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颗巨大的行星经常受到撞击巴西籍观察者何塞·路易斯·佩雷拉捕捉到撞击器(图中偏左的明亮闪光)在2021年9月13日撞击木星这一瞬间的照片,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如果没有了木星木星会怎么样?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如果没有了木星木星会怎么样(木星再遭太空岩石重创)

如果没有了木星木星会怎么样

这颗巨大的行星经常受到撞击。

巴西籍观察者何塞·路易斯·佩雷拉捕捉到撞击器(图中偏左的明亮闪光)在2021年9月13日撞击木星这一瞬间的照片。

(图片来源:何塞·路易斯·佩雷拉)

木星再次受到重创。

巴西籍观察者何塞·路易斯·佩雷拉于上周一晚上(9月13日)在太阳系最大的行星上捕获到一道明亮的闪光,记录下木星高空大气层这颗太空岩石炽热的死亡景象。

“我是一个勤奋的行星观察者,”佩雷拉表示,“当木星、土星和火星处于相反方向时,每一个可能晴朗的夜晚,我都在尝试拍下它们的图片,尤其是我最喜欢的木星。”

佩雷拉将他的设备安装在巴西东南部圣保罗州南圣卡埃塔诺市。和其他许多夜晚一样,他目的在于拍摄木星,同时为DeTeCt探测软件录制视频。【DeTect探测软件是试图发现和描述撞击对木星影响的开源软件。】

周一晚上的天气看起来不太好,但佩雷拉没有放弃,他采集了一系列不间断拍摄的一共25段的木星视频。

“令我惊讶的是,在第一段视频,我注意到行星上有不同的闪光,但是我没有太在意,因为我认为那可能是和设备采用的某些参数有关,于是我继续正常观察,”佩雷拉写到。“为了避免因为害怕天气状况恶化而中止拍摄,我并没有检查第一段视频。”

他将视频上传到DeTeCt探测软件后,就去睡觉了。

“当软件提醒我木星受到撞击的可能性很高,我在14号早晨检查了结果,证实了昨晚第一段视频里确实有记录。”佩雷拉写道。

于是他将信息发给了法国天文学会的马克·德尔克洛伊,对方证实佩雷拉确实记录了发生在美国东部时间周一下午6:39(即格林威治标准时间22:39)木星受到撞击的影片。

佩雷拉:“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因为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寻求记录这样的事件。”

他补充道,他的观察设备包含如下:配备一个QHY5III462C相机,加上一个TeleVue Powermate 5倍(f/26,5)的目镜和红外、紫外滤光片的275mm口径(f/5,3)的牛顿式望远镜。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关如何拍摄行星,请查看我们的天体摄影入门指南。在这里你还可以看到如何用尼康Z6相机进行天文摄影。

木星是一颗巨大,且频繁遭遇撞击的行星。

因为木星的轨道靠近主小行星带,而且其本身具有强大的引力,因此木星经常受到相当猛烈的撞击。举个例子,1994年7月,著名的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解体后的碎片连续撞向木星,在木星厚厚的大气层中形成了持续长达数月的疤痕。

这些“疤痕”打开一道可以窥视木星大气层下世界的窗口,专业的天文学家利用了这次机会。他们使用各种强大的望远镜来分析研究受到撞击的地点,使我们更充实地了解这颗气态巨行星的大气组成部分。

另一次备受瞩目的撞击事件发生在15年后,一颗天体在木星旋转的大气中留下了一道有太平洋大小的疤痕。与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留下的疤痕一样,这个疤痕停留足够长的时间,让专业的天文学家得以动员起来研究它。

但这次新观察到的撞击似乎没法让天文学家们获得观察的机会。

“撞击地点已明显消退,没有留下可见的疤痕(就像之前撞击引起的闪光事件一样。)这个天体可能太小了,所以没办法到达更深的大气层。”天文摄影师达米安·皮奇于周三在他的推特写道,他同时还发布了一张精美的大气恢复后木星的照片,该照片于撞击事件发生一小时后拍摄。

木星是距离太阳第五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它是一颗质量超过太阳系内其他所有行星质量总和2.5倍的气态巨行星,但略低于太阳质量的千分之一。木星是地球夜空中,仅次于月球和金星,亮度第三的自然天体。人类在史前时代就开始观测木星,基于其大小,它被命名为罗马众神之王朱庇特。

木星的主要成分是氢,但氦的质量占了整颗行星的四分之一,同时体积则占了十分之一。木星可能有包含较重元素的岩石内核,但和其他巨行星一样,木星没有一个界限清楚的固态表面。木星通过内部持续收缩产生的热量大于其自太阳接收的热量。

由于其快速的自转,木星整体形状呈扁球体;它在赤道附近有轻微但明显的隆起。木星外部大气层在不同的纬度被湍流和风暴相互作用而成的边界分隔成几个带。一个显著的例子是大红斑,这是至少从17世纪被望远镜观测到后就一直存在至今的巨大风暴。

环绕木星的是微弱的行星环和强大的磁层。木星的磁尾大约有8亿公里长,覆盖了和土星轨道之间全部的距离。木星有80颗已知的卫星,甚至有可能有更多,其中包括四颗在1610年由伽利略·伽利莱发现的大的伽利略卫星。

木卫三(伽倪墨得斯)是其中最大的卫星,直径比水星还大。先驱者10号是第一艘访问木星的飞行器,于1973年12月发回它近距离拍摄木星的图像。一系列无人飞行器对木星进行过探索,最开始是1973-1979年执行飞跃任务的先驱者号和旅行者号飞行器,而后是在1995年抵达木星轨道的伽利略号。

2007年,新地平线号探测器飞跃木星,并利用木星的引力为其加速,从而改变自身的轨道,使之转向冥王星。而最新探测这颗行星的探测器是朱诺号,于2016年7月进入木星轨道。木星系统未来的探索目标,包括了可能被冰层覆盖的海洋的木卫二。

BY: Mike Wall

FY: 小甜豆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在作品发布后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