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学生10个互动方式翻转课堂(一种让学生在老师关爱的阳光下成长的课堂)(1)

“阳光课堂”的创设是在“阳光教育”理念指引下进行的。“阳光教育”这一理念是周洪宇教授在吸收和借鉴了激励教育、赏识教育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阳光教育”论》,《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1期)周洪宇教授认为,所谓阳光教育,就是用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它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发展各个方面、面向学生发展整个过程的教育理念,强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要求教师和家长用爱心来关怀、理解、激励孩子。它融德于智、德智一体、德知互动,具体而言,可简要概括为一个宗旨、两个重点、三大领域、四个特征、五大法则、六大实践、七大目标。一个宗旨,即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面向学生发展的整个过程,来培养性格活泼、身心健康、自强自主、合群合作的新人。两个重点,即重点关注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生生关系完善,重点关注课程教学改革(包括教育评估改革),通过这种完善和改革,让教师充满职业成就感,让家长充满幸福感,让学生充满快乐感。三大领域,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领域,重点在学校教育。学校教育阳光化包括三个方面:管理阳光化,德育阳光化,教学阳光化。四个特征,即民主性、全面性、发展性和关爱性。五大法则:第一,提供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这是教育的必要前提;第二,给予理解和信任,这两种关爱是教育的重要动力;第三,培养智商、情商、意商三种品质,这是教育的基本内容;第四,做到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关心、学会生存,这是教育的根本目标;第五,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合育,这是教育的重要途径。六大实践,即阳光校务实践(校务公开、民主决策等),阳光德育实践(孝亲教育、救困扶贫、帮残助学、环保教育、生命教育等),阳光教学实践(因材施教、分类推进、教师周记、家校合作等),阳光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学农学军等),阳光身心实践(师生心理健康教育、每日一小时的户外锻炼),阳光评价实践(阳光少年评选、阳光教师评选、阳光家长评选等)。七大目标,即科学的头脑、艺术的趣味、善辩的口才、健康的身心、和谐的沟通、高效的工作和负责的精神。

老师学生10个互动方式翻转课堂(一种让学生在老师关爱的阳光下成长的课堂)(2)

“阳光课堂”是平等、民主、宽松的课堂,是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堂,是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活动的阳光化是阳光教育的核心。阳光课堂是师生成长的重要场所。阳光课堂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的合作伙伴,是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导演。阳光课堂是情感的课堂,它突破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智力培养,把培养健全的人格放在首位;教师热情地赞扬、欣赏学生,真诚地肯定、鼓励学生,使课堂温馨宜人,学生情绪昂扬。“阳光课堂”是民主的课堂,鼓励学生对老师的授课提出质疑或发表自己的意见,每节课,教师都拿出一定时间让学生围绕当堂所学内容进行课堂研究性回答。“阳光课堂”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师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教师特别关心后进学生,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次课堂提问、每项教学内容的安排,都面向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后进学生,使每个学生的表现欲都得到满足,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发展。让教师的爱、教师的关注像阳光一样普照每一位学生的心灵。让每一位学生在教师关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老师学生10个互动方式翻转课堂(一种让学生在老师关爱的阳光下成长的课堂)(3)

“阳光课堂”教学策略有:

第一,重视教师的情感态度,倡导关爱、尊重、赏识、激励学生的教学策略。从规范教育教学语言入手,开展“教书育人弃忌语,身正为范用爱语”活动。大力倡导十种类型的爱语:(1)关爱型语言;(2)尊重型语言;(3)平等型语言;(4)激励型语言;(5)宽容型语言;(6)启发型语言;(7)引导型语言;(8)赞美型语言;(9)探索型语言;(10)协商型语言。严禁使用:(1)辱骂性语言;(2)压制性语言;(3)讽刺打击性语言;(4)武断威胁性语言;(5)攀比性语言;(6)挑拨性语言;(7)记账性语言;(8)推卸性语言;(9)放弃性语言;(10)怨恨性语言。本着“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用真爱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既可以恰如其分地表扬、满怀希望的鼓励,也可以充满关怀地批评,使学生从中得到培养健全人格的雨露和不断正确认识自我的阳光。

第二、课堂教学坚持“小目标,低起点,多活动,快反馈”的策略,保护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享受学习的快乐,获得不断走向成功的信心。

第三、课堂教学坚持学生主体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动手;能让学生总结的要让学生推出结论。(根据相关文献编写

老师学生10个互动方式翻转课堂(一种让学生在老师关爱的阳光下成长的课堂)(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