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1)

马尔科姆·尼科尔森

漫画最初依附于新闻报纸,并非独立产业,每一天的日报都会给漫画留出一小行的连载空间,这就是漫画最初的形态。此后,一些出版商从报社手中购买漫画的翻印权,将日报上连载的漫画单独整理成册,在报刊亭发行,取得一定成功。作家马尔科姆·尼科尔森曾参加一战,于1917年加入美国骑兵队,并在后来晋升为当时最年轻的少校,从此有了个“少校”的绰号。马尔科姆看准了漫画这个行业的商机,却无力向报社支付高昂的翻印费用,只得自己寻找稿件。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2)

马尔科姆在1934年创立了国家联合出版公司,一年后推出的《新乐趣》(New Fun)是第一本原创漫画刊物,当时的刊物相当简陋,连专门绘制的封面都没有,正文就是封面,足以看出杂志的窘迫。此后马尔科姆又推出了同样刊登原创内容的《新漫画》(New Comics)。他思路超前,却不擅长经营企业,公司很快赤字连连,尼科尔森只得寻求资助,让出版商哈里·唐纳菲尔德(Harry Donenfeld)和杰克·莱波维茨(Jack Liebowitz)入股,二人最终成为了公司的掌控者。1937年,在编辑兼画家文森特·苏利文的管理下,国家联合出版公司推出了第三本漫画连载《侦探漫画》(Detective Comics),终于收到好评,成为美国历史上连载时间最长的漫画刊物,一直延续到今天,公司也在1976年将集团名称改为DC漫画公司(DC Comics),即《侦探漫画》的缩写。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3)

杰瑞·西格尔和乔·舒斯特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陷入了经济大萧条,失业人数居高不下,城市犯罪率激增,《侦探漫画》的题材可谓紧跟热点。在此之前,很多知名的侦探角色就已经凭借报纸的漫画连载声名大噪,如迪克·崔西和幽灵(The Phantom),这些人物着装鲜明,但没有超能力和强力装备,在当时被归类为蒙面英雄,而非超级英雄。《侦探漫画》第一期的招牌角色斯拉姆·布拉德利(Slam Bradley)也是这样一位武功高强的侦探,没有超能力,也不靠装备取胜。这个角色的作者杰瑞·西格尔和乔·舒斯特是编辑文森特·苏利文选中的,不过两名作者并不喜欢侦探题材。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4)

1938年,国家联合出版公司推出了第四本刊物《动作漫画》(Action Comics),西格尔和舒斯特将他们多年来未得赏识的创作——超人,交给苏利文刊登,终于大获成功。超人让公司赚得盆满体盈,《动作漫画》从创刊号开始的销量就一飞冲天,美国漫画的黄金时代就此拉开帷幕。公司觉得拥有一个超人还不够,一年后,高层向苏利文下令,要求他为《侦探漫画》找出一名和超人一样受欢迎的角色。鲍勃·凯恩在当时还是一位初出茅庐的新手,每周赚25美元,他询问苏利文,超人给他们的创造者西格尔和舒斯特带来了多少回报,苏利文回答二人每周可以赚到800美元,凯恩笑称:“那你下周一就可以如愿了”。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5)

鲍勃·凯恩

从中学毕业,鲍勃·凯恩来到在日后以超人动画而闻名的麦克斯·弗莱舍(Max Fleischer)工作室当学徒,此后他又给威尔·艾森纳的工作室打工。艾森纳是凯恩的中学同学,他创作的《闪灵》(Spirit)在黄金时代是与蝙蝠侠齐名的侦探角色,艾森纳还开设了专业的漫画学院,成为宗师,以他的名字设立的“艾森纳奖”是美国漫画界的最高荣誉。威尔·艾森纳与另一名作者杰瑞·伊格尔(Jerry Iger)联手创立的艾森纳·伊格尔(Eisner Iger)是一家专门给其他出版社供稿的外包工作室,鲍勃·凯恩凭借这个渠道与《侦探漫画》的编辑部建立了联系,混得脸熟后,他离开工作室,以个人身份直接向《侦探漫画》供稿。客观来看,凯恩在同时代的作者中算不上一流人才,他没有付出多大努力就功成名就,靠的更多是精明和商业头脑和一些不道德的小手段。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6)

比尔·芬格

为了按时交付稿件,凯恩经常将稿费分出一部分给其他作者,让他们帮助自己完成任务,却不需要为他们署名,早期为他捉刀的编剧是比尔·芬格。芬格父母经营的服装店在大萧条中倒闭了,他通过写稿所赚的钱不足以糊口,还要在鞋店担任兼职才够勉强生活。在一次聚会中,他认识了凯恩,为他的漫画提供剧本,但没有获得署名权。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7)

鲍勃·凯恩构想的角色介于斯拉姆·布拉德利和超人之间,他有飞翔的能力,却只是一名普通人,为此,他需要一双翅膀式的装备。凯恩考虑过鸽子、老鹰和金雕等鸟类的翅膀样式,效果都不合适,最后还是达·芬奇的一席话让凯恩茅塞顿开:“记住,蝙蝠是人类最好的飞行模型”。

凯恩最初设计的蝙蝠侠图稿并没有保存下来,但后人根据他的描述绘制了假想图,这一形象与成品大相径庭:主角没有头盔,只戴了一个样式类似罗宾的面罩,翅膀为硬质固定式,无法收起,紧身衣为红色,头发和腰带都是金色,只有短裤、靴子和翅膀是黑色的。鲍勃·凯恩把草稿拿给比尔·芬格讨论,芬格修改了角色,为其戴上头盔和手套,翅膀由硬质变为了可收起的披风,紧身衣也变为灰黑色。蝙蝠侠的草稿来自凯恩,但真正确立其形象的人是芬格,凯恩退出创作后,为《侦探漫画》继续供稿的人也是芬格,从这个角度来看,芬格才是真正的蝙蝠侠之父,至少他对系列的贡献远胜凯恩。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8)

如果说超人是西格尔和舒斯特的个人创作,那么蝙蝠侠则是参考同时代形象融合的角色。花花公子布鲁斯·韦恩戴上蝙蝠侠的面具打击犯罪,不论是创意还是形象都与传奇英雄佐罗和魅影(The Shadow)十分相似。凯恩和芬格还参考了1926年的《蝙蝠》和1930年的《蝙蝠密语》这两部电影,片中出现了蝙蝠披风和蝙蝠灯,不过这两部片子中打扮成蝙蝠的角色是一名杀人狂,通过恐惧谋杀他人,蝙蝠侠则截然相反,利用恐惧打击犯罪。凯恩和芬格喜欢从电影中寻找灵感,这并非偶然,在大萧条时期,百姓的娱乐活动并不多,电影是为数不多能够让人暂时忘记烦恼的好东西。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9)

1939年,在《侦探漫画》27期的封面上,蝙蝠侠首次登场,从此成为该刊物永远的招牌角色。这本漫画的封面由文森特·苏利文绘制,正文中蝙蝠侠的内容则由鲍勃·凯恩和比尔·芬格合作完成。在初登场的故事中,蝙蝠侠帮助警察局长詹姆斯·戈登破获了一起谋杀案,并直接干掉了凶手,故事的结尾向读者揭露他的真实身份就是布鲁斯·韦恩。起步期的蝙蝠侠作风与之后区别很大,没有不开枪、不杀人的清规戒律,对待罪犯从不手软。蝙蝠侠的登场让《侦探漫画》的销量翻了几番,直追超人扛鼎的《动作漫画》。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10)

加德纳·福克斯

随着连载的继续,读者对蝙蝠侠的来历越发好奇,锦衣玉食的花花公子为何要亲自打击犯罪?为了满足读者的要求,半年后,在《侦探漫画》33期上,比尔·芬格创作了蝙蝠侠的起源故事:在看完电影回家的路上,布鲁斯的父母托马斯和玛莎被劫匪乔·齐尔(Joe Chill)所害,使得布鲁斯在长大后投入打击犯罪的活动,飞入房间的蝙蝠给他以灵感,让他拥有一个能够震慑罪犯的恐惧符号。此后的七十年间,正统世界的蝙蝠侠起源被不同的作者重写了一次又一次,但始终没有跳出芬格的框架,毕竟这是角色的立足之本。

这一期也是以高产量(一生超过4000篇)著称的漫画编剧加德纳·福克斯首次接触蝙蝠侠,他发明了万能腰带、蝙蝠镖和蝙蝠机。此后福克斯又一口气创造了睡魔、命运博士、闪电侠、鹰男、鹰女等角色,成为黄金时代的名家,并一直活跃到白银时代。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11)

杰瑞·罗宾逊

随着蝙蝠侠的上镜率越来越高,刊物对稿件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鲍勃·凯恩和比尔·芬格两个人已经忙不过来了,凯恩决定再找一名助手,就在这时,杰瑞·罗宾逊走进了他的视野。与凯恩和芬格相同,罗宾逊的家境也不富裕,中学毕业后,他原本想当个新闻记者,绘画只是业余爱好,当他穿着自己绘制的卡通衬衫出现在篮球场上时,吸引了凯恩的注意。最初罗宾逊只是凯恩的助手,负责钢笔勾线和背景,他入行纯粹是为了钱,不过凭借出众的才能,他很快成为了主力画家。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12)

连载了几期之后,芬格认为,蝙蝠侠没有同伴,只能通过内心独白表示自己的想法,总是这样实在太枯燥了。如果蝙蝠侠是福尔摩斯,那么他需要一个类似华生的同伴。因为当时漫画的读者大都是未成年人,凯恩决定将助手设定为少年,罗宾逊以传奇英雄罗宾汉为灵感,将助手的代号设定为罗宾。1940年5月的《侦探漫画》38期,初代罗宾迪克·格雷森首次登场。迪克是著名马戏团家族“飞人格雷森”的末子,因为拒绝向黑帮缴纳保护费,在表演时全家惨遭谋害,布鲁斯将这名孤儿收为养子,并将其训练为助手罗宾,最终将仇人绳之以法。

迪克性格开朗,逐渐改变了蝙蝠侠漫画的风格,在小读者的支持下,《侦探漫画》的销量再次翻了一倍,罗宾的出现也在超级英雄领域掀起了一阵助手风潮,很多一线角色此后都拥有一位少年作为助手。此时的《侦探漫画》虽然以蝙蝠侠为主打,但并非蝙蝠侠的专刊,还有其他角色的内容,读者希望看到更多蝙蝠侠的连载,编辑部决定效仿超人的作法,为他推出一本专刊。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13)

1940年的《蝙蝠侠》创刊号是一本相当有分量的刊物,这一期引入了两个超级反派:小丑和猫女。罗宾逊心中的理想反派是一个邪恶又搞笑的角色,作为桥牌爱好者,他想到了扑克中的小丑,芬格撰写了第一篇小丑故事。芬格还创作了猫女,他认为猫的身上具有大量的女性特征:灵活、矫健、富有魅力、难以捉摸。芬格对猫女的定位是一个友善而浪漫的敌人,虽然她是一名窃贼,却并非丧心病狂的暴徒,极少取人性命,只求财物,在关键时刻她也会向蝙蝠侠伸出援手。后来的作者逐渐倾向于把猫女塑造成取不义之财的侠盗,逐渐将她从反派转变成反英雄(反传统英雄)。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14)

在这一期,蝙蝠侠干掉了一只由人类变异而来的怪物,导致编辑部下令,除极特殊情况外,禁止蝙蝠侠杀人,此后的大部分作者都遵守了这一规矩。编辑部的命令出于多方面考虑,作为DC的招牌角色,蝙蝠侠的名气越来越大,必须规范他的行为才能避免惹来麻烦。况且,之前蝙蝠侠对付的大都是一些无名小卒,没有什么商业价值,可是如果把小丑这样出色的反派直接干掉就太浪费了,这条规定让大量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反派角色一直活跃到今天。到了上个世纪末的黑暗时代,蝙蝠侠的对手越发穷凶极恶,但他本人依然秉持着不杀原则,迫使作者通过心理学重新诠释这一原则,催生出各类经典。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15)

超人和蝙蝠侠的诞生启发了其他作者,不久之后,DC又迎来了第一位女性超级英雄神奇女侠,她与超人和蝙蝠侠并称为DC三巨头。随着英雄越来越多,DC开始让各位主角产生互动。加德纳·福克斯于1940年创作的美国正义协会(Justice Society of America,简称JSA)是第一个英雄组织,超人和蝙蝠侠在其中担任荣誉会员。这一协会最初用于交流信息和促进关系,出击时依然各自为战,还算不上战队。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16)

芬格最初并没有给蝙蝠侠所处的城市设定名字,《侦探漫画》31期首次将城市确立为纽约,但后来芬格希望换一个虚构的名字,让各地读者都能认同。他构思了公民市(Civic City)、首府市(Capital City)和海滨城(Coast City),却没有一个令他满意,直到《蝙蝠侠》第4期终于将城市更名为哥谭市(Gotham City)。芬格从电话簿上的一家名为“哥谭珠宝”的纽约店铺上想起了这个名字。哥谭取自美国19世纪对纽约的绰号,意为“愚人城”(含有大智若愚之意,词源为英国诺丁汉郡的“愚人村”传说)。

蝙蝠侠的哥谭和超人的大都会都以纽约为原型,不过在DC的世界观中,哥谭、大都会和纽约是三个不同的城市。蝙蝠侠并非哥谭唯一的英雄,芬格创作的初代绿灯侠阿兰·斯科特也来自哥谭。芬格弃用的名字被其他作者回收,黄金时代正义协会的总部最初设在纽约,二战后搬至哥谭,最终在公民市落脚。海滨城则在后来成为二代绿灯侠哈尔·乔丹的故乡。至于“黑暗骑士”这个称号,也是芬格发明的。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17)

传统概念上,美国漫画与日本漫画最大区别在于,前者以角色和公司为中心,后者以作者为中心。只要角色的版权还握在公司手里,出版社就可以继续推出相关的漫画,即使换了画家和编剧,换了画风和文风也没关系,只要素质出色,读者接受便可。西格尔和舒斯特拿着超人向《动作漫画》投稿时,编辑部开出条件,要求130美元买断超人的一切权利,否则就不予刊登。以当时的物价水平,一块面包不过几美分,130美元确实不是一笔小钱,初出茅庐的西格尔和舒斯特急着签下了合同,之后懊悔终生,因为DC每一年都能靠超人赚取数百万利润。就算DC聘请其他画家和编剧创作超人,一样可以热卖。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18)

凯恩的商业头脑比超人的两个创作者更精明,他虽然将蝙蝠侠的版权卖给了DC,却获得了丰厚的补偿金,每一份蝙蝠侠产品都需要给凯恩一定的利润提成,而与他一起创造这个角色的芬格则没能获得这样的待遇。早年的作家版权意识淡薄,当时负责《侦探漫画》的编辑苏利文根本见过芬格,他只知道自己花钱从凯恩手里买来了稿件,稿件是不是凯恩一个人创作并非他关心的重点,反正芬格也没在稿子上署名,这种捉刀行为在当时相当常见。芬格在1941年正式成为了DC的员工,摆脱了捉刀身份,但苏利文这时已经离开DC,凯恩拒不承认芬格的功劳,编辑部内也没人能够帮助芬格证明自己创造蝙蝠侠的资格,导致他贫病交困而死。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19)

凯恩本人在1943年离开了《侦探漫画》和《蝙蝠侠》这两本刊物的创作,只为日报绘制蝙蝠侠漫画,每天只有四格,工作非常轻松。DC支付给他的高额稿费足够让他雇佣其他作者为其供稿,就算这些编剧和画家不愿捉刀,亲自给DC供稿,他也可以从任何一本蝙蝠侠刊物中获得补偿金,不但衣食无忧,还能享尽荣华富贵。凯恩离开一年后,罗宾逊也脱离了DC ,此后的蝙蝠侠创作基本落在了芬格的肩上。

在40年代,芬格作为编剧创造了企鹅、双面人、谜语人、稻草人、疯帽子等一大票经典反派。阿尔弗雷德也是芬格的创意,他最初的造型与今天大相径庭,是个不留胡子的胖子,后来受到1943版蝙蝠侠电影的影响,变成今天读者熟知的那个偏瘦留胡子的模样。女记者维奇·维尔(Vicki Vale)则是芬格模仿超人的女友路易斯·莱恩创作的角色,她是布鲁斯的情人之一,同时也与蝙蝠侠在犯罪现场有所接触,因此很多故事都描写她曾怀疑布鲁斯就是蝙蝠侠本人。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20)

1941年,DC又推出了新刊物《世界最佳漫画》(World's Finest Comics,最初名为World's Best Comics,,因标题触及其他公司版权,第二期便换掉了名字),将超人和蝙蝠侠放在同一本刊物中,但二人在此后的十几年间各自为战,缺乏交集。1941年末,日本偷袭了珍珠港,美国正式加入二战,漫画在当时的军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军人消遣时间、放松身心的重要娱乐方式,美军的邮递系统中有四分之一的货物都是各类漫画。

在漫画中,蝙蝠侠和罗宾响应国家号召,来到欧洲为盟军运送装备。军队是二战期间漫画的主要买家,漫画销量因二战的全面爆发而增加,也因二战的结束而衰退,更将编剧逼入了绝境。超级英雄已经与盟军一起打败了希特勒,漫画的剧情没法再回到抓银行劫匪的老路上。二战后,除了超人、蝙蝠侠、神奇女侠和少数依附于三巨头的周边角色之外,DC的所有超级英雄连载都遭遇了停刊。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21)

虽然蝙蝠侠的漫画没有停刊,不过也仅仅是勉强维持,编剧引入魔法、时间旅行、外星人等超现实元素,剧情越来越离奇,脱离了原本的特色,蝙蝠洞中的机械恐龙、巨型扑克牌和硬币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出于怀旧情节被一直保留到今天。蝙蝠侠和罗宾在40年代的超人广播剧中频繁客串,获得不错的反响。

1952年的《超人》第76期是二人在漫画世界合作的开端,超人和蝙蝠侠在换装时见到了对方的真面目,蝙蝠侠随后为超人的秘密身份打掩护,奠定了超蝙合作的经典桥段。1954年的《世界最佳漫画》第71期中,超人与蝙蝠侠再度聚首,从此刊物的主题变为二人合作,超蝙则被称为“世界最佳搭档”。这段关系在日后延续到两大家族的其他角色身上,如超级小子(Superboy)和罗宾,以及超级女孩(Super)和蝙蝠女孩(Batgirl)的友情。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22)

弗雷德里克·魏特汉

超蝙合作依然无法让超级英雄在50年代走出低谷,市面上风行的是以惊悚为卖点的恐怖和犯罪漫画。当时的漫画没有分级制度,放在报刊亭任意销售,孩子也可以轻松买到。之前的漫画大都内容健康,这样的模式并无问题,但随着重口味的漫画越来越流行,缺乏分级制度成为了公众指责漫画的焦点。

偏执的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魏特汉(Fredric Wertham)写了一本名为《引诱无辜》的书,将美国的所有社会问题都归结到漫画头上。魏特汉打着反对犯罪漫画的旗号,然而他对犯罪漫画的定义却过于宽泛——带有任何暴力形式的漫画都是犯罪漫画。在他的眼中,讲述战争和冲突的历史漫画,甚至米老鼠和兔八哥这种搞笑作品也属于犯罪漫画的范畴,因为它们都包含广义的暴力成分。

DC的角色一向以保守著称,可是魏特汉同样没放过DC,他宣称超人是个反美的法西斯,因为他胸口画着S,一个S代表超人,两个S则代表纳粹党卫军(SS)。他还宣称蝙蝠侠是同性恋,因为漫画中的漂亮女性大都是猫女这样的反派,并将蝙蝠侠与罗宾的养父子关系曲解为同性恋关系。魏特汉的理论非常可笑,但在麦卡锡主义盛行美国的50年代,这些论调却得到了美国投机政客的支持。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23)

大卫·马祖凯利

直到几十年后,魏特汉的同性恋指控依然在网络上流传。2005年,《蝙蝠侠:第一年》的画家大卫·马祖凯利对此做出了详细的反驳:“当时的超级英雄漫画主要是为了孩子,尤其是男孩而创作。在我看来,布鲁斯美好的童年被打碎了,从那时起,他就试图把破碎的童年拼回去。他最好的朋友是个少年,这非常合理,毕竟蝙蝠侠骨子里是一位老顽童。如果蝙蝠洞的门口标着‘女生免进’,那是因为女生令男孩不舒服,所以成熟的猫女才代表危险,这是一种青春期之前的思维。魏特汉犯了一个基本的错误,他用成人的眼光审视漫画,而且没有任何幽默感”。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24)

魏特汉试图禁掉一切漫画,但这种偏激的思维并不现实。国会最终决定不对漫画亲自进行审查,将工作交给一个行业自律机构CCA(Comic Code Authority,漫画审查局),没有打上CCA标记的漫画不得运输销售。CCA对于漫画的规定极为严格,它并不是分级制度,而是将所有不符合儿童的元素统统封禁,严重限制了题材的丰富程度,漫画界未全军覆没,但也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无数公司因此倒闭。为了绕开CCA条例,部分漫画放弃报刊亭渠道,变为杂志在书店销售,然而书店留给漫画的渠道并不大,这种做法只适合小众作品,超级英雄一类主流刊物仍然依赖于报刊亭,受制于CCA条例,这种情况直到七十年代漫画专卖店普及后才逐渐发生变化。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25)

把一个无力反抗的产业曲解为恶魔,将教育失败的责任归咎到一个虚构的魔鬼头上,自己树个靶子自己打,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也是一件对投机政客非常有吸引力的事。电影、音乐、游戏都经历过这样的刁难,魏特汉不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不是最后一个,直到今天依然有杰克·汤普森这种将全部罪过归结到游戏头上的喜剧人物继续活跃着。20世纪90年代,美国游戏界因《致命格斗》经历了如出一辙的风波,催生出ESRB分级制度,同样作为自律体系,ESRB比CCA成熟得多,它规定了多个不同年龄段,并没有像CCA那样一刀切,保障了游戏的多元化。

DC的主要产品线是超级英雄,但在20世纪50年代不分青红皂白的反漫画浪潮中一样遭受了打击。从好的一面看,这次风波给了美国漫画产业一个警示,让从业者时刻注意自己对社会的影响。虽然白银时代的DC通过科幻回避了现实问题,但从青铜时代开始,DC逐渐正视现实,期间积累的底蕴,成就了黑暗时代的厚积薄发。自CCA事件后,即使娱乐向的漫画也开始留意社会的反应,正是这种知难而上的端正态度,让美国漫画在主流文化圈中拥有了一席之地。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26)

朱利叶斯·施瓦兹

反漫画浪潮和CCA事件标志着美国漫画黄金时代的终结,DC仍在连载的超级英雄刊物仅剩超人、蝙蝠侠和神奇女侠,就算是这三巨头的销量也在生死线上挣扎。由于CCA条例的限制,现实题材受到了极大限制,编剧被迫往幻想风格靠拢。此时负责统筹DC的主力编辑为朱利叶斯·施瓦兹(Julius Schwartz)和莫特·威辛格(Mort Weisinger),二人是美国最早的一批科幻迷,他们编撰的《时间旅行者》是美国最早的科幻同人杂志之一。世界处于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给科幻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这一时期被称为白银时代。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27)

1956年,科曼·英凡提诺(Carmine Infantino)以黄金时代加德纳·福克斯的初代闪电侠杰·盖里克(Jay Garrick)为灵感,创作出二代闪电侠巴里·艾伦,成为白银时代的开端。1959年,吉尔·凯恩又以比尔·芬格的初代绿灯侠艾伦·斯科特为灵感,创造二代绿灯侠哈尔·乔丹。两位二代英雄成为了白银时代的领军人物。两代英雄原本没有交集,直到1961年,加德纳·福克斯让杰和巴里两代闪电侠穿越时空见了面,正式确立了多元宇宙概念。白银时代的英雄位于地球一(Earth-One),黄金时代的英雄则是地球二(Earth-Two),这样一来,新英雄的登场不会彻底抢走老英雄的饭碗,那些曾经停止连载的老角色也有了重新登场的机会。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28)

地球一和地球二的两个蝙蝠侠都是布鲁斯·韦恩,之间的区别并不像两代闪电侠或绿灯侠那样大,然而地球二毕竟不是主世界,作者可以把那些地球一无法表现的剧情放在这里。另一个平行世界地球三则更加有趣,这是一个颠倒的地球,哥伦布发现了欧洲大陆,英国赢得了独立战争,林肯成了刺杀总统的凶手,类似超人与蝙蝠侠的终极人(Ultraman)与夜枭(Owlman)在这个地球都是恶棍,他们的组织犯罪辛迪加(Crime Syndicate)用暴力压迫着世界,亚历山大·卢瑟反而成了英雄。至尊地球(Earth-Prime)则是DC编辑部所在的地球,绝大部分英雄都是漫画里虚构的角色。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29)

蝙蝠女侠凯西·凯恩

相较而言,主世界地球一的蝙蝠侠在这个时期缺乏亮点,蝙蝠侠毕竟没有超能力,主创团队并不适应白银时代的变化。急冻人和毒藤女等具备超能力的恶棍是这一时期新增的反派,但他们在此时更像是胡闹的搞笑角色,并不出彩,后来才被赋予丰富的个性。作为超人系编辑,莫特·威辛格对超人家族进行了改造,让作者加入超女、超狗等新成员,蝙蝠系编辑杰克·希夫(Jack Schiff)也让作者加入蝙蝠女侠(Batwoman)、蝙蝠女孩(Batgirl)和捣蛋鬼般的小精灵蝙蝠螨(Bat-Mite)。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30)

蝙蝠女孩贝蒂·凯恩

初代蝙蝠女侠凯西·凯恩(Kathy Kane)是初代蝙蝠女孩贝蒂·凯恩(Betty Kane)的姑妈,这两名角色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魏特汉指责蝙蝠侠和罗宾是同性恋的回应。蝙蝠女侠虽然穿着黑衣,装备却与蝙蝠侠大相径庭,她将口红、化妆盒、手镯、发卡等女性用品作为武器。读者对此并不买账,朱利叶斯·施瓦兹成为蝙蝠系编辑后,很快责令作者回归严肃风格。二代闪电侠巴里·艾伦的创造者科曼·英凡提诺为主世界地球一的蝙蝠侠设计了新形象,摆脱了过去方头方脑的卡通造型,更接近现实,并在蝙蝠衣的胸口加上经典的黄底黑印蝙蝠标。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31)

芭芭拉·戈登

然而,回归严肃风格仅两年后,1966年,走搞笑路线的蝙蝠侠电视剧就开播了,漫画也被迫改为搞笑风格。由于贝蒂·凯恩不受欢迎,电视剧的导演要求漫画编辑部创造一个新的蝙蝠女孩做联动,于是便有了芭芭拉·戈登,她是警察局长詹姆斯·戈登的女儿,谦虚而稳重,与布鲁斯和迪克的私人关系也很好。最重要的是,她不再使用口红和化妆盒这类女性用品,转而像蝙蝠侠那样用飞镖和抓钩作战,这也是施瓦兹的要求。在电视剧和漫画作者的栽培下,芭芭拉很快聚拢了庞大的人气,直到今天,她依然是蝙蝠家族的女性领军人物。蝙蝠侠的电视剧热映时,漫画的销量明显提升,电视剧完结后,漫画的人气也迅速衰退,虽然重新变回严肃风格,但没能阻止销量再次下滑。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32)

杰瑞·巴尔斯

鲍勃·凯恩在此时已经基本退出漫画创作,靠蝙蝠侠的补偿金生活,比尔·芬格依然在担任编剧,拿着微薄的报酬。1965年,芬格出席了一届漫画展,他对蝙蝠侠的巨大贡献直到这时才开始被人了解。漫画史学家杰瑞·巴尔斯(Jerry Bails)在一本同人杂志上发表了研究文章,认为“如果真相大白,或许每个蝙蝠侠故事的背后都有芬格的影子”。面对芬格说出的真相,凯恩却在另一本同人志上声称:“我才是蝙蝠侠唯一的创造者,不仅如此,整个黄金时代的蝙蝠侠都是我画的”。凯恩的这番谎言引来一片哗然,没能赢得支持,反而招来了更多的质疑和嘲笑。

蝙蝠侠究竟是谁创作的,对于当时的读者或许是一个谜,但黄金时代的蝙蝠侠连载不可能全部出自凯恩的手笔,这显而易见。即使凯恩雇佣的捉刀画师没有署名的权利,读者依然可以明显看出画风的区别。然而,凯恩毕竟是当时DC官方承认的唯一蝙蝠侠创作者,芬格至死也没能像凯恩那样拿到补偿金。不过凯恩的谎言招来了同时代其他作者的抨击,杰瑞·罗宾逊听到鲍勃·凯恩令人心寒的发言,断然与他决裂。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33)

白银时代的DC已经发现英雄组队出击的价值,不再满足于单打独斗。《英勇无畏》(Brave and Bold)是一本诞生于黄金时代末期的刊物,以组队战为卖点。加德纳·福克斯在1960年的《英勇无畏》28期创造了美国正义联盟(Justice League of America,简称JLA)这一组织,不同于黄金时代集中开会分头作战的正义协会,正义联盟是一只真正的战队。朱利叶斯·施瓦兹讨厌“协会”这个词,他觉得正义协会听起来就像个封闭的小圈子,所以用体育比赛常见的“联盟”取而代之。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34)

漫威也受到正义联盟的启发,创作出神奇四侠,走出困境。正义联盟推出四年后,DC又推出集合年轻英雄助手的战队少年泰坦,由罗宾迪克·格雷森担任队长。1965年,DC将《英勇无畏》变为蝙蝠侠的互动专刊,每一期蝙蝠侠都会和不同的英雄合作,这个设定一直维持到1983年《英勇无畏》第一次停刊。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35)

杰克·科比

DC凭借闪电侠、绿灯侠和正义联盟成为白银时代的领跑者,但漫威很快以惊人的速度追赶而来,斯坦·李和杰克·科比这对王牌组合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创造了神奇四侠、X战警和复仇者的一票角色。然而,这对王牌组合也有着类似凯恩和芬格的冲突。作为编剧,斯坦·李负责的刊物太多,为了按期交稿,他采取了所谓的“漫威创作法”:编剧先写出故事梗概,画家根据梗概决定故事的具体走向和画面,再交给编剧填上对白。这样一来,编剧只负责提供创意和大纲,故事细节交给画家,然后再让编剧“看图说话”,导致画家承担了很多编剧应该负责的工作。作为漫威的高层,斯坦·李的报酬丰厚,杰克·科比作为画家的收入却不高。与此同时,斯坦·李在公共场合频频上镜,经常在发言中将功劳都揽在自己身上,导致杰克·科比与其交恶,在1970年离开漫威转投DC。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36)

科比被誉为美国漫画王者(The King),自然不是芬格那种忍气吞声的软柿子,纵观职业生涯,科比多次在DC和漫威两大巨头间迁移,这次为他DC带来的心血之作是剧情宏大的《第四世界》,描写天启星(Apokolips)和新创世星(New Genesis)之间新神一族的争斗,天启星的暴君达克赛德(Darkseid)为了维持停战状态,与新创世星的天父(Highfighter)签订协议,互相交换自己的儿子作为人质。

达克赛德之子奥利安(Orion)在天父的抚养和教育下成为强大的战士,他选择站在新创世星一边,与亲生父亲为敌;天父之子斯科特拒绝成为达克赛德的帮凶,逃离天启星,成为脱逃大师奇迹先生。达克赛德渴望得到反生命方程式,通过这种力量奴役全宇宙的所有智慧生物。密特隆(Metron)则是新神的异类,稳坐在穿越时空的莫比乌斯神椅之上,以探究宇宙奥秘为乐,偶尔也会改变历史进程。科比在《第四世界》创造的新神一族对DC的世界观影响深远,为日后的诸多大事件奠定了基础。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37)

丹尼·奥尼尔

美国漫画的白银和青铜时代之间并没有一个公认的准确分割线,一般将1970年视为青铜时代的开端。除了杰克·科比推出《第四世界》之外,编剧丹尼·奥尼尔和画家尼尔·亚当斯的上位也是青铜时代的标志。奥尼尔和亚当斯是第一批看着漫画长大并最终进入这一行业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不再满足于幻想题材,为漫画加入更多现实的剧情元素和表现手法。奥尼尔大学毕业后进入美国海军,亲历了古巴导弹危机,后来又在报社担任记者,这一系列经历让他始终保持对现实的关注。奥尼尔的剧本让回归现实基调,他在1986年至2000年期间成为蝙蝠系的主编,为此后的作者制定规范,同时依然作为编剧创作了不少漫画。奥尼尔的作品贯穿青铜和黑暗两个时代,活跃期长达三十年,成为蝙蝠系作者中仅次于芬格的常青树。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38)

白银时代的DC以幻想题材为主,与漫威相比,较为脱离现实,奥尼尔和亚当斯之前曾在漫威工作,被主编施瓦兹赋予重任后,二人决定为DC也掀起一股现实主义浪潮,他们最早的成名作是《绿灯和绿箭》。哈尔·乔丹这位宇宙巡警被奥利弗·奎恩拉回到现实的地球,两位英雄周游美国,经历了一番公路片式的旅途,面临一个又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很多问题是神通广大的主角也无法解决的。超级英雄能做常人所不能,然而当他们面对漫画角色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时,英雄的“超级”又在何处?读者看到的只是两位无奈的主角。《绿灯和绿箭》获得评论界的高度评价,但二者的作品更像是针砭时弊的报告,而非英雄漫画,曲高和寡,这一矛盾直到黑暗时代才得到解决。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39)

尼尔·亚当斯

亚当斯曾担任过热门电视剧《本·凯西》的漫画版连载,也绘制过不少广告海报,他最早加入DC时画了三年战争漫画,随后接手超级英雄题材。为《本·凯西》制作漫画版时,亚当斯从电视台拿到了一堆剧照作为参考,让他学会很多戏剧化的表情与动作。接手蝙蝠侠后,亚当斯进行了一系列改造。之前的漫画中,超人与蝙蝠侠的造型除了服装之外并没有太大区别,亚当斯重新定义了蝙蝠侠的行动模式,他不会像超人那样在灯光下昂首挺胸,而是用披风将自己隐藏在黑暗中。过去的蝙蝠侠带上头盔就面无表情,亚当斯在这方面下了大功夫,即使透过面具,读者也能看到主角生动细腻的神态。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40)

施瓦兹希望蝙蝠侠在新的时代浮现出新的标志性反派。亚当斯认为,蝙蝠侠作为福尔摩斯,需要一个反派充当莫里亚蒂,奥尼尔则把蝙蝠侠塑造成007式的英雄,让他在世界各地展开冒险。为此,二人创造了蝙蝠侠版“犯罪拿破仑”,一名实力深厚的反派——拉斯阿古(Ra's al Ghul,即阿拉伯语中的“恶魔之首”)。他来自中东,不以真名示人,拉斯阿古只是一个称号。他发现了神奇的拉撒路之池(Lazarus Pits),这种含有活力的回春池水包治百病,还能恢复青春,甚至起死回生。

凭借拉撒路之池,拉斯阿古活了近七百年,积累了庞大人力物力及财力,一直在暗中左右世界的发展。他坐拥多个组织,包括刺客联盟(League of Assassins),一个由全球顶级杀手构成的集团。大陆版《黑暗骑士崛起》将拉斯阿古翻译成“忍者大师”,这种翻译对漫画不适用,因为他的手下遍布世界,并非只有忍者。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41)

叛变的刺客联盟干部绑走拉斯的女儿塔利亚,蝙蝠侠出手营救,让塔利亚对蝙蝠侠心生情愫。此后罗宾和塔利亚遭遇绑架,拉斯在蝙蝠洞现身,揭露蝙蝠侠的真实身份,并委托布鲁斯救回女儿。蝙蝠侠随拉斯前往印度和喜马拉雅,克服种种挑战,救回罗宾。蝙蝠侠表示,从接到委托时,他就知道这是一场自导自演的阴谋。拉斯与塔利亚从暗中现身,说明原委:由于塔利亚对蝙蝠侠倾心,他便设计了这场绑架,考验蝙蝠侠是否有资格充当自己的女婿和接班人。

此后蝙蝠侠与拉斯多次交手,了解到实情,原来拉撒路之池并非万能,一具肉体可以延长的寿命存在极限,拉斯的身体已经不堪重负,他希望蝙蝠侠继承自己的组织。在拉斯的眼中,人类是地球的破坏者,必须用极端手段消灭几十亿人,才能把环境恢复到理想状态,蝙蝠侠自然无法认同。拉斯虽然是蝙蝠侠的长期敌人,但依然对蝙蝠侠保持着尊敬,塔利亚的立场则在父亲与布鲁斯之间摇摆不定。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42)

比尔·芬格为DC写了整整三十年剧本,靠微薄的稿费度日,1974年,芬格在贫病中去世,此时DC拿着华纳的大笔投资,准备开拍超人电影,超人的缔造者西格尔和舒斯特也没有拿到补偿金,二者在1975年召开记者会,将自己以区区130美元卖掉超人全部权利的辛酸史公之于众。

杰瑞·罗宾逊早在1944年就离开了DC,后来还曾担任全美漫画家协会的主席,为作者争取权利,他与尼尔·亚当斯一起支持超人的两位创造者,亚当斯为此创作了著名的声援漫画《超人能否拯救自己的作者》。当年的合同毕竟是白纸黑字,DC不怕官司败诉,怕的是巨大的舆论压力,克里斯多夫·里夫主演的超人电影即将开拍,这个档口显然容不得任何负面新闻。DC终于做出有限的让步,将西格尔和舒斯特的名字作为创造者标在任何一部超人作品上,并享有每年三万五千美元的固定补贴。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43)

此后,DC的一线英雄都会在醒目位置标上创造者的名字,官方从1981年开始在历史资料上承认芬格创造了蝙蝠侠,但漫画的封面依然只有凯恩的名字,在公开场合,凯恩也拒不承认芬格的功绩。直到1989年,蒂姆·伯顿的蝙蝠侠电影上映时,凯恩才公开承认芬格协助创造了蝙蝠侠,他说出真相是为了降低自己的愧疚感,不想作为一个满嘴谎言的老人走完一生,况且这时芬格已经去世15年,无法再与他争功了。

而凯恩在漫画界的名声不会因此发生改变,凯恩在1998年去世后,罗宾逊依然在媒体上表示愤慨:“从一开始,芬格的贡献就远远超过凯恩,芬格创造了蝙蝠侠的个性、基调和几乎所有的配角,凯恩奴役芬格创作蝙蝠侠,却故意排挤他的功劳,没有与他分享荣誉和财富,让他在默默无闻中死去,在这件事上我永远都不会原谅凯恩”。2005年,罗宾逊设立了“比尔·芬格奖”,表彰为漫画领域做出过重要贡献的编剧,每年两个名额,分别授予一位在世者和一位去世者。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44)

传记作家马克·诺伯曼花了十几年研究走访芬格的生平,2007年,在他的鼓励下,芬格的孙女与DC联系,取得重印漫画的版税。2012年,诺伯曼新书《才子比尔:蝙蝠侠的无名之父》出版,比尔·芬格的丰功伟绩真正被广大读者所知。2014年,在芬格诞辰百年之际,世界各地的读者展开纪念活动,DC随后推出《侦探漫画》第27期特别版(包含1939年和2014年的内容),首次在封面上将芬格署名为蝙蝠侠初登场故事的编剧。2015年9月19日,DC与芬格的后人达成协议,在法律上正式承认他的地位,芬格的名字将和凯恩并列为“蝙蝠侠之父”,出现在漫画、动画、电影、电视剧和游戏中,时间终于还历史以公正。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45)

蝙蝠侠的世界观在青铜时代继续得到完善。1974年,奥尼尔创造了阿卡姆医院,后来更名为阿卡姆疯人院,名字源于克苏鲁神话的疯人镇阿卡姆,这个蝙蝠侠众多宿敌的巢穴也和克苏鲁神话一样充满了邪恶与疯狂。这一时代的连载还为蝙蝠侠带来了更多的盟友:莱斯利·汤普金斯(Leslie Thompkins)是布鲁斯的父亲托马斯在医学院的密友,她为父母双亡的布鲁斯充当了母亲的形象,并通过医术和心理辅导帮助哥谭的底层民众,她并不赞同蝙蝠侠的手段,她认为正是自己没有扮演好母亲的角色,才让布鲁斯走上蝙蝠侠之路。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46)

哈维·布洛克(Harvey Bullock)则是一副标准的美式警探形象,大腹便便,喜欢咖啡和甜甜圈,最初他是一名反面角色,经常拆戈登局长的台,随后他的形象逐渐发生改变,成为一名行事粗鲁但本性向善的复杂角色,后来的黑暗时代更将他变为戈登自始至终最忠诚的手下。卢修斯·福克斯(Lucius Fox)是一位精通科技和商业的黑人,作为韦恩集团的CEO,他从布鲁斯手中接管了运营公司的业务,并为他提供装备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47)

平行世界地球二的剧情在70年代末有了实质性的进展,猫女经蝙蝠侠的劝说最终投案自首,刑满出狱后与布鲁斯结婚,生下了女儿——女猎手海伦娜·韦恩。布鲁斯放下了蝙蝠侠的披风,在戈登退休后接任了警察局长一职,猫女在婚后退出江湖,但依然死于黑帮旧识之手,布鲁斯则因抽烟患上了肺癌,意识到自己时日无多,他将生命献给了岗位,在最后一次执法行动中殉职。海伦娜继承了父母传统,成为英雄女猎手,与罗宾迪克·格雷森一起继续打击哥谭的罪犯。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48)

1976年,年仅28岁的珍妮特·卡恩(Jenette Kahn)成为了DC的第一位女发行人,并在一年后升职为总裁,她将集团的名字从国家期刊出版公司正式变为名正言顺的DC漫画公司,并邀请曾设计“我爱纽约”标语的著名设计师米尔顿·格拉瑟(Milton Glaser)绘制新的LOGO,这一版LOGO一直沿用到2005年,成为DC历史上最长寿的LOGO。卡恩将漫画视为一种单纯的艺术载体,作者可以往这个箩筐里塞进任何东西,她鼓励员工摆脱传统既定思维,创作出新的思路。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49)

CCA条例在70年代进行了一次修订,放宽了对吸血鬼、浪人等经典恐怖题材的限制。编剧马夫·沃夫曼(Marv Wolfman)和画家吉恩·柯兰(Gene Colan)为漫威创作了《德古拉之墓》和《刀锋战士》,二人在80年代初转投DC。柯兰成为蝙蝠侠的主力画家,他把绘制德库拉的手法用在蝙蝠侠身上,大量使用阴影而非线条勾勒人物,甚至创作了一个吸血鬼蝙蝠侠故事,在他的笔下,蝙蝠侠连载融入了更多恐怖气氛。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50)

马夫·沃夫曼则以《新少年泰坦》的标题重组了这支战队,不同于60年代的泰坦,80年代的版本不再是少儿刊物,风格更加高龄化,成为热门连载。沃夫曼创作了乌鸦、星火、钢骨(Cyborg)等新队友,以及强大的新敌人丧钟(Deathstroke)。人称丧钟的斯雷德·威尔森精通十八般武艺,对于各类枪械刀剑得心应手,经过生化改造的他拥有强大的反射神经和自我恢复能力。沃夫曼还为丧钟赋予了复杂的背景故事和个性,让他在一定程度上获得读者的理解,而非一个浅薄的坏蛋。漫威在十年后抱着恶搞的态度创造了死侍韦德·威尔森,能力和造型与丧钟类似,但性格从严肃变为搞笑。作为回应,DC后来为丧钟引入了一个同样名叫韦德的兄弟,在《超人/蝙蝠侠》的连载中甚至出现了一位性格搞笑的平行世界丧钟。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51)

迪克·格雷森在战队的责任越来越重,这与他为蝙蝠侠担任罗宾的工作发生了冲突。氪星传说中的英雄火鸟(Flamebird)和夜翼(Nightwing)给了迪克灵感,他换上夜翼的名号自立门户,穿上了新制服(胸口的鹰徽最初为金色,1995年变为蓝色,2011年变为红色)。少年杰森·托德接过老制服,成为二代罗宾,青铜时代的杰森与迪克如出一辙,都是被黑帮杀害父母的马戏团孤儿,个性也与迪克相同,这种态度实在敷衍,遭到了读者的抨击。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52)

布鲁斯与迪克的关系急转直下,他与正义联盟的关系也逐渐恶化。在《英勇无畏》第200期,卢修斯·福克斯被虚构的欧洲国家马克罗文亚(Markovia)绑架,蝙蝠侠向正义联盟求助遭拒,遂召集一批不合群的超级英雄,组成了新的战队局外人(Outsiders),完成了任务。《英勇无畏》暂时停刊后,DC推出了《蝙蝠侠与局外人》,这只战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听命于蝙蝠侠的私人战队。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53)

与此同时,DC对于自己引以为傲的平行世界概念感到头疼,各类世界的角色频繁穿越,在不同刊物中客串,给剧情留下了大量难以自圆其说的BUG。为了收拾这种混乱局面,DC决定来一场大屠杀。1985年,在“纪念公司成立五十周年”的名义下,DC推出了《无限地球危机》,由马夫·沃夫曼担任编剧。恐怖的魔王反监(Anti-Monitor)开始通过反物质空间吞噬正物质空间,世界一个接一个消失了,为阻止反监,重复的英雄几乎全部战死,只留下一名正身。

所有平行世界都被消灭,合并为一个主世界新地球(New Earth)。逃过一劫的平行世界角色只剩下至尊地球的超级小子(Superboy Prime)、地球二的超人和路易斯,以及地球三卢瑟的儿子小亚历山大·卢瑟。小卢瑟开辟了一个新的独立位面天堂空间,收留了他们。主世界的角色对平行世界的记忆渐渐消散,人们只知道发生了一场惨烈的大战,不清楚具体细节,但天堂空间的角色还保留着全部记忆。DC此后依然推出了大量非正史作品,编辑部将此类作品归类为异界(Elseworld),即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情。

值得一看的蝙蝠侠漫画(黑骑士编年史一)(54)

《无限地球危机》是DC漫画史上最重要的分水岭,青铜时代就此结束,DC迎来了第一次重启。危机结束后,作者对各位角色进行了重新设定,并出版了各类重新讲述起源的刊物,危机前出现的矛盾问题可以被重启抹除,危机后的作者不必再老张重提。读者也不必了解危机前的繁杂历史,从危机后的部分开始看就可以了。漫威虽然没有频繁重启,但出现剧情矛盾时也会逐渐更改设定(美国队长被冰冻的时间越来越长)。

对于任何一个历史悠久的庞大虚构设定,随着剧情越来越复杂,总会出现一些矛盾,或跟不上时代的设定,即使作者不选择硬重启(一笔勾销之前的全部剧情),也会选择软重启(部分保留,部分改写),漫画如此,电影如此,游戏也是如此。重启这件事本身的利弊众说纷纭,不过对于1985年DC的第一次重启,大部分读者都抱着支持态度,因为DC在此后对角色进行了重新设定,确实让人感受到了新意。

亚当斯和奥尼尔等青铜时代名家对蝙蝠侠所作的更改得到了评论界的肯定,虽然这一时代蝙蝠侠的漫画销量一路走低,但每次发出读者调查,他依然是DC最具人气的角色。蝙蝠侠需要的,只是一次强势出击,一次商业成功,让他重回公共视野,重回巅峰期的销量和声望。

1986年,随着青铜时代落下帷幕,美国漫画进入了黑暗时代,现代蝙蝠侠的传奇从此开始。虽然名为黑暗时代,但这一时代恰恰是DC历史上名作最多、艺术成就最高的时代,而蝙蝠侠则是无数群星中最耀眼的一颗。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