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亲身体会的小例子

这些天封闭在家实在无聊,我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在网上买了个洞箫打算自学。

不听话的老师会怎么样(如果你听不懂课)(1)

很难学,我已经打算把它单纯当成防身兵器了

商家发货时按照江湖惯例给了一堆赠品,其中有一本入门上手指南,听起来就很符合我自学的目标。

可是当我充满干劲儿的翻开这本指南后,正式教学的第一页就把我整蒙了。

不听话的老师会怎么样(如果你听不懂课)(2)

这是跟刚入门的人说的话吗?

把我整蒙的是划线的这两个词——

作5,筒音。

萧这个东西,上面有很多孔,用手指堵住不同的孔会发出不同的音,当你把所有的孔都堵住之后,吹响时发出的那个音,就叫做筒音。

不听话的老师会怎么样(如果你听不懂课)(3)

这位文雅的小哥演示的就是筒音

作5则是这个意思:我们都知道音乐里总共有7个音,用简谱写出来就是1234567,其实这7个音并不是规定死的,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把任何一个音都当成1来用,或者当成2,或者当成这7个音里面随便的哪个音。作5,就是把一个音当成5来用。

筒音作5,意思是当你用手指把萧上所有的孔都堵住后,吹出来的那个音相当于1234567里面的5,这么规定是为了吹起来方便。

以上这些解释,在这本入门指南里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过,我是在网上熬神费力查了半天才查到的。

2.另一个亲身体会的小例子

我是个永远的尤克里里低阶业余爱好者,当初刚入门的时候在网上各种找自学教程,有一天我就找到了一个号称超级厉害的入门教学视频。

不听话的老师会怎么样(如果你听不懂课)(4)

其实看到这句话就应该知道这视频不适合入门了

打开看了五分钟之后,我就关掉了这个视频。

超级厉害是没错,但入门……这视频里教的技巧,相当于先讲了一遍篮球基本规则,然后就跟你说“好了我们现在来实战,马上去突破勒布朗詹姆斯的防守在他头上来一记暴扣吧!”

如果不是后来别人介绍我去了一个很靠谱的音乐教室上课,我可能就已经因为信心被这“入门”教程给彻底打没了。

3.为什么入门这么难?

看了前面这两个例子,你们应该能知道我并不是个笨人,我之所以入门不顺利,一次是被教材坑了,一次是被视频里的老师坑了。

但写教材的人一般都是专业人士,至于那个视频里的老师,他是人类当中弹尤克里里弹得最好的一个,是专家中的专家。

为什么专业人士写的入门教材、专家中的专家录的入门教学视频都没办法让我这个不笨的人正常入门?为什么我们经常看不懂博士、博士后们写的科普文章?

这是因为,这些在专业领域极有成就的人,几乎都被诅咒了,来自知识的诅咒

不听话的老师会怎么样(如果你听不懂课)(5)

别害怕,并不是这种要人命的诅咒

4.知识的诅咒

“知识诅咒”这个名词来自于经济学家Colin Camerer, George Loewenstein, 和Martin Weber的一项研究,指的是人一旦获得了某一知识或经验,就很难体会没有它的感觉了

不听话的老师会怎么样(如果你听不懂课)(6)

“虽然我知道他们不懂但是他们到底是不懂些啥?”

其实不只是专家,我们每个人的脑袋上都顶着这个诅咒,任何一个没受过教育训练的人,都很难把自己熟练掌握的某个技能传授给纯粹的新手。

不信吗?那就假设一个情境:有一个很倒霉的人,从出生那天起就下肢瘫痪,一直瘫到了成年的某一天,突然就遇到了医学的奇迹,他的瘫痪被完全治好了。

虽然瘫痪完全治好了,但因为他从出生就一直在瘫痪,所以仍然完全不会走路,现在就由你,一个熟练掌握走路技能的人来教他如何走路。

不听话的老师会怎么样(如果你听不懂课)(7)

其实教他走路就已经可以让人感受到知识诅咒多么烦人了

你是不是完全没有思路,根本不知道该从哪下手?这就对了,因为你中了知识的诅咒,无法想象从来不会走路是一种什么体验,也就想不出来该怎么教一个完全不会走路的人走路。

为什么很多科普文里都写满了难懂的术语(有些还是英文缩写)和公式?因为写这些文章的人没意识到,看科普文章的人大部分都不懂公式和术语。

菜谱上为什么到处都是可恨的“适量”?因为写菜谱的厨师忘了,需要看菜谱的人很多都没有什么烹饪经验。

不听话的老师会怎么样(如果你听不懂课)(8)

可能是知识诅咒制造的悲剧

知识的诅咒无处不在,遍布人类社会,谁都逃不掉。

5.如何战胜诅咒

既然谁都逃不掉,那我们该怎么对付这种知识的诅咒呢?只是喊喊“战胜诅咒的最好办法就是面对它”这种口号显然没用,我们需要操作细节。

假如你是个教学者,那其实你并没有太多的近路可以抄,只能尽量给别人提供答疑的机会,让萌新们把他们的疑问都问出来,通过不断的答疑慢慢熟悉萌新的思路。

不听话的老师会怎么样(如果你听不懂课)(9)

当然态度也要温和,像这样别人是不敢提问的

如果你是一位技能学习者,除非你有很强的搜索、整理、提炼材料的能力,否则最好还是找一位老师面对面(包括视频连线等)实时学习。

因为面对面学习时,只要你有没听懂的地方就可以直接问老师,他很可能在你提问时才发现这个知识点需要讲给你听。如果你只是自己搜集资料去自学,你很可能就会在这里被卡住了。

“不耻下问”这句老话在学习中比你想象的实用得多。

不听话的老师会怎么样(如果你听不懂课)(10)

孔爷爷说的话有些还是有道理的

而且,你在选择老师时要优先考察他的教学经历,而不是专业能力。教学经历越丰富的人,就越了解萌新小白的需求,也就越能减少因为反复提问和答疑造成的交流成本。

这里还有个小窍门,如果你想学的是一门理论并不深奥但需要反复练习的技能的话——比如乐器、运动、舞蹈,有一定口碑并且是半路出家的老师会给你带来很大惊喜。

因为半路出家的人基本都是成年之后才掌握了某项技能,他对自己萌新时候遭遇的各种苦难有着深刻的记忆,所以在教学时就会非常精确地针对萌新的各种痛点,能把你教得十分舒服。

不听话的老师会怎么样(如果你听不懂课)(11)

科学技术含量高的技能一定不要找半路出家的老师,不然也许就会这样

当然这篇文章其实只是粗浅地介绍一下“知识诅咒”以及简单的应对,想深入了解这个概念的话还是建议去阅读更多专业的资料。

不过最后还是得提醒你一下,也许那些讲知识诅咒的专业资料本身就带有知识诅咒,读之前可要做好心理准备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