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贵州省兴义市开发玉矿,玉矿马上要开工,需要项目款,你现在投资,就能会有高额的回报”靠着专业骗术,一个虚无缥缈的窑洞被陈某某包装成高大上的“玉矿工程”,骗了四名被害人累计405万余元更让人没想到的是,有被害人在临死前还坚信能拿到高额回报,并叮嘱朋友继续跟进“玉矿工程”近日,经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检察院审查,以陈某某涉嫌诈骗罪向法院提起公诉,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窑洞包装成玉矿骗投资)

“我在贵州省兴义市开发玉矿,玉矿马上要开工,需要项目款,你现在投资,就能会有高额的回报。”靠着专业骗术,一个虚无缥缈的窑洞被陈某某包装成高大上的“玉矿工程”,骗了四名被害人累计405万余元。更让人没想到的是,有被害人在临死前还坚信能拿到高额回报,并叮嘱朋友继续跟进“玉矿工程”。近日,经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检察院审查,以陈某某涉嫌诈骗罪向法院提起公诉。

远赴贵州考察“玉矿工程”

现年52岁的陈某某,初中毕业后一直没有正经工作,喜欢买,常常梦想着一夜暴富。2009年,陈某某听贵州省的一个朋友介绍那边有开矿的“好项目”,便蠢蠢欲动,不想错失发财的机会。在出发贵州前,陈某某还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了常年和他在店的“票友”老李。老李儿子正是结婚要买房的年纪,他赚钱心切,便决定和陈某某一起到贵州打探情况。

几天后,两人便坐车到了贵州。陈某某到朋友的住处一看,发现房间里有十几个人,大伙都打着地铺,这让他想起“传销”的事,觉得不太靠谱,决定打道回府。“你们是不是来做玉矿生意的,我是市政府的,手上有玉矿资源,可以带你们去实地考察一下。”在宾馆,陈某某和老李“碰巧”认识了自称是政府工作人员的兆某某,两人抱着“看看也不吃亏”的心态,和兆某某去看玉矿现场。

“窑洞基本处于废弃状态,周边还有些绿色的石头,看起来像是玉石。”看着眼前一片荒野,老李有些怀疑,但兆某某现场拿出了施工图纸,上面有“省长”的签字,表示投资玉矿升值空间可观,投资潜力大。不过他们如果要投资,需要2万元的“疏通费”来协调关系。陈某某着急发财,就和兆某某签了合同,并给了疏通费。

手拿“赚钱金牌”招摇撞骗

签完合同,虽然跟兆某某只有一面之缘,陈某某相信自己马上就有“玉矿工程”做了,回到南通后,胆子变得大了起来。他夸大事实,告诉老李“玉矿工程”是“板上钉钉”的事,并谎称当时在贵州接待他们的兆某某是兴义市副市长,工程马上要开工,自己已经投资了一百多万,很快就能有收益。听陈某某这么说,去过贵州,又见过“兆副市长”的老李,消除了心中的疑虑,决定“赌一把”,一起投资这个“玉矿工程”。

从此之后,陈某某以“玉矿工程”的名义,隔三差五就问老李借钱,项目开工需要给员工工资,自己去桂林市需要路费,打点关系也需要花钱,这些费用,老李认为都在情理之中,不断地拿钱给陈某某。

2011年,和陈某某一起买的“票友”称自己借了汤老板十几万,还不上钱。陈某某一听马上拍着胸脯保证这事有他担着,玉矿工程马上开工了,只要跟着他干就行了。

陈某某主动带“票友”找到汤老板,表示自己在开发玉矿,对方是自己的员工,欠的钱以后从工资里扣,债务由他来还,还当面撕掉了打给汤老板的借条。汤老板虽然被撕借条的行为很意外,但既然陈某某出面担着,也就没有追究。令人想不到的是,经过几次见面交谈后,陈某某竟然让汤老板也相信他在开发玉矿的事情,并根据陈某某编的各种理由不断地借钱给他。

到了2012年,老李、汤老板投资这么多钱,开始要回报了,而贵州的“玉矿工程”压根就是陈某某脑中的幻境,无奈之下,陈某某独自一人去往兴义市,可市政府里压根没有叫“兆某某”的人,陈某某又想起图纸上“省长”的签名,便立即到贵州省政府里咨询“玉矿工程”的事,对方明确告诉他是假的,这让陈某某脑中的幻境彻底破灭了。

“他们给我的钱都买花光了,要是直接说玉矿不存在,肯定还不上钱,自己以后也别想借钱继续买了。”陈某某心里想着要把这个谎圆了,只能将错就错,继续伪造“玉矿工程”的事实。

伪造多重身份,扩大“狩猎圈”

“国家现在不允许私人做矿石开发了,要收归国有,我们的‘玉矿工程’也做不成,但是国家会对投资人进行补偿,根据不同情况,补偿款能有四五千万。”有一天,陈某某突然对老李说项目黄了,法院、税务都要交费才能拿到补偿款,老李虽说有怀疑,但为了不让之前的钱“打水漂”,还是给陈某某汇了款。

之后,陈某某以项目名义向老李借的钱越来越多,老李手头早已拿不出来钱,又怕前期的投资拿不回来,只能找人继续投资。2014年,经汤老板介绍,老李认识了老吴,表示自己在投资“玉矿工程”,并让老吴电话与陈某某进行核实,在了解清楚情况后,老吴前后拿出二十几万汇款到陈某某的卡上。2017年,通过同样的方式,老李的朋友钱先生也“斥巨资”投资了“玉矿工程”,而所有的钱都到了陈某某的账上。

雪球越滚越大,又看不到有任何回报,大家未免心生猜忌,为了打消顾虑,陈某某虚构兴义市“兆副市长”的身份,用另一个手机号给老李、汤老板等人发短信,让他们相信陈某某,催促他们尽快打款,否则拿不到补偿款。

陈某某还冒充成当地一知名建筑企业的负责人“四哥”,每次需要用钱,就以“四哥”的口吻给大伙发短信。“我和陈某某是很要好的兄弟,玉矿的事我也投资了,大家完全可以信任他。”“四哥”在当地知名度很高,能收到“四哥”的短信,还和“四哥”投资同一个项目,大伙自然就放心了。

可时间一长,投下去的钱迟迟没有回响,一些“投资人”又有些着急了。陈某某干脆编造自己去世的假象,捏造儿子“陈晨”从名牌大学毕业,在北京政府机构上班的形象,以“陈晨”的口吻给被害人发信息,称所有事情由儿子处理,继续追踪补偿款。但过了两年,陈某某又直接打电话给被害人汤老板,吓得汤老板扔掉了手机。有时实在蒙混不过去,陈某某就请人做一些给被害人汇款单的图片,伪造补偿款已发放但因各种原因没有到账的假象。

诈骗落网 被害人仍被蒙在鼓中

2018年,老吴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到公安机关报案。2020年11月,老李因病去世,去世前,他还叫钱先生继续和陈某某联系要玉矿工程的补偿款。2021年5月,公安机关找到钱先生,钱先生仍然坚信陈某某不是骗子,为了追加前期投入,仍然继续给陈某某转账,共计100万左右。

2021年11月17日,陈某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并因涉嫌诈骗罪,于2022年2月24日被移送至通州区检察院审查起诉。承办检察官杨佳丽在办案中发现,本案诈骗金额特别巨大,可被害人向陈某某汇款大多都是“无卡汇款”,有些无法查到汇款人的具体信息,虽然被害人保留了汇款凭证,但凭证不全,与被害人自己记录的汇款情况有出入,有的汇款凭证因时间长了字迹已消失或模糊,有的被害人在凭证上自己标记了时间金额等,但具体时间又与调取的银行转账时间有出入。面对几百笔的诈骗事实,杨佳丽沉下心来一一核对梳理,主动联系被害人,了解记录习惯,针对时间点出入情况核对银行转账记录,对同一天陈某某账户中仅一笔收款但与凭证时间点存在细微误差的予以补充认定,最终补充认定了数起事实。

通过检察官和公安机关共同努力,查实陈某某诈骗老李、老吴等4人共计405万余元,这些钱都被他用于购买、赌球等个人消费。“西南地区矿产丰富,近些年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也较为迅速,开矿、投资建筑等项目工程最容易被骗子利用。”承办检察官提醒,大家要注意相关信息甄别,在投资时要全方位核实投资项目真实性,防止以工程项目为名的诈骗,提高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

通讯员 王添 扬子晚报网\/紫牛新闻记者 刘浏

来源: 紫牛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