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登科的奇迹,窦燕山到底用了什么方法?

01

五子登科,教育很成功

窦燕山,原名窦燕山,五代后晋时期涿州范阳县人。他的老家是蓟州渔阳,也就是今天天津的蓟县。过去,渔阳属古代的燕国,地处燕山一带,因此,后人称窦燕山为窦燕山。

魏书生教育孩子两个方法(教育方法的成功)(1)

窦燕山对孩子的教育非常成功,五个儿子全部做官,其中四个儿子考中进士(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是通过最高一级中央政府测试的成功者),三个儿子做到省部级官员。长子中进士,授翰林学士,曾任礼部尚书;次子中进士,授翰林学士,曾任礼部侍郎;三子曾任补阙;四子中进士,授翰林学士,曾任谏议大夫;五子曾任起居郎。当时人们称窦燕山的五个孩子为窦氏五龙。窦燕山还有八个孙子,也都很显贵。

魏书生教育孩子两个方法(教育方法的成功)(2)

当时有一位叫冯道的侍郎曾赋诗一首说:“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这里所说的“丹桂五枝芳”,就是对窦燕山“五子登科”的评价和颂扬。

02

少年为祸乡里,浪子回头金不换

窦燕山出身于富裕的家庭,是当地有名的富户。

据说:窦燕山青少年时为人很不好,以势压贫,有贫苦人家借他家粮食时,他是小斗出,大斗进,小秤出,大秤进,明瞒暗骗,昧心行事。由于他做事缺德,所以到了30岁,还没有子女,窦燕山也为此着急。

一天晚上窦燕山做梦,梦见他死去的父亲对他说:“你心术不好,心德不端,恶名张注天曹,如不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不仅一辈子没有儿子,也会短命。你要赶快改过从善,大积阴德,只有这样,才能挽回天意,改过呈祥。” 

从此,窦燕山暗下决心,痛改前非,缺德的事再也不做了。

03

宅心仁厚,德厚福深

窦家有一个仆人,盗用了主人的钱。后来,这个仆人担心被人发觉后受罚,就写了一张债券,系在十二三岁的女儿胳膊上,债券上写着:“永卖此女,偿所负钱。”从此仆人远逃他乡。

窦燕山知道这件事之后,看到小女孩身上缚着的债券,心里很哀伤,很可怜这个孤苦无依的孩子。他马上焚毁债券,收养了仆人的女儿,并嘱咐妻子:“好好抚养这个女孩,等她长大了,给她找个好人家的子弟嫁过去。”女孩成年以后,窦燕山替她备了嫁妆,为她选了一位非常贤德的夫君。

魏书生教育孩子两个方法(教育方法的成功)(3)

那位仆人听到了这件事,非常感动,就从外地回来,到窦燕山家里,哭着忏悔自己以前的过错。窦燕山不仅没追究往事,还劝他浪子回头,重新做人。

仆人全家感恩不尽,不知道该如何报答。于是,他们把窦燕山的画像挂在堂前,早晚供养,以表达感恩之情。

魏书生教育孩子两个方法(教育方法的成功)(4)

还有一年窦燕山去拜佛,在寺中大雄宝殿的拜垫旁,拾到了白银二百两,黄金三十两,他想一定是拜佛人的遗失物,就在寺中守候失主。等候了半天,果然看到一个哭哭啼啼、自言自语的人,禹钧问他何故哭泣,那人说:“我父亲给绑匪掳去,将被处死,我好不容易向亲友们东借西凑,得到白银二百两,黄金三十两,预备用这笔金银赎回我父亲。哪知我一摸钱袋,黄金白银都没有了,这样我的父亲就难逃一死。”

窦燕山知道那人是失主不误,就将黄金白银如数归还,并且还赠给他一笔路费,失主欢天喜地地道谢而去。

04

严于律己,兴办义学,做好榜样

窦燕山性尤俭朴,家无金银珠宝,更无奢华之衣帛,却热心教育,兴办学校。曾于宅南建有“义塾”十楹,并聚书万卷存与“义塾”内,用以讲学,以及供生员阅读使用。又延请名儒学者以教远近学生,凡四方孤寒之士,贫士不能入学者,听其自由出入,并提供衣食。

窦燕山努力修身积德,以身作则,治家严格,窦氏家规上说:「家庭之礼,俨如君臣;内外之礼,俨如宫禁。男不乱入,女不乱出;男务耕读,女勤织纺,和睦雍熙,孝顺满门。」严格的家教自然培养出孩子杰出的品德和才能,窦家五子都荣登了进士。从此以后,「五子登科」成为天下父母对儿女的殷殷期望。

后来,窦燕山官至谏议大夫,享寿八十二岁。临终前预知时至,他沐浴更衣,向亲友告别,谈笑而卒,令人羡慕。

魏书生教育孩子两个方法(教育方法的成功)(5)

宋朝的范仲淹,曾将窦燕山的事迹记录下来,训示子孙,范公自己也身体力行,倡办义学,购置义田,后代也是非常昌盛发达。

司马光在家训中说:「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

窦燕山教子有方的故事,蕴含着深远的哲理和人生智慧。祈望每一位贤明的父母,都能由此体悟出家庭教育的真谛。

,