靠的是什么?是小学时的100分?还是最早得到××证书?甚至是高考状元?

似乎,

并不是吧。

立足社会,最终靠的,是一技之长。会写字,教书法;能码字,做写手;爱漂亮,做美妆;喜欢运动,可以搞健身啊……

别人擅长这个,你擅长那个,你们俩根本就不在一个圈子里竞争!

那为什么要和别人的孩子报一样的辅导班、学一样的特长呢?

现在的变化太快,每天都有新的行业冒出来,很多人可能学习真不怎么样,但是也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也生活得很好啊!(注:这里不是说学习不重要,做任何工作都需要知识和技能,努力和坚持。)

未来的变化咱们不知道,所以咱也不可能让孩子选一门将来热门的行业去学习。

我们能做的,是尽量让孩子多接触世界,发现自己的喜好和擅长,然后目标明确地去努力,当然基础的学习必不可少。

人生是长跑,一时的表现,不能说明一生。

小学这个阶段,我觉得重要的是:打好基础(字词啊、计算啊、阅读啊等等)、培养习惯、开阔视野、不断试错。

你的最终目标是自己的孩子拥有竞争力,而不是把别人都比下去。

二、理解“优秀”。

确实,咱们做家长的,都觉得自己的孩子很优秀。所以,一看到别人的孩子如何如何,就不服气,就像比一比,总觉得“你行,我也行!”

可是,你想过没有?

1.总有优秀的,更优秀的。

根据二八原则、幂律分布、正态分布的理论,接受现实吧,咱们大部分都是普通人,当然咱们的孩子也都是普通孩子。

作为家长为什么越来越焦虑(家长群里蔓延着的)(7)

作为家长为什么越来越焦虑(家长群里蔓延着的)(8)

这是幂律分布

作为家长为什么越来越焦虑(家长群里蔓延着的)(9)

这是正态分布

那种高智商、门萨俱乐部、天才少年、少年班……也许真的不适合咱们。

天才真的是有天赋的,这部分是我们怎么努力、怎么玩命,也拼不过的,你得承认这一点。

而这些高智商、门萨俱乐部、天才少年、少年班……要选的是真的有天赋的人。

可能不是咱们自以为的聪明。小时候说话早,几岁就认识多少字,在周围的孩子里最棒……这些也许真的是毛毛雨啦!

别的不说,《最强大脑》里的水哥微观辨水,那是一般人能学会、练会的吗?

作为家长为什么越来越焦虑(家长群里蔓延着的)(10)

2.优秀的标准并不唯一

评判是不是优秀的标准,不是只有考试成绩。我们总是说着“多元化评价”,这会儿被人一刺激,你就忘了吗?

一个孩子,能不能认真听,敢不敢表达自己的看法,有没有自己的思考,善不善于观察,有没有坚韧的意志,做任何事是不是都一丝不苟、拼尽全力……

这些才是影响他一生发展的要素,也许,并不仅仅是当下的100分(还是非统考的100分)。

3.有些优秀也许并不实在。

有的家长说孩子总考100分,考了多少次100呢?试卷难易程度如何?为了这100分,做了哪些努力?

就算总考100,就能说明很优秀了吗?这才哪儿到哪儿啊。

再说了,别人的孩子成绩好,总考100分,只能说明别人的孩子优秀,不能说明你的孩子差啊!

作为家长为什么越来越焦虑(家长群里蔓延着的)(11)

三、调查发现。

我特别想说:别只看优秀,看看背后的付出。

别人的孩子生活在什么样的家庭氛围中?

别人的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启蒙?

别人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

别人的父母为了培养孩子,都做了什么?

别人的孩子怎么安排学习、生活和休闲娱乐?

别人的父母又是怎么安排工作、生活和教育孩子的?

别人花了多少代价、放弃了什么、投入了多少时间精力和金钱?

……

你不知道。

你就算知道了,能做到吗?

举个出名的:郎朗的爸爸辞职,带朗朗到北京来求学,夫妻两地分居,举债带孩子去国外比赛。你能做到吗?

再说个不出名的:

读了一本书《牛妈教作文》,她为了培养孩子写作文,自己改变了玩电脑游戏的习惯,也一起写文章,娘俩基本都是每天1篇。你能做到吗?

作为家长为什么越来越焦虑(家长群里蔓延着的)(12)

接受我的忠告吧!

别整天瞎凑热闹了,

有聊天的时间,多读书多学习,提高自己教育孩子的能力;

有焦虑的功夫,多陪陪孩子,寻找自己孩子的特点。

作为家长为什么越来越焦虑(家长群里蔓延着的)(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