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网讯以前,影视剧里都在想象未来世界的样子,如今却都在回忆过去世界的影子。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地中海OL风刮遍全球,在影片《亡命地中海》里,女主角克尔斯滕·邓斯特一系白衣令人眼前一亮。现在就跟随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那些在电影作品里复刻五、六十年代潮流的造型吧。

邓斯特情史 邓斯特地中海风美艳(1)

简单的白色背心裙配以俏皮的草帽,在彰显女人味的同时又有减龄效果,细细的腰带凸显了曼妙的身体曲线,这就是邓斯特在影片《亡命地中海》里的造型。另外还有一套装扮也深得人心,随性的格子连衣裙,别致的墨镜,随意盘起的秀发,比之前白色套装更多了一分亲和力。如此打扮的她,在影片中博得了两大帅哥的好感,在希腊和土耳其的旅程中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相助》姐妹撕逼风

邓斯特情史 邓斯特地中海风美艳(2)

电影《相助》讲述了上世纪60年代,密西西比州的黑佣的生存状态,以及当时黑人的平权运动是如何展开的。在电影中,角色的造型也精致地还原了1960年美国南部的浪漫风情。

比如当时的女人们热衷的颜色鲜亮的印花裙、为了社交应酬而梳起的高高的发型等等,其中布莱丝·达拉斯·霍华德饰演的金发丽人的性感连身裙,放在国内电视荧屏上一定会一秒钟变“大头照”。而男人们则基本是西装笔挺的复古绅士,或者是复古的休闲衬衫青年。而黑佣在大部分场景中只有款式单一的女仆装,聚会时的复古连身裙打扮也体现出她们要为自己争取权益的决心。

邓斯特情史 邓斯特地中海风美艳(3)

这是一部由1970年代冷战时期经典小说改编的电影,为了还原当时的气氛,电影无论从影片的基调还是着装都回归到了60至70年代间谍片的那种冷峻的暗色调,为了展现当时的谍报世界也是蛮拼的。

这部电影可以算做是一部男人戏,所以其中的男人都是西装革履的经典造型,展示的都是典型的60年代欧洲绅士的形象。因为大多数时候,电影中的男人们都穿着着三件式的定制西装,或者在外面加一件简单的风雨衣。这个造型也格外凸显了他们工作的严肃。只是根据角色的不同还是有些细微的差异,比如大家熟悉的“福卷”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每一次登场的领带花色都有不同。

而这部电影的女性角色很少,且戏份更加有限。简单的花衬衫加外挂毛衣在电影冷峻的基调下也散发着无法调和的沉重。

邓斯特情史 邓斯特地中海风美艳(4)

《我与梦露的一周》讲述了上世纪50年代,玛丽莲·梦露在拍摄影片《游龙戏凤》时的经历,改编自科林·克拉克的日记,1956年他曾在片场做过助理,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了他严重的梦露。

而为了真实呈现曾经的性感女神,电影的服装造型也是煞费苦心。演员米歇尔·威廉姆斯还特意去增肥以求形似梦露丰腴性感的身材。影片中,丝质的衬衫和半身裙是50、60年代的时尚标志,而梦露最经典的造型则是简约的米色风衣和裹身裙装,搭配着一双浅色的高跟鞋和一副当时最流行的猫眼墨镜。而在《我与梦露的一周》中,许多裙装都是古董市场淘换回来的,为的就是原汁原味的呈现当年的风韵。而男士西装、风衣、头发后束整齐的模样,则是那个年代典型的造型了。

邓斯特情史 邓斯特地中海风美艳(5)

电影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小镇。是小李和凯特·温丝莱特的又一次合作。《革命之路》还获得了当年奥斯卡的最佳服装设计提名。那个时候的雷昂纳多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沉船上的正太,而为了塑造遭遇中年危机的男人,他在电影中几乎都是以柔软的衬衫,休闲的长裤为主,只有工作和正式场合穿戴西装,这正是那个时代上班族的典型造型。

而凯特·温斯莱特饰演的女主角则是以齐肩长发的知性造型出现,印花长裙也是那个时代中产阶级女性的标志。可惜平整的衣服拯救不了他们的婚姻,两个人还是因为对未来生活想法的差异而越走越远。

邓斯特情史 邓斯特地中海风美艳(6)

《生死朗读》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50、60年代,它的艺术指导、服装造型要如何还原历史就成为了一个大问题。在《生死朗读》中,凯特·温丝莱特既要与少年浪漫缠绵,又要在战犯法庭上声泪俱下,这种变化不但要经由温丝莱特的表演,也要经由她的造型加以表现。所以在《生死朗读》中,观众能看到印花长裙下年轻神秘的她,也能看到呢子大衣下纠结痛苦的她,凯特·温丝莱特也凭借这部电影,折冠当年奥斯卡影后。

《黑衣人3》嬉皮士风、女强人风

邓斯特情史 邓斯特地中海风美艳(7)

在《黑衣人3》中,威尔·史密斯饰演的J为了改变历史,穿越回了40年前的1969年,同时把影片的时尚造型也都整体拉回了40年前。在1969年,O姐的头发还是当时最流行的pin-up发型,而这种发型是美国流行海报大妞的造型,在60年代算是最潮流的装扮了,所以《黑衣人3》中的女性几乎都是pin-up的坚决拥护者。

而反派鲍里斯戴头巾、骑哈雷的模样大概是那个年代最朋克的造型了。剧情还特别安排了两位黑衣人参加艺术大师“安迪·霍普”的时尚party,那一众当时“连身裙、pin-up头”的女人和“嬉皮士”装扮的时尚达人再次刷新了观众的审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