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强迫症,6:13 推送;本文为原创,

(微专题和微考点除外)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湖泊(高考微考点精讲48)(1)

678地理工作室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湖泊(高考微考点精讲48)(2)

请看下面两个链接

2003年-2018年16年全国高考文综卷地理选择题总结之微考点48湖泊的形成和演化

试题引入:

(2018年全国三卷)贝加尔湖(图 2)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 8 千米。据此完成 6~8 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湖泊(高考微考点精讲48)(3)

6.贝加尔湖形成于

A.地壳断陷集水 B.火山口集水

C.河流改道 D.滑坡阻断河流

7.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

A.湖区降水量加大 B.入湖径流增多

C.湖盆在加深 D.入湖泥沙增多

8.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湖面蒸发弱 B.湖泊面积大

C.湖水盐度低 D.湖水深度大

知识讲解:

湖泊是由陆地上洼地积水形成的,它水域比较宽广,并且换流缓慢。在地壳构造运动、冰川作用、河流冲淤等地质作用下,地表形成许多凹地,积水成湖。湖泊与河流不同,它的换流异常缓慢,又不同于海,因为它与大洋不发生直接联系。在流域自然地理条件影响下,湖泊的湖盆、湖水和水中物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使湖泊不断演变。比如按湖水排泄条件分为外流湖和内陆湖。按湖盆成因分为构造湖、火山口湖和冰川湖、堰塞湖等。按湖泊热状况分为热带湖、温带湖、寒带湖。按湖水中的营养物质分为富营养湖、中营养湖和贫营养湖。按湖水的含盐度分为淡水湖,含盐度在0.1%以下;微咸水湖,含盐度在0.1%-2.4%之间;咸水湖,含盐度在2.4%一3.5%之间;盐水湖,含盐度大于3.5%。

构造湖是陆地表面因地壳位移所产生的构造凹地汇集地表水和地下水而形成的湖泊。其特征是坡陡、水深、长度大于宽度,呈长条形,而且常常几个湖泊成串分布。按地壳运动的性质分为褶皱湖和断层湖两大类。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俄罗斯的贝加尔湖即为断层作用所致,长750公里,宽85公里,最大水深达1620米。世界上构造湖群最集中的地区是东非大裂谷,坦噶尼喀湖(深1435米)和马拉维湖(深706米)均位于此。中国主要的构造湖是云南省的滇池和洱海。

构造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外力作用是一对矛盾力,对于构造湖来说,内力作用使湖泊变深变宽,而外力,主要是河流带来的泥沙沉积,则使湖泊变浅。湖泊的演化过程,取决于内外力的对比关系,当内力为主导力时,湖泊继续变深,当外力为主导力时,泥沙的淤积使湖泊变浅。

湖水的循环更新速度,取决于湖泊的总水量和进出水库的水量的比值。一般情况下湖泊的进水量和出水量是平衡的,进水量主要是径流汇入,出水量包括径流流出和湖水的蒸发与下渗。总水量越大,出水量越小,循环更新的速度就越慢;总水量越小,出水量越大,循环更新的速度就越快。

试题解析:

第6题:由材料中的“最深”和图中贝加尔湖的狭长的形状可以判断其为构造湖。故选A。

第7题:内外力是矛盾的,外力沉积,内力就表现为下沉。沉积物巨厚,说明下沉的也巨深,而这么厚的沉积层,居然也没有使湖水变浅,还在加深,说明下沉的速度比沉积的速度还要快很多。湖区降水量加大和入湖径流量增多并不能使湖泊变深,我们觉得这两个选项会使湖水变多,所以湖泊变深,其实是错误的,因为贝加尔湖是一个外流湖,东南角的河流是流入的,西南角的河流是流出的,当入湖水量增多时,出湖水量也会增多,并不会使湖面变高。故选C。

第8题:贝加尔湖是最深的湖泊,所以湖水量巨大,湖水量大,所以更新速度慢。故选D。

欲购微专题请加微信详询

为了减小某一位老师的工作量,所以

您的姓氏拼音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湖泊(高考微考点精讲48)(4)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湖泊(高考微考点精讲48)(5)

2018年12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