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制服了一帮泼皮,酸枣园内任逍遥;手中的浑铁禅杖,重六十二斤,身单力薄的人还真吃不消用,所以胖大和尚一定是个大力士,日后担当梁山泊一十员步军头领第一名,武功一定非常了得。

邓元觉,是歙州僧人,号宝光如来,官拜伪江南方腊国师,使一条50多斤浑铁禅杖,大太子方天定手下四员猛将之首,《水浒传》中第九十四回才登场,南军中数一数二的猛将,据本人判断其武功不在连斩梁山索超、邓飞、燕顺、鲍旭、马麟等五员将佐的南离大将军元帅石宝之下。

新版水浒传鲁智深大战邓元觉(国平闲侃水浒之)(1)

杭州城下,鲁智深和邓元觉,两条铁禅杖,两个和尚,两个秃头,晃来晃去,展开了巅峰对决,打得精彩绝伦,令围观者大呼过瘾。

是鲁智深率先挑战,城楼上邓元觉见是个和尚,引五百刀手步军出城引战,斗过五十余合,不分胜败。城楼上观战的方天定和猛将石宝,都认为鲁智深这个花和尚名不虚传,“不曾折半点儿便宜与宝光和尚”,但旁边的武松看了却内心焦躁,提了戒刀,上前助战,邓元觉见胖和上来了帮手,就掉头撤回城去。

新版水浒传鲁智深大战邓元觉(国平闲侃水浒之)(2)

鲁智深、杨志、武松,当年都是二龙山上的悍匪,本身都是武艺高强之辈,凭借二龙山在江湖上的显赫名声,在水泊梁山大聚义时,在英雄排行榜上各自某得了非常不错的排名。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至少武松觉得鲁大师久战会吃亏,又或者是为了速拿邓元觉,也不管什么江湖规矩了,提了两口戒刀,要参与团战,以多欺少。邓元觉,见两个打一个,当然好汉不吃眼前亏了,倒拖禅杖赶快撤退。

新版水浒传鲁智深大战邓元觉(国平闲侃水浒之)(3)

鲁智深手中兵器浑铁禅杖,重六十二斤;邓元觉手中兵器同样为浑铁禅杖,但却要比鲁智深的轻十斤左右。持这种沉重的兵器,对垒时间久了,是非常耗体力的,当初鲁智深饿肚子时,打不过丘小乙、崔道成,后来靠史进的帮忙,才将两人杀掉。

新版水浒传鲁智深大战邓元觉(国平闲侃水浒之)(4)

因此,禅杖挥舞如飞时,体能和耐力的消耗极大,打斗时间久了,明显对鲁智深不利,可谓鲁大师的软肋,自然难逃武松犀利的双眼,才会有书中描述的武松内心焦躁,提刀上阵助战的情形出现,如果鲁大师对邓元觉处于有利态势,武松根本就不会“内心焦躁”。

故而,从行者武松内心焦躁,提刀助战之情节来判断,本文作者认为邓元觉和鲁大师在杭州城下的巅峰对决,打到最后面,鲁大师的处境会稍微不妙,毕竟手中兵器沉重,需要消耗太多的气力,邓元觉对鲁智深应该略胜一筹。

新版水浒传鲁智深大战邓元觉(国平闲侃水浒之)(5)

此外,从邓元觉的最终结局,死于小李光花荣的神箭之下,从侧面印证了邓元觉的武功在鲁智深之上,花荣知道以邓元觉的实力,在一对一的打拼中,梁山将佐没人能制服他。

于是,花荣就让梁山马军五虎将排名第三的霹雳火秦明诱战邓元觉,战不五合,秦明回马就走,众军各自东西四散,邓元觉就撇了秦明,纵马来抓宋江时,被早就埋伏在暗处的花荣一箭射中面门,坠下马去,被众军所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