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租赁和商业租赁的区别(什么是金融租赁和回租租赁)(1)

1、什么是贷款承诺?

贷款承诺是指银行承诺在一定时期内或者某一时间按照约定条件提供贷款给借款人的协议。它属于银行的表外业务,是一种承诺在未来某时刻进行的直接信贷。它可以分为不可撤消贷款承诺和可撤消贷款承诺两种。对于在规定的借款额度内客户未使用的部分,客户必须支付一定的承诺费。

2、银行承兑汇票的程序是什么?

承兑是指汇票付款人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的票据行为。在通常情况下,承兑涉及三方当事人,即汇票的出票人,票上所载付款人,持票人。银行承兑汇票的程序如下:首先持票人在汇票到期日前或者出票日起一个月内向付款人提示承兑。其次银行收到持票人提示承兑的汇票后,就应当向持票人签发收到汇票的回单,并且在三日之内决定承兑或者拒绝承兑。最次付款人承兑汇票后,履行到期付款的义务。

3、什么是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是指由那些能够影响整个金融市场的风险因素引起的,这些因素包括经济周期、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动等。这种风险不能通过分散投资相互抵消或者削弱。因此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而非系统性风险是一种与特定公司或者行业相关的风险,它与经济、政治和其他影响所有金融变量的因素无关。通过分散投资,非系统性风险可以被降低,而且如果分散是充分有效的,这种风险还可以被消除。因此又被称为可分散风险。

4、什么叫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使用本国或本地区的生产要素,在一年内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最终服务的货币价值总额。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常常被用来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情况。但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不能反映国民经济增长的结构和质量。片面追求GDP的高速度,容易导致经济出现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不可持续的粗放型增长模式。

5、什么是金融衍生产品?

金融衍生产品也称金融衍生工具,是一种通过预测股价、利率、汇率等未来市场行情走势,以支付少量保证金签订远期合同或互换不同金融商品的派生交易合约。期货、期权、远期合约、掉期合约等均属此列。通过这些基本形式的组合,就形成了复杂的金融衍生工具。

6、什么是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 ?

动产质押是指借款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银行占有,将该动产作为银行债权的担保。动产质押有如下特征:

(1)动产质权是一种担保物权,即质押权的设定须以有效的债权债务的设定为前提,主债权消失,质权即不存在。

(2)质物只能是动产,并且是可转移占有权的特定的动产,具有流通性和可转移性。动产质权人必须占有质物,质权人与出质人不能约定由出质人代为占有质物。

权利质押与动产质押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以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为标的物,而后者以有形动产为标的物。如果说动产质权是一种纯粹的物权,权利质权严格来说是一种准物权,共性在于二者都是质押的表现形式,具有质押的一般特征。

按照我国《担保法》规定,能作为权利质押标的物的权利只限于除财产所有权之外的具有可转让性的特定财产权,至于人身权(如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婚姻自由等)和专属权(如专利发明者的身份权、作者的署名权)均不得成为权利质押的标的物。我国《担保法》还明确规定,不动产的所有权不能成为权利质押的标的。

7、什么是反担保?

反担保即担保的担保,它是指第三人为借款人向银行提供担保时,借款人应第三人的要求为第三人所提供的担保。如银行对借款人发放保证贷款时,保证人因要承担风险,故要求借款人为自己再提供担保,借款人为保证人所提供的担保即属反担保。担保旨在保障债权的实现,是对银行利益的保护,而反担保则是对担保人利益的保护,旨在保护担保人不受损失。

借款人为第三人提供的担保形式,既可以是保证,也可以是抵押、质押。因此,借款人为第三人提供担保的内容和程序均适用我国《担保法》关于担保的规定。

担保实践证明,反担保的做法能够促使第三人放心大胆地担任借款人的保证人,或者拿出自己的财产为银行设定抵押权和质权。这不仅有利于保障第三人的利益,也有利于担保银行利益的实现。

8、什么是金融租赁和回租租赁?

金融租赁是指由承租人选定所需设备后,由租赁公司(出租人)负责购置,然后交付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按租约定期交纳租金。

金融租赁合同通常规定任何一方不能中途毁约,租赁期满后,租赁设备可以由承租人选择退租、续租或将产权转移给承租人。金融租赁方式大多用于大型成套设备的租赁。

回租租赁,也称售出租赁,企业把持有的设备出售给租赁公司,同时签订租约,租回原设备使用,这是由于设备所有者既想获得周转资金另行投资,又想继续使用原有设备,而采用的特殊的租赁方式。

金融租赁和商业租赁的区别(什么是金融租赁和回租租赁)(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