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回娘家(从课文中想到的)

农历正月初二,很多地方都有回娘家的习俗。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回娘家的女儿一般会携带礼品,并且要在娘家吃午饭。

初二回娘家过年的词语(大年初二回娘家)(1)

回娘家的习俗不仅体现在正月初二,还可以在清明时节呢!不信,请看——鲁迅的《社戏》:我们鲁镇的习惯,本来是凡有出嫁的女儿,倘自己还未当家,夏间便大抵回到母家去消夏。那时我的祖母虽然还康健,但母亲也已分担了些家务,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地归省了,只得在扫墓完毕之后,抽空去住几天,这时我便每年跟了我的母亲住在外祖母的家里……

附:归省: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

正是有了回娘家的日子,才造就了平桥村成了“我”的乐土的原因:“我”在这里是公共的客,可以得到优待;可以免读《诗经》之类难懂的书;可以钓虾、放牛,体验自由快乐的乡村生活;可以去赵庄看社戏。

文章结尾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我”所怀念的不仅仅是好豆和好戏,更是平桥村的人们所具有的那种热情好客、纯朴善良的美好品格,还有他们劳动的本领、办事的能力、和谐亲密的关系,以及农村特有的风光、自在的生活。这一切是“我”童年时代在城镇未曾见到过,在以后的人生路途中很少能够再见到的,所以那夜的豆和那夜的戏都令“我”念念不忘。

初二回娘家过年的词语(大年初二回娘家)(2)

想到这篇文章,耳边忽又响起了陈红的《常回家看看》: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

其实,习俗也好,文章、歌词也罢,都说出、唱出了大家的心声:即使相隔千里,也会千里迢迢,奔赴那魂牵梦萦的家乡!纵使在疫情当下,48小时核酸、行程码、居家隔离,全副武装,还是阻挡不住回家的步伐!

回娘家,真好!

初二回娘家过年的词语(大年初二回娘家)(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